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丝架张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3003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1 1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丝架张紧装置,涉及纺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转辊、螺杆、方杆、支撑条和调节组件,转辊的内部设置有截面呈方形的空腔,空腔内设置三组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包括两个同等大小的方块及固定于两个方块之间的梯形调节块,每个梯形调节块上下方的转辊内皆贯穿插接有方杆,方杆远离转辊的一端固定有支撑条,支撑条的底部两端固定有张紧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转辊、调节组件、方杆、支撑条,解决了在丝卷放置卷绕在转辊上时较为费力、且缺少张紧功能,以及转辊上只能放置一组丝卷,剩余空间过多浪费的问题,并进一步解决了丝卷放置于转辊上的支撑部分后,容易从其两端滑落的问题。两端滑落的问题。两端滑落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丝架张紧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纺织
,特别是涉及一种丝架张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纤维物理指标测试的仪器设备在不断的更新,越来越倾向于自动化,将丝卷放在丝架上,打开电脑上的操作系统,输入参数,点击开始,仪器可自动进行测试。但部分仪器还需要将丝卷手动挂在丝架上,支撑丝卷的丝架尺寸需与丝卷的尺寸相匹配,才能满足使用。而丝架的使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通用。就目前的丝架而言,它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0003]目前使用的丝卷的丝架上设有可转动的辊轮,辊轮表面设有多根具有弯曲形状的支撑片,该支撑片可把丝卷支撑在丝架的辊轮上,支撑片为固定在辊轮上的装置,放丝和取丝时需用力才能完成,操作不方便,无法在放丝和取丝去调节支撑部分与转辊/辊轮之间的间距,也就是说无法改变对丝卷支撑部分的位置,同时,即使蛮力将丝卷套设在支撑组件上,也缺乏相应的张紧结构,无法保证丝卷的紧绷状态;
[0004]目前使用的丝卷的丝架上设置的辊轮或转辊,多是单独放置卷绕一个丝卷使用,仍然存在较大的空隙剩余,造成较大的空间浪费,且一般支撑组件只能支撑一组丝卷,不利于高效化的使用;
[0005]常规的转辊上的支撑部分多为弯曲形状的支撑片,其容易在放置丝卷时造成丝卷从支撑片两端滑落,从而导致整个丝卷散落,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丝架张紧装置,通过设置转辊、调节组件、方杆、支撑条,解决了在丝卷放置卷绕在转辊上时较为费力、且缺少张紧功能,以及转辊上只能放置一组丝卷,剩余空间过多浪费的问题,并进一步解决了丝卷放置于转辊上的支撑部分后,容易从其两端滑落的问题。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8]本技术为一种丝架张紧装置,包括转辊、螺杆、方杆、支撑条和调节组件,所述转辊的内部设置有截面呈方形的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三组调节组件;三组调节组件可调节与其相对应的三组张紧支撑结构,调节组件可于空腔内进行线性往复运动位于,从而调节张紧程度;
[0009]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两个同等大小的方块及固定于两个方块之间的梯形调节块,所述梯形调节块的两个端面分别与两个方块的相互靠近的侧面连接,梯形调节块的两个斜面以方块的中心线呈上下对称设置;
[0010]每个所述梯形调节块上下方的转辊内皆贯穿插接有方杆,所述方杆远离转辊的一端固定有支撑条,所述支撑条的底部两端固定有张紧条,张紧条的另一端与转辊的周侧面固定连接;
[0011]当改变调节组件的位置后,便改变了方杆及支撑条距离转辊中心线的距离,也就改变了张紧条的松紧程度,当方杆底端靠近梯形调节块倾斜面较低的一端时,为松弛状态,当方杆靠近梯形调节块倾斜面较高的一端时,为张紧状态,在松弛时在处于同一竖直线上的两个支撑条上套设丝卷,套设完成后再进行张紧,保证丝卷不会滑落,且放丝和取丝都较为方便;
[0012]相互靠近的两个调节组件之间固定有连杆,连杆两端分别与两个调节组件中相互靠近的两个方块固定;
[0013]当驱动其中一组调节组件运动时,即可在连杆的作用下带动所有调节组件同步运动,同步调节张紧程度,较为方便。
[0014]进一步地,所述转辊的一端设有端头,转辊另一端设有内凹式端口,且内凹式端口内贯穿开设有螺孔并与空腔连通。
[0015]进一步地,所述螺孔内旋接有螺杆,螺杆一端伸入空腔内与靠近内凹式端口处的方块转动连接,螺杆另一端超出内凹式端口外并固定有手轮;
[0016]通过旋转手轮即可旋转螺杆在螺孔内运行,从而带动空腔内部的调节组件进行运动,从而改变调节组件的位置。
[0017]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条上方的两端设有凸起部,两个凸起部内侧的支撑条上表面设为波浪形曲面;
[0018]两个凸起部的设置,使得在支撑条上套设丝卷时,不会从两端滑落,其次,其上表面的波浪形曲面设计,使丝卷的套设更加紧密,层次分明,可套设大量丝卷且不出现松弛现象。
[0019]进一步地,所述方杆的底端为倾斜面,且与梯形调节块的斜面角度相契合,每个所述方杆的下端位于相对应的调节组件中的两个方块之间,并抵接于梯形调节块的斜面上;
[0020]方杆的底端斜面与梯形调节块的斜面相互配合,其方杆底端斜面与水平面的倾角等于与其对应的梯形调节块斜面与水平面倾角,当推动梯形调节块运动时,其方杆底端便于梯形调节块的斜面上运动,从而对方杆进行位移,使其距离转辊中心线的位置改变,改变其处于同一竖直线上两个支撑条的位置,实现松弛与张紧。
[0021]进一步地,所述方块的纵截面面积与空腔的纵截面面积相等;使螺杆旋转时,方块只会被动进行直线位移,而不会随之旋转,从而改变调节组件的位置。
[0022]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3]本技术通过设置转辊、调节组件、方杆、支撑条,解决了在丝卷放置卷绕在转辊上时较为费力、且缺少张紧功能的问题;当改变调节组件的位置后,便改变了方杆及支撑条距离转辊中心线的距离,也就改变了张紧条的松紧程度,当方杆底端靠近梯形调节块倾斜面较低的一端时,为松弛状态,当方杆靠近梯形调节块倾斜面较高的一端时,为张紧状态,在松弛时在处于同一竖直线上的两个支撑条上套设丝卷,套设完成后再进行张紧,保证丝卷不会滑落,且放丝和取丝都较为轻松方便。
[0024]本技术通过设置转辊、调节组件、支撑条,解决了转辊上只能放置一组丝卷,剩余空间过多浪费的问题;旋转手轮即可旋转螺杆在螺孔内运行,从而带动空腔内部的调节组件进行运动,当驱动其中一组调节组件运动时,即可在连杆的作用下带动所有调节组件同步运动,同步调节张紧程度,可同时放置三组丝卷进行张紧,不存在空间浪费,整体设
置合理。
[0025]本技术通过设置支撑条,解决了丝卷放置于转辊上的支撑部后,容易从其两端滑落的问题;支撑条上两个凸起部的设置,使得在支撑条上套设丝卷时,不会从两端滑落,其次,其上表面的波浪形曲面设计,使丝卷的套设更加紧密,层次分明,可套设大量丝卷且不出现松弛现象。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一种丝架张紧装置的结构立体图;
[0027]图2为一种丝架张紧装置的剖视图;
[0028]图3为螺杆与调节组件及连杆的连接图;
[0029]图4为转辊的剖视图;
[0030]图5为支撑条的结构图;
[0031]图6为松弛状态下的结构图;
[0032]图7为松弛状态下的剖视图。
[0033]附图标记:
[0034]1、转辊;101、端头;102、内凹式端口;1021、螺孔;103、空腔;2、螺杆;201、手轮;3、方杆;4、支撑条;401、张紧条;402、凸起部;403、波浪形曲面;5、调节组件;501、方块;502、梯形调节块;6、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丝架张紧装置,包括转辊(1)、螺杆(2)、方杆(3)、支撑条(4)和调节组件(5),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辊(1)的内部设置有截面呈方形的空腔(103),所述空腔(103)内设置三组调节组件(5);所述调节组件(5)包括两个同等大小的方块(501)及固定于两个方块(501)之间的梯形调节块(502),所述梯形调节块(502)的两个端面分别与两个方块(501)的相互靠近的侧面连接,梯形调节块(502)的两个斜面以方块(501)的中心线呈上下对称设置;每个所述梯形调节块(502)上下方的转辊(1)内皆贯穿插接有方杆(3),所述方杆(3)远离转辊(1)的一端固定有支撑条(4),所述支撑条(4)的底部两端固定有张紧条(401),张紧条(401)的另一端与转辊(1)的周侧面固定连接;相互靠近的两个调节组件(5)之间固定有连杆(6),连杆(6)两端分别与两个调节组件(5)中相互靠近的两个方块(501)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丝架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辊(1)的一端设有端头(101),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孟丽宋丽艳季梦雨王金金张瑞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