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吊顶基层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3523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1 1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吊顶基层结构,包含饰面板与龙骨,所述龙骨通过吊件与顶墙连接,还包含承接挂件与面板连接件;所述承接挂件与所述龙骨连接并包含卡接槽,所述面板连接件包含与所述卡接槽卡接的卡接部;相邻两个饰面板通过一个所述面板连接件连接,所述面板连接件两侧均包含一个侧挂部,所述饰面板两侧均包含用于与一个所述侧挂部卡接的侧卡槽。由此,龙骨通过吊件挂接于顶墙,吊件可为吊杆等连接结构。龙骨安装后,形成一个吊顶基层;承接挂件安装至龙骨,用于连接面板连接件;相邻的两个饰面板通过一个面板连接件拼接,一个饰面板两侧均安装有一个面板连接件,多次循环拼接后形成一个完整的吊顶结构。多次循环拼接后形成一个完整的吊顶结构。多次循环拼接后形成一个完整的吊顶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吊顶基层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装配式吊顶
,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吊顶基层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吊顶是装修常见的环节,在整个居室装饰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吊顶装修常采用装配式吊顶,装配式吊顶是指在工厂预制好吊顶板及安装吊顶板所需的组件,在施工现场进行组装的形式。装配式吊顶减少了传统施工现场的测量、切割等作业,避免产生过多的装饰材料垃圾。
[0003]装配式吊顶通常由面板、龙骨、吊件等材料制成,将龙骨安装至顶墙后,再将面板通过连接件与龙骨连接。如公开号为CN206267399U公开的一种集成吊顶模块化装配结构,包括支架、装饰面板与连接件。支架包括与天花板固接的螺杆以及悬置在螺杆下端的吊件,连接件顶部设有与吊件下端挂接的钩槽。装饰面板边缘各拐角部均开设连接孔,连接件通过紧固件与对应连接孔匹配固接实现相邻两装饰面板的模块化安装。该装配结构的安装方式为紧固件固接式,有效增强了装饰面板的连接强度,防止跌落意外发生。但是在该吊顶结构中,饰面板在安装时需要使用多个螺母与连接件连接,饰面板安装或后期拆装时螺母不易快速安装或拆卸,操作步骤较多。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吊顶基层结构,该吊顶结构安装步骤少,操作简单,能够实现饰面板的快速拆装。
[0005]本技术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的:
[0006]一种装配式吊顶基层结构,包含饰面板与龙骨,所述龙骨通过吊件与顶墙连接,还包含承接挂件与面板连接件;所述承接挂件与所述龙骨连接并包含卡接槽,所述面板连接件包含与所述卡接槽卡接的卡接部;相邻两个饰面板通过一个所述面板连接件连接,所述面板连接件两侧均包含一个侧挂部,所述饰面板两侧均包含用于与一个所述侧挂部卡接的侧卡槽。
[0007]由此,龙骨通过吊件挂接于顶墙,吊件可为吊杆等连接结构。龙骨安装后,形成一个吊顶基层;承接挂件安装至龙骨,用于连接面板连接件;相邻的两个饰面板通过一个面板连接件拼接,一个饰面板两侧均安装有一个面板连接件,多次循环拼接后形成一个完整的吊顶结构。
[0008]具体的,先将面板连接件的卡接部卡接至承接挂件的卡接槽中,完成面板连接件的安装;再将饰面板两侧的侧卡槽分别与两个面板连接件的侧挂部卡接,即完成一个饰面板的安装。安装多个饰面板后即形成完整的吊顶结构。在本案中,面板连接件通过卡接部与卡接槽的卡接配合安装,饰面板通过侧卡槽与侧挂部的卡接配合安装,不需要使用螺母等安装步骤较多的连接件连接,安装方便,操作简单。
[0009]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卡接部包含挂接板一、挂接板二及连接两者且高度
低于两者的低位连接板,所述承接挂件包含用于分别挂接所述挂接板一与挂接板二的限位板一与限位板二,限位板一与限位板二之间包含供所述低位连接板穿过的安装间距。
[0010]由此,卡接部卡入卡接槽时,由于卡接槽的空间较小,卡接部不易卡入。在本案中,低位连接板连接挂接板一与挂接板二且高度低于两者,限位板一与限位板二之间存在安装间距。在安装时,仅需将挂接板一与挂接板二卡接在卡接槽中,而低位连接板位于限位板一与限位板二之间的安装间距中,未与卡接槽卡接,减小了卡接部需要卡入卡接槽中的体积,方便安装。
[0011]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侧挂部包含分别安装在相邻两个饰面板的侧卡槽中的左挂板与右挂板。
[0012]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左挂板与所述右挂板均设有加固受力节,所述加固受力节的厚度大于所述左挂板的厚度与所述右挂板的厚度。
[0013]由此,饰面板分别挂接在左挂板与右挂板上,两个挂板承受了较大的重力。为防止两板受力变形,在左挂板与右挂板上增加加固受力节,加固受力节的厚度大于左挂板的厚度与右挂板的厚度,从而起到加固防变形的作用。
[0014]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承接挂件包含两个在高度方向延伸的扣接板,两个所述扣接板之间存在供所述龙骨通过的安装口,所述龙骨穿过所述安装口后与两个所述扣接板扣接。
[0015]由此,为方便连接承接挂件与龙骨,两者采用扣接连接。具体的,承接挂件包含两个扣接板,两个扣接板之间存在供龙骨通过的安装口。安装时,龙骨首先穿过安装口,两个扣接板再与龙骨扣接,安装方便。
[0016]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龙骨顶部包含向上突起的扣棱,所述扣接板与所述扣棱扣接。
[0017]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每个所述扣接板下端设有与所述龙骨底部抵接、用于防止所述扣接板相对所述龙骨上下移动的抵接板。
[0018]由此,当承接挂件向上移动,龙骨的扣棱脱离扣接板后,龙骨与承接挂件失去连接,承接挂件失去连接脱离后,有可能带着饰面板坠落,存在安全隐患。因此,每个扣接板下端设有与龙骨底部抵接的抵接板,抵接板与龙骨底部抵接后,承接挂件无法再向上移动,从而保证承接挂件不脱离龙骨。
[0019]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面板连接件包含设置在所述饰面板下表面的遮缝板,所述遮缝板将相邻两个饰面板之间的缝隙覆盖在内。
[0020]由此,两个相邻的饰面板之间存在缝隙,为保证美观,面板连接件包含将缝隙覆盖在内的遮缝板。
[0021]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2]1、面板连接件通过卡接部与卡接槽的卡接配合安装,饰面板通过侧卡槽与侧挂部的卡接配合安装,不需要使用螺母等安装步骤较多的连接件连接,安装方便,操作简单。
[0023]2、安装时,仅需将挂接板一与挂接板二卡接在卡接槽中,而低位连接板位于限位板一与限位板二之间的安装间距中,未与卡接槽卡接,减小了卡接部需要卡入卡接槽中的体积,方便安装。
[0024]3、承接挂件包含两个扣接板,两个扣接板之间存在供龙骨通过的安装口。安装时,
龙骨首先穿过安装口,两个扣接板再与龙骨扣接,安装方便。
[0025]4、每个扣接板下端设有与龙骨底部抵接的抵接板,抵接板与龙骨底部抵接后,承接挂件无法再向上移动,从而保证承接挂件不脱离龙骨。
[0026]5、两个相邻的饰面板之间存在缝隙,为保证美观,面板连接件包含将缝隙覆盖在内的遮缝板。
[0027]附图说明:
[0028]图1是本实施例的示意图;
[0029]图2是承接挂件与面板连接件的放大示意图;
[0030]图3是饰面板的示意图;
[0031]图4是面板连接件的示意图;
[0032]图5是承接挂件与面板连接件的放大示意图;
[0033]图6是承接挂件的示意图;
[0034]图7是龙骨与承接挂件的连接示意图。
[0035]图中:
[0036]1、饰面板,11、侧卡槽,2、龙骨,3、承接挂件,31、卡接槽,32、限位板一,33、限位板二,34、扣接板,35、安装口,36、抵接板,4、面板连接件,41、卡接部,411、挂接板一,412、挂接板二,413、低位连接板,42、侧挂部,421、左挂板,422、右挂板,43、遮缝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吊顶基层结构,包含饰面板(1)与龙骨(2),所述龙骨(2)通过吊件与顶墙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承接挂件(3)与面板连接件(4);所述承接挂件(3)与所述龙骨(2)连接并包含卡接槽(31),所述面板连接件(4)包含与所述卡接槽(31)卡接的卡接部(41);相邻两个饰面板(1)通过一个所述面板连接件(4)连接,所述面板连接件(4)两侧均包含一个侧挂部(42),所述饰面板(1)两侧均包含用于与一个所述侧挂部(42)卡接的侧卡槽(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吊顶基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41)包含挂接板一(411)、挂接板二(412)及连接两者且高度低于两者的低位连接板(413),所述承接挂件(3)包含用于分别挂接所述挂接板一(411)与挂接板二(412)的限位板一(32)与限位板二(33),限位板一(32)与限位板二(33)之间包含供所述低位连接板(413)穿过的安装间距。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吊顶基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挂部(42)包含分别安装在相邻两个饰面板(1)的侧卡槽(11)中的左挂板(421)与右挂板(4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泽成周东珊王文广徐朔陈奕阊方谋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