软式内镜消毒隔离转运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3605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1 13:27
软式内镜消毒隔离转运箱,包括转运箱、两组清洗组件和消毒组件;转运箱包括箱体和箱盖,箱体外壁设有排水管,排水管上设有排水阀门;清洗组件包括橡胶手套,箱体前端设有通孔,橡胶手套环状末端夹持在法兰盘与箱体外壁,法兰盘通过螺栓与箱体密闭紧固连接,橡胶手套手指端延伸至箱体内侧;消毒组件包括储液筒,储液筒上端盖合有筒盖,筒盖内侧设有水泵和电池,筒盖上设有宝塔形快速接头,宝塔形快速接头下端与水泵出水端连通,水泵进水端与取液管连通,宝塔形快速接头上端与连接管首端连通,连接管末端密封延伸至箱体内部,连接管末端连接有塑性波纹管,塑性波纹管上安装有调节阀,连接管上设有能使消毒液单向进入箱体内部的单向阀。单向阀。单向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软式内镜消毒隔离转运箱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软式内镜消毒隔离转运箱。

技术介绍

[0002]支气管镜是一种经口或鼻置入患者下呼吸道,用于做肺叶、段及亚段支气管病变的观察、活检采样、细菌学和细胞学检查,配合TV系统可进行摄影、示教和动态记录的医疗器械。通过连接的活检取样附件,可以协助发现早期病变,可以开展息肉摘除等体内外科手术。它适用于支气管、肺部疾病研究以及术后检查等操作。
[0003]支气管镜使用后需要采用密闭转运装置转运至清洗消毒室进行清洗消毒,传统的转运方式为采用转运箱直接转运,等转运到清洗消毒室后,医护人员做好防护后,将其从转运箱内取出,进行水洗—酶洗—清洗—消毒—冲洗与干燥—存储等工序,由于转运过程中,转运箱存在泄漏,或者医护人员在清洗消毒室将气管镜取出时,由于气管镜未经过任何消毒工序,存在增大感染医护人员的危险,因此,有学者提出,在转运过程中采用对气管镜进行预消毒的处理方式来进一步减小清洗人员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所述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软式内镜消毒隔离转运箱。
[0005]软式内镜消毒隔离转运箱,包括转运箱、两组清洗组件和消毒组件;
[0006]转运箱包括箱体和箱盖,所述的箱体为一端开口的空腔结构,箱盖末端通过铰链与箱体后端铰接,箱盖首端通过锁扣与箱体前端卡合,所述的箱体上端外缘设有能抵触在箱盖内壁的密封胶条,箱体外壁设有排水管,排水管上设有排水阀门,
[0007]清洗组件包括橡胶手套和法兰盘,所述的箱体前端设有通孔,橡胶手套环状末端夹持在法兰盘与箱体外壁,法兰盘通过螺栓与箱体密闭紧固连接,橡胶手套手指端延伸至箱体内侧;
[0008]消毒组件包括储液筒、筒盖、水泵、电池、宝塔形快速接头、取液管、连接管、塑性波纹管和调节阀;
[0009]储液筒上端盖合有筒盖,筒盖内侧设有水泵和电池,筒盖上设有宝塔形快速接头,宝塔形快速接头下端与水泵出水端连通,水泵进水端与取液管连通,宝塔形快速接头上端与连接管首端连通,连接管末端密封延伸至箱体内部,连接管末端连接有塑性波纹管,塑性波纹管上安装有调节阀,连接管上设有能使消毒液单向进入箱体内部的单向阀,筒盖上设有进气孔,进气孔上设有能使外界空气单向进入储液筒内部的单向阀门。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1]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采用对气管镜进行预消毒的方式,消灭气管镜上存留的大部分病原体,后续在进行常规清洗工序,进一步提高后续医护人员清洗工作的安全性,同时,塑性波纹管可以随意拉伸并保持形状,便于医护人员使用。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
[0013]图2是箱盖未连接在本技术上的立体示意图。
[0014]图3是箱盖未连接在本技术上的俯视图。
[0015]图4是图3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6]图5是图3中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7]图6是消毒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0018]图7是消毒组件的局部剖视图。
[0019]图8是图7中C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参阅附图所示,软式内镜消毒隔离转运箱,包括转运箱1、两组清洗组件2和消毒组件3;
[0021]转运箱1包括箱体10和箱盖11,所述的箱体10为一端开口的空腔结构,箱盖11末端通过铰链与箱体10后端铰接,箱盖1首端通过锁扣与箱体10前端卡合,所述的箱体10上端外缘设有能抵触在箱盖11内壁的密封胶条110,箱体10外壁设有排水管111,排水管111上设有排水阀门112;
[0022]清洗组件2包括橡胶手套20和法兰盘21,所述的箱体10前端设有通孔,橡胶手套20环状末端夹持在法兰盘21与箱体10外壁,法兰盘21通过螺栓与箱体10密闭紧固连接,橡胶手套20手指端延伸至箱体10内侧;
[0023]消毒组件3包括储液筒30、筒盖31、水泵32、电池33、宝塔形快速接头34、取液管35、连接管36、塑性波纹管37和调节阀38,
[0024]储液筒30上端盖合有筒盖31,筒盖31内侧设有水泵32和电池33,筒盖31上设有宝塔形快速接头34,宝塔形快速接头34下端与水泵32出水端连通,水泵32进水端与取液管35连通,宝塔形快速接头34上端与连接管36首端连通,连接管36末端密封延伸至箱体10内部,连接管36末端连接有塑性波纹管37,塑性波纹管37上安装有调节阀38,连接管36上设有能使消毒液单向进入箱体10内部的单向阀,筒盖31上设有进气孔,进气孔上设有能使外界空气单向进入储液筒30内部的单向阀门。
[0025]更进一步而言,所述的橡胶手套20环状末端与箱体10外壁之间安装有橡胶密封圈。
[0026]更进一步而言,所述的取液管35下端设有带孔的铁球350。
[0027]更进一步而言,所述的储液筒30外壁设有刻度基准。
[0028]更进一步而言,所述的箱盖11上端内嵌有把手。
[0029]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过程:
[0030]将本技术放置到护理车上,当医生使用完气管镜4后,将其放置到预先准备好的箱体10内,放置完毕后,将箱盖11盖合,并通过开关启动水泵32,水泵32将预先装填在储液筒30内部的消毒液抽吸至箱体10内,将气管镜4淹没后关闭水泵32,由医护人员将其转运至消毒清洗室,相关医护人员将手臂伸入橡胶手套20内,打开调节阀38,将塑性波纹管37出水端与气管镜4一端连通,启动水泵32,使消毒液冲洗气管镜4内壁,冲洗完毕后,将箱盖11
打开,取出气管镜4,进入后续的水洗—酶洗—清洗—消毒—冲洗与干燥—存储等工序。
[0031]通过预先密闭对气管镜4清洗的方式,可杀灭大部分病原体,进一步提高后续医护人员清洗工作的安全性。
[0032]塑性波纹管37可以随意拉伸并保持形状,便于医护人员使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软式内镜消毒隔离转运箱,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运箱(1)、两组清洗组件(2)和消毒组件(3);转运箱(1)包括箱体(10)和箱盖(11),所述的箱体(10)为一端开口的空腔结构,箱盖(11)末端通过铰链与箱体(10)后端铰接,箱盖1首端通过锁扣与箱体(10)前端卡合,所述的箱体(10)上端外缘设有能抵触在箱盖(11)内壁的密封胶条(110),箱体(10)外壁设有排水管(111),排水管(111)上设有排水阀门(112);清洗组件(2)包括橡胶手套(20)和法兰盘(21),所述的箱体(10)前端设有通孔,橡胶手套(20)环状末端夹持在法兰盘(21)与箱体(10)外壁,法兰盘(21)通过螺栓与箱体(10)密闭紧固连接,橡胶手套(20)手指端延伸至箱体(10)内侧;消毒组件(3)包括储液筒(30)、筒盖(31)、水泵(32)、电池(33)、宝塔形快速接头(34)、取液管(35)、连接管(36)、塑性波纹管(37)和调节阀(38);储液筒(30)上端盖合有筒盖(31),筒盖(31)内侧设有水泵(32)和电池(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丽萍徐兆宁金云玉常赛男刘丽陈妍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