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铰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3336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1 1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铰链,包括:第一铰接组件,包括固定于框体上的第一滑轨、固定于扇体上的第一托片、以及设置在第一滑轨和第一托片之间的第一连杆组件,所述第一连杆组件可沿第一滑轨滑动;第二铰接组件,位于所述第一铰接组件的下方,包括固定于框体上的第二滑轨、固定于扇体上的第二托片、以及设置在第二滑轨和第二托片之间的第二连杆组件,所述第二连杆组件包括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第二滑轨上设置有一滑动连接于该第二滑轨上的动滑块,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的第一端分别转动连接于第二滑轨和动滑块上,所述第三连杆的第一端位于动滑块的上方,所述第四连杆的第二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托片上,而所述第三连杆的第二端转动连接于第四连杆上。接于第四连杆上。接于第四连杆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铰链


[0001]本技术涉及门窗
,尤其涉及一种铰链。

技术介绍

[0002]在门窗系统中,铰链是一个重要的存在,铰链用于连接门窗的框体和扇体,实现支撑扇体且能够转动启闭的作用。目前,市面上的连杆滑撑铰链应用于上悬窗时,由于受到窗扇的重力影响,只能打开较小的开口,且容易因上悬窗过重而不能支撑窗扇,使得窗扇自动关回。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大角度开启上悬窗且扇体不易因重力自动关回的铰链。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铰链,包括:
[0005]第一铰接组件,包括固定于框体上的第一滑轨、固定于扇体上的第一托片、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一托片之间的第一连杆组件,所述第一连杆组件可沿所述第一滑轨滑动;
[0006]第二铰接组件,位于所述第一铰接组件的下方,所述第二铰接组件包括固定于框体上的第二滑轨、固定于扇体上的第二托片、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滑轨和所述第二托片之间的第二连杆组件,所述第二连杆组件包括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所述第二滑轨上设置有一滑动连接于该第二滑轨上的动滑块,所述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的第一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滑轨和动滑块上,所述第三连杆的第一端位于所述动滑块的上方,所述第四连杆的第二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托片上,而所述第三连杆的第二端转动连接于第四连杆上。
[0007]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二铰接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辅助连杆和至少一辅助滑块,所述辅助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滑轨上,每一所述辅助连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托片和一辅助滑块。
[0008]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四连杆的第一端通过至少两个附加连杆与所述动滑块转动连接。
[0009]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三连杆的第一端通过调节组件与所述第二滑轨连接,所述调节组件可调节所述第三连杆的第一端在所述第二滑轨上的相对位置。
[0010]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偏心调节件和调节板,所述调节板位于所述第二滑轨背部,所述第三连杆的第一端通过穿过所述第二滑轨的转轴与所述调节板转动连接,所述偏心调节件依次与所述第二滑轨和所述调节板转动连接,以在转动时带动调节板移动,从而拉动所述第三连杆的第一端移动。
[0011]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以及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连接于第一滑轨,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滑块和第一托片上。
[0012]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以及滑动连接于第一滑轨上的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于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上,该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中部通过铆轴活动铆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一托片上,且所述第一托片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有一可在该滑槽内移动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转轴连接,并可绕第一转轴转动。
[0013]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五连杆、连接板以及第三滑块和第四滑块,所述第三滑块和第四滑块滑动连接于第一滑轨,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与第四滑块和连接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三滑块上,其另一端通过第五连杆转动连接于连接板上,所述连接板与第一托片连接,且该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中部转动连接。
[0014]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以及滑动连接于第一滑轨上的滑块,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滑块和第一托片上,且所述第二连杆通过一第一转接件与所述滑块铆接,该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之间还通过铆轴活动铆接,而所述第一托片上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一连杆通过第一转轴与第一托片连接,该第一转轴位于滑槽内,并可在滑槽内移动。
[0015]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一转接杆以及滑动连接于第一滑轨上的滑块,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于第一托片上,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转接杆转动连接于滑块一端,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滑块的另一端,且第一连杆的该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啮齿,所述第一转接杆上设置有与第一啮齿相啮合的第二啮齿。
[0016]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二转接件以及滑动连接于第一滑轨上的滑块,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滑块和第一托片上,且所述第一连杆通过所述第二转接件与所述滑块铆接,该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之间还通过铆轴活动铆接,而所述第一托片上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一连杆通过第一转轴与第一托片连接,该第一转轴位于滑槽内,并可在滑槽内移动。
[0017]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一体成型,且所述第一托片和第二托片一体成型。
[0018]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第一连杆组件和第二连杆组件可实现上悬窗中扇体的大角度开启,即开启时依靠扇体重力带动第一连杆组件开启同时下滑,同时设置于第一铰接组件下方的用于支撑扇体的第二铰接组件上滑,从而对扇体的重心提供一个支撑力,可实现扇体克服窗扇重力在任意位置实现悬停,并可固定支撑扇体。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铰链应用于上悬窗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图1所示铰链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图2所示铰链中第一连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图1所示铰链工作时的扇体的重心示意图;
[0023]图5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铰链应用于上悬窗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4]图6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铰链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7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提供的铰链应用于上悬窗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6]图8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提供的铰链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9是本技术第四实施例提供的铰链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10是图9所示铰链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0029]图11是本技术第五实施例提供的铰链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12是本技术第六实施例提供的铰链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13是本技术第七实施例提供的铰链应用于上悬窗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32]图14是图13所示铰链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15是图14所示铰链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0034]图16是本技术第八实施例提供的铰链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17是本技术第九实施例提供的铰链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18是本技术第十实施例提供的铰链应用于上悬窗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37]图19是图18所示铰链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20是图19所示铰链中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0039]图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铰链,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铰接组件,包括固定于框体上的第一滑轨、固定于扇体上的第一托片、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一托片之间的第一连杆组件,所述第一连杆组件可沿所述第一滑轨滑动;第二铰接组件,位于所述第一铰接组件的下方,所述第二铰接组件包括固定于框体上的第二滑轨、固定于扇体上的第二托片、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滑轨和所述第二托片之间的第二连杆组件,所述第二连杆组件包括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所述第二滑轨上设置有一滑动连接于该第二滑轨上的动滑块,所述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的第一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滑轨和动滑块上,所述第三连杆的第一端位于所述动滑块的上方,所述第四连杆的第二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托片上,而所述第三连杆的第二端转动连接于第四连杆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铰接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辅助连杆和至少一辅助滑块,所述辅助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滑轨上,每一所述辅助连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托片和一辅助滑块。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连杆的第一端通过至少两个附加连杆与所述动滑块转动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杆的第一端通过调节组件与所述第二滑轨连接,所述调节组件可调节所述第三连杆的第一端在所述第二滑轨上的相对位置。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偏心调节件和调节板,所述调节板位于所述第二滑轨背部,所述第三连杆的第一端通过穿过所述第二滑轨的转轴与所述调节板转动连接,所述偏心调节件依次与所述第二滑轨和所述调节板转动连接,以在转动时带动调节板移动,从而拉动所述第三连杆的第一端移动。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以及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连接于第一滑轨,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滑块和第一托片上。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以及滑动连接于第一滑轨上的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于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上,该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中部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树鹏黄飞林何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好博窗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