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PHC管桩连接结构,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包括卡钳、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第三连接块、顶杆以及连接头,所述装置主体下方设有第二管桩,所述装置主体与第二管桩之间存在间隙,所述装置主体与第二管桩外部均设有卡钳,且卡钳一端通过连接轴相互之间转动连接,并且卡钳另一端通过螺栓相互连接,所述卡钳外部焊接有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该装置在进行使用时通过转动螺母能够使螺纹杆进行转动,进而螺纹杆能够将两个管桩之间能够进行拉近,进而有利于使两个管桩之间能够进充分接触。有利于使两个管桩之间能够进充分接触。有利于使两个管桩之间能够进充分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HC管桩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
,具体为一种PHC管桩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PHC管桩连接方式采用端板间外边缘开坡口直接焊接的方式,为了使得相邻的两个PHC管桩对接不发生错位,使得两个PHC管桩连接后具有良好的抗拔和抗弯能力,现有技术中设置了多种限位结构,基本都是通过加装导向构件,如公告号为CN211113614U的专利文献就公开了一种PHC管桩连接结构,其通过设置两端分别位于上、下桩节内的连接管,并在连接管上设置分别卡配两桩节端部的圆盘,最后配合加强筋形成一体浇筑结构。但是在实际应用时,该结构虽然能够减小管桩上下节桩错位偏差,提高接头处抗剪承载力,由于两个管桩之间没有充分接触,从而容易导致管桩之间存在较大的缝隙,进而导致连接不牢固,同时该装置在进行连接时当两个管桩之间存在偏差时不能够进行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PHC管桩连接结构,通过转动螺母能够使螺纹杆进行转动,进而螺纹杆能够将两个管桩之间能够进行拉近,进而有利于使两个管桩之间能够进充分接触。
[000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5]一种PHC管桩连接结构,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包括卡钳、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第三连接块、顶杆以及连接头,所述装置主体下方设有第二管桩,所述装置主体与第二管桩之间存在间隙,所述装置主体与第二管桩外部均设有卡钳,且卡钳一端通过连接轴相互之间转动连接,并且卡钳另一端通过螺栓相互连接,所述卡钳外部焊接有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内部与连接管转动连接,所述连接管内部与螺纹杆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底部焊接有限位块,且螺纹杆顶部焊接有螺母。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块呈环形等间距状分布于卡钳外部,所述第一连接块顶部呈坡状结构。
[0007]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块内部开设有凹槽,且凹槽底部与限位块卡合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卡钳外部呈环形等间距状分布有第三连接块,所述第三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之间存在间隙。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三连接块内部设有顶杆,且顶杆一端分别与装置主体和第二管桩外部紧密贴合,所述顶杆另一端焊接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内部设有滑杆。
[0010]优选的,所述顶杆外部呈螺纹状结构,且顶杆通过外部螺纹与第三连接块内部螺纹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连接头表面开设有孔槽,且孔槽内部穿插有滑杆,所述滑杆一端焊接有限位球。
[0012]本技术使用时,通过转动卡钳,从而使卡钳能够将装置主体与第二管桩进行
卡合,进而通过转动螺栓能够对卡钳进行收紧,进而使卡钳能够对装置主体与第二管桩进行固定,进而通过六角扳手转动螺母,螺母转动的同时能够带动螺纹杆进行转动,进而螺纹杆能够通过连接管进行前后移动,从而带动限位块进行移动,限位块进行移动的同时能带动第二连接块进行移动,从而第二连接块能够带动第二管桩外部的卡钳进行移动,从而拉近装置主体与第二管桩使装置主体与第二管桩之间能够紧密贴合,从而有利于提高连接的牢固度,通过转动滑杆,从而滑杆能够带动连接头进行转动,连接头进行转动的同时能够带动顶杆进行向内移动,进而通过顶杆顶住装置主体与第二管桩从而进行微调,使装置主体与第二管桩能够进行微调,从而使装置主体能够提高与第二管桩连接的准确性,避免偏差。
[001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PHC管桩连接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该一种PHC管桩连接结构,通过各个部件的互相组合,该装置在进行使用时通过转动螺母能够使螺纹杆进行转动,进而螺纹杆能够将两个管桩之间能够进行拉近,进而有利于使两个管桩之间能够进充分接触,进而减小缝隙有利于提高连接的牢固度,同时通过转动顶杆,从而使顶杆能够调节管桩的位置,能够对管桩进行微调,从而减小偏差。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螺栓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顶杆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螺母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
‑
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PHC管桩连接结构,包括装置主体1,所述装置主体1包括卡钳4、第一连接块5、第二连接块9、第三连接块12、顶杆13以及连接头14,所述装置主体1下方设有第二管桩2,所述装置主体1与第二管桩2之间存在间隙,所述装置主体1与第二管桩2外部均设有卡钳4,且卡钳4一端通过连接轴3相互之间转动连接,并且卡钳4另一端通过螺栓11相互连接,所述卡钳4外部焊接有第一连接块5与第二连接块9,所述第一连接块5内部与连接管6转动连接,所述连接管6内部与螺纹杆8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8底部焊接有限位块10,且螺纹杆8顶部焊接有螺母7,该装置在进行使用时,通过转动卡钳4,从而使卡钳4能够将装置主体1与第二管桩2进行卡合,进而通过转动螺栓11能够对卡钳4进行收紧,进而使卡钳4能够对装置主体1与第二管桩2进行固定,进而通过六角扳手转动螺母7,螺母7转动的同时能够带动螺纹杆8进行转动,进而螺纹杆8能够通过连接管6进行前后移动,从而带动限位块10进行移动,限位块10进行移动的同时能带动第二连接块9进行移动,从而第二连接块9能够带动第二管桩2外部的卡钳4进行移动,从而拉近
装置主体1与第二管桩2使装置主体1与第二管桩2之间能够紧密贴合,从而有利于提高连接的牢固度。
[0023]所述第一连接块5呈环形等间距状分布于卡钳4外部,所述第一连接块5顶部呈坡状结构,通过设置多个第一连接块5和多个螺纹杆8从而有利于提高拉动装置主体1与第二管桩2时的牢固度。
[0024]所述第二连接块9内部开设有凹槽,且凹槽底部与限位块10卡合连接,通过将螺纹杆8一端的卡入第二连接块9凹槽内,从而便于螺纹杆8通过限位块10与第二连接块9进行连接。
[0025]所述卡钳4外部呈环形等间距状分布有第三连接块12,所述第三连接块12与第二连接块9之间存在间隙,从而有利于避免第三连接块12一侧的连接头14转动时会干涉到第二连接块9。
[0026]所述第三连接块12内部设有顶杆13,且顶杆13一端分别与装置主体1和第二管桩2外部紧密贴合,所述顶杆13另一端焊接有连接头14,所述连接头14内部设有滑杆15,通过转动滑杆15,从而滑杆15能够带动连接头14进行转动,连接头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HC管桩连接结构,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包括卡钳(4)、第一连接块(5)、第二连接块(9)、第三连接块(12)、顶杆(13)以及连接头(14),所述装置主体(1)下方设有第二管桩(2),所述装置主体(1)与第二管桩(2)之间存在间隙,所述装置主体(1)与第二管桩(2)外部均设有卡钳(4),且卡钳(4)一端通过连接轴(3)相互之间转动连接,并且卡钳(4)另一端通过螺栓(11)相互连接,所述卡钳(4)外部焊接有第一连接块(5)与第二连接块(9),所述第一连接块(5)内部与连接管(6)转动连接,所述连接管(6)内部与螺纹杆(8)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8)底部焊接有限位块(10),且螺纹杆(8)顶部焊接有螺母(7)。2.如权利要求1所述PHC管桩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块(5)呈环形等间距状分布于卡钳(4)外部,所述第一连接块(5)顶部呈坡状结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PHC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烨,武志明,鲁科权,孟亚宁,马朋成,李建,黄始杰,肖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四公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