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性VOCs气体回收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3012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1 1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气体回收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混合性VOCs气体回收处理装置,其包括第一滤箱、第二滤箱和水溶滤箱,所述第一滤箱上端安装有气体输进口,且第一滤箱侧边设置有过滤系统,所述第一滤箱的下端连通有导接弯管,且导接弯管与第二滤箱相连通,所述第二滤箱的外壁处安装有气泵,且气泵的进气口处安装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安装有分流管,且分流管上开设有吸风口,所述气泵的排出口处连接有导出管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安装框上安装的磁条能与外层设为富含铁金属材质的第一滤箱和第二滤箱进行吸附固定,进而能够在拉出过滤系统后再安装时维持过滤系统的安装紧密性,并通过插槽灵活的取出滤板进行清理或更换。活的取出滤板进行清理或更换。活的取出滤板进行清理或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合性VOCs气体回收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气体回收处理
,具体为混合性VOCs气体回收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挥发性有机物,常用VOCs表示;VOC的主要成分有:烃类、卤代烃,它包括:苯系物、有机氯化物、氟里昂系列、有机酮、胺、醇、醚、酯、酸和石油烃化合物等;在排出时必须对其进行处理,避免排出的气体中残留VOCs气体导致的空气污染现象产生。
[0003]现有的VOCs气体处理设备在处理气体时,对气体的处理充分程度较差,一般只能通过气泵将气体进行传导,导致中心区域处的过滤层首先饱和,便于区域处的过滤层过滤的充分程度较低,其次排出的气体需要单独导至检验处进行检测,无法快速的判断气体是否已经满足VOCs气体的处理标准,并对不合格的气体进行再次处理,因此提供一种回收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混合性VOCs气体回收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混合性VOCs气体回收处理装置,其包括第一滤箱、第二滤箱和水溶滤箱,所述第一滤箱上端安装有气体输进口,且第一滤箱侧边设置有过滤系统,所述第一滤箱的下端连通有导接弯管,且导接弯管与第二滤箱相连通,该第二滤箱的侧边设置有过滤系统,所述第二滤箱的外壁处安装有气泵,且气泵的进气口处安装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安装有分流管,且分流管上开设有吸风口,所述气泵的排出口处连接有导出管道,且导出管道上安装有单向阀,所述水溶滤箱与导出管道相连通,且水溶滤箱的侧边安装有观察窗,并且观察窗的侧面设置有标尺,所述水溶滤箱内安装有气流分流板,所述水溶滤箱的下侧设置有出水口,且出水口上安装有出水阀,所述水溶滤箱的上端开设有进水口,且进水口上安装有进水阀,所述水溶滤箱的上端侧边连接有VOCs气体浓度检测仪,且VOCs气体浓度检测仪上安装有处理器,并且处理器上分别连接有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所述VOCs气体浓度检测仪上连接有导回管道与排出管道,且第一电磁阀与导回管道相连接,并且第二电磁阀与排出管道相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滤箱和第二滤箱呈垂直分布,且第一滤箱和第二滤箱的外层设为富含铁金属的材质,并且第一滤箱与第二滤箱通过导接弯管相连通。
[0008]优选的,所述过滤系统包括安装框、磁条、拉柄、插槽、卡槽、滤板和扣槽,且安装框上安装有磁条,并且安装框的侧边安装有拉柄,所述安装框上开设有插槽,且安装框的内壁处设置有卡槽,并且卡槽与插槽内设置有滤板,所述滤板的侧边开设有扣槽。
[0009]优选的,所述安装框通过插槽与滤板构成嵌套卡合连接,且滤板与卡槽为卡合连接,并且滤板与扣槽为一体设计。
[0010]优选的,所述分流管的数量设为四个,四个所述分流管均与吸风口相贯穿,并且吸风口设为长条形结构。
[0011]优选的,所述观察窗设为透明玻璃材质,且观察窗与水溶滤箱互为密封连接结构。
[0012]优选的,所述VOCs气体浓度检测仪与处理器为电性连接,且处理器分别与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为电性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导回管道与第一滤箱相连通。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通过安装框上安装的磁条能与外层设为富含铁金属材质的第一滤箱和第二滤箱进行吸附固定,进而能够在拉出过滤系统后再安装时维持过滤系统的安装紧密性,并通过插槽灵活的取出滤板进行清理或更换;
[0016]2.通过四个与分流管相贯穿的吸风口,可以通过四个长条形结构的吸风口实现吸力的均匀分布,进而避免吸力不均导致的滤板边缘处吸附力差的现象产生,增加滤板的充分使用效果;
[0017]3.本技术将VOCs气体浓度检测仪与处理器进行电性连接,可以通过VOCs气体浓度检测仪进行浓度检测后传导至处理器处进行信息处理,并通过处理器确定第一电磁阀或第二电磁阀的开启,在未达到指标时通过导回管道将气体导入第一滤箱内进行再次过滤,并在达到指标时通过排出管道进行下一步处理的工作,实现高效处理。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第一视角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第二视角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过滤系统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的设备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的吸风口位置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第一滤箱;2、第二滤箱;3、水溶滤箱;4、气体输进口;5、过滤系统;51、安装框;52、磁条;53、拉柄;54、插槽;55、卡槽;56、滤板;57、扣槽;6、导接弯管;7、气泵;8、导出管道;81、单向阀;9、连接管;10、分流管;11、吸风口;12、观察窗;13、标尺;14、气流分流板;15、进水口;16、进水阀;17、出水口;18、出水阀;19、VOCs气体浓度检测仪;20、处理器;21、导回管道;22、第一电磁阀;23、排出管道;24、第二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4]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
[0025]混合性VOCs气体回收处理装置,其包括第一滤箱1、第二滤箱2和水溶滤箱3,第一滤箱1上端安装有气体输进口4,且第一滤箱1侧边设置有过滤系统5,第一滤箱1的下端连通有导接弯管6,且导接弯管6与第二滤箱2相连通,第一滤箱1和第二滤箱2呈垂直分布,且第一滤箱1和第二滤箱2的外层设为富含铁金属的材质,并且第一滤箱1与第二滤箱2通过导接弯管6相连通,进行气体的快速过滤;
[002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滤箱2的侧边设置有过滤系统5,过滤系统5包括安装框51、磁条52、拉柄53、插槽54、卡槽55、滤板56和扣槽57,且安装框51上安装有磁条52,并且安
装框51的侧边安装有拉柄53,安装框51上开设有插槽54,且安装框51的内壁处设置有卡槽55,并且卡槽55与插槽54内设置有滤板56,滤板56的侧边开设有扣槽57,安装框51通过插槽54与滤板56构成嵌套卡合连接,且滤板56与卡槽55为卡合连接,并且滤板56与扣槽57为一体设计,安装框51上安装的磁条52能与外层设为富含铁金属材质的第一滤箱1和第二滤箱2进行吸附固定,进而能够在拉出过滤系统5后再安装时维持过滤系统5的安装紧密性,并通过插槽54灵活的取出滤板56进行清理或更换。
[002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滤箱2的外壁处安装有气泵7,且气泵7的进气口处安装有连接管9,连接管9上安装有分流管10,且分流管10上开设有吸风口11,分流管10的数量设为四个,四个分流管10均与吸风口11相贯穿,并且吸风口11设为长条形结构,四个与分流管10相贯穿的吸风口11,可以通过四个长条形结构的吸风口11实现吸力的均匀分布,进而避免吸力不均导致的滤板56边缘处吸附力差的现象产生,增加滤板56的充分使用效果;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混合性VOCs气体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滤箱(1)、第二滤箱(2)和水溶滤箱(3),所述第一滤箱(1)上端安装有气体输进口(4),且第一滤箱(1)侧边设置有过滤系统(5),所述第一滤箱(1)的下端连通有导接弯管(6),且导接弯管(6)与第二滤箱(2)相连通,该第二滤箱(2)的侧边设置有过滤系统(5),所述第二滤箱(2)的外壁处安装有气泵(7),且气泵(7)的进气口处安装有连接管(9),所述连接管(9)上安装有分流管(10),且分流管(10)上开设有吸风口(11),所述气泵(7)的排出口处连接有导出管道(8),且导出管道(8)上安装有单向阀(81),所述水溶滤箱(3)与导出管道(8)相连通,且水溶滤箱(3)的侧边安装有观察窗(12),并且观察窗(12)的侧面设置有标尺(13),所述水溶滤箱(3)内安装有气流分流板(14),所述水溶滤箱(3)的下侧设置有出水口(17),且出水口(17)上安装有出水阀(18),所述水溶滤箱(3)的上端开设有进水口(15),且进水口(15)上安装有进水阀(16),所述水溶滤箱(3)的上端侧边连接有VOCs气体浓度检测仪(19),且VOCs气体浓度检测仪(19)上安装有处理器(20),并且处理器(20)上分别连接有第一电磁阀(22)和第二电磁阀(24),所述VOCs气体浓度检测仪(19)上连接有导回管道(21)与排出管道(23),且第一电磁阀(22)与导回管道(21)相连接,并且第二电磁阀(24)与排出管道(23)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性VOCs气体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箱(1)和第二滤箱(2)呈垂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军东于兆令冯宝羲张晓龙张婧如丁敬一钱建廷张燃辉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海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