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晋江市医院专利>正文

一种改进型床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2977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1 1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改进型床垫,包括弹簧层、填充层、水囊、调节气囊和充放气组件,所述填充层设置在所述弹簧层上方,所述填充层上形成有对应肩部位置的沟槽,所述沟槽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沟槽的开口朝上设置;所述沟槽内设置有水囊,所述水囊的一侧粘接连接有调节气囊,所述水囊与第一挡板接触,所述调节气囊与所述第二挡板接触;所述充放气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二挡板上,所述充放气组件通过管道与所述调节气囊的内腔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沟槽槽内设置水囊和调节气囊,通过充气或者放气,对水囊受肩部压迫时的下陷程度进行调节,使得使用者使用更加舒适。用更加舒适。用更加舒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型床垫


[0001]本技术涉及床垫
,具体涉及的是一种改进型床垫。

技术介绍

[0002]床垫是用在床架上的一种软硬度合适垫子,配合以被褥和床,能够给人提供一个很好的可以躺下休息的地方,传统的床垫都是长方形的偏平造型,人体可躺的面是一个大平面;侧卧时头部枕在枕头上,受肩部影响,将脊柱上顶,使颈椎向下弯,腰椎上段向上弯,容易造成颈椎及腰椎间盘突出。同时肩部受力大,易引起局部粘连,出现肩周炎。
[0003]申请号为200520097672.5的中国专利数据库的技术专利“一种床垫”公开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床垫在距离床垫体纵向一端20

70厘米的区域内横向设置有一道可放置人体臂膀的沟槽。中国专利201921615780.5,公开日为2020.07.14,其公开一种双人床垫,方便双人进行使用。
[0004]但是不同人的肩宽存在差异,因此,导致在沟槽内设置填充物的下陷高度需要适应不同的使用者,即使是同一患者,对于同一下陷高度的填充物的舒适感受也是不一样的,而现有技术中缺少对沟槽内填充物高度调节的技术方案。使用者的使用感受不佳。而且现有技术中的床垫的功能那个单一,对于缺少对肩周炎的辅助治疗作用。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型床垫,其具有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使用者使用带有沟槽的床垫时下陷深度时不能调节而导致使用效果不佳的问题。
[0007]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
[0008]一种改进型床垫,包括弹簧层、填充层、水囊、调节气囊和充放气组件,所述填充层设置在所述弹簧层上方,所述填充层上形成有对应肩部位置的沟槽,所述沟槽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沟槽的开口朝上设置;所述沟槽内设置有水囊,所述水囊的一侧粘接连接有调节气囊,所述水囊与第一挡板接触,所述调节气囊与所述第二挡板接触;所述充放气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二挡板上,所述充放气组件通过管道与所述调节气囊的内腔连通。
[0009]进一步,所述沟槽的宽度L为15厘米。
[0010]进一步,所述填充层的厚度为5厘米。
[0011]进一步,所述调节气囊占填充层横向宽度的3

5%。
[0012]进一步,所述水囊与所述沟槽的侧壁和底壁粘接连接。
[0013]进一步,所述充放气组件包括充放气管、放气阀和充气球囊,所述充放气管连接所述充气球囊与调节气囊,所述放气阀安装在所述充放气管上。
[0014]进一步,所述水囊内设置有加热装置。
[0015]进一步,所述加热装置为电加热管。
[0016]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涉及的一种改进型床垫,其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一、使用时,侧卧位局部受力面积小,只有肩部,压强大,肩部下陷约3厘米,如果平卧的话,是整个上背部着力,受力面积大,下陷不明显。通过使用充放气组件对调节气囊进行充气或者放气。调节气囊充气时膨胀,调节气囊对水囊进行侧向挤压,如此水囊下陷距离减少。调节气囊放气时缩小,调节气囊对水囊的挤压作用降低,如此水囊下陷距离增大。通过调节气囊的充放气,实现对肩部压迫水囊时水囊的下陷深度进行调节。以适应不同使用者对水囊下陷程度的使用要求。
[0018]二、所述水囊与所述沟槽的侧壁和底壁粘接连接,使得水囊与沟槽的贴合效果更好,减少非必要的移动。
[0019]三、所述水囊内设置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可接电源,冬天可加热,起到保暖作用;如果有肩周炎,也可起到治疗作用。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在沟槽槽内设置水囊和调节气囊,通过充气或者放气,对水囊受肩部压迫时的下陷程度进行调节,使得使用者使用更加舒适。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涉及一种改进型床垫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的侧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水囊在沟槽中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
[0026]弹簧层1;填充层2;沟槽3;第一挡板31;第二挡板32;水囊33;调节气囊34;充放气组件35;充放气管351;放气阀352;充气球囊353;枕头4。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
[0028]如图1至图4所示,其为本技术涉及的一种改进型床垫,包括弹簧层1、填充层2、水囊33、调节气囊34和充放气组件35,所述填充层2设置在所述弹簧层1上方,所述填充层2上形成有对应肩部位置的沟槽3,所述沟槽3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挡板31和第二挡板32,所述沟槽3的开口朝上设置;所述沟槽3内设置有水囊33,所述水囊33的一侧粘接连接有调节气囊34,所述水囊33与第一挡板31接触,所述调节气囊34与所述第二挡板32接触;所述充放气组件35安装在所述第二挡板32上,所述充放气组件35通过管道与所述调节气囊34的内腔连通。所述填充层2上设置有枕头4。
[0029]这样,本技术涉及的一种改进型床垫,使用时,侧卧位局部受力面积小,只有肩部,压强大,肩部下陷约3厘米,如果平卧的话,是整个上背部着力,受力面积大,下陷不明显。通过使用充放气组件35对调节气囊34进行充气或者放气。调节气囊34充气时膨胀,调节气囊34对水囊33进行侧向挤压,如此水囊33下陷距离减少。调节气囊34放气时缩小,调节气囊34对水囊33的挤压作用降低,如此水囊33下陷距离增大。通过调节气囊34的充放气,实现对肩部压迫水囊33时水囊33的下陷深度进行调节。以适应不同使用者对水囊33下陷程度的
使用要求。所述第一挡板31和第二挡板32分别从侧部对所述水囊33和所述调节气囊34提供支撑。如图1所示,优选地,所述沟槽3的宽度L为15厘米。
[0030]优选地,所述填充层2的厚度为5厘米。所述填充层2可以是泡沫板材质制成。
[0031]优选地,所述调节气囊34占填充层2横向宽度的3

5%。如图2所示,所述调节气囊的横向宽度为S,限制所述调节气囊34的横向宽度S占床面宽度的比例,减少对使用者使用的影响
[0032]优选地,所述水囊33与所述沟槽3的侧壁和底壁粘接连接,使得水囊33与沟槽3的贴合效果更好,减少非必要的移动。所述水囊33靠近调节气囊34的一端可预留一定的调节段不进行粘接,方便调节气囊34对水囊33进行挤压。
[0033]优选地,如图2所示,所述充放气组件35包括充放气管351、放气阀352和充气球囊353,所述充放气管351连接所述充气球囊353与调节气囊34,所述放气阀352安装在所述充放气管351上。使用时,通过挤压所述充气球囊353,使得空气挤压至充放气管351中进入所述调节气囊34。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型床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弹簧层、填充层、水囊、调节气囊和充放气组件,所述填充层设置在所述弹簧层上方,所述填充层上形成有对应肩部位置的沟槽,所述沟槽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沟槽的开口朝上设置;所述沟槽内设置有水囊,所述水囊的一侧粘接连接有调节气囊,所述水囊与第一挡板接触,所述调节气囊与所述第二挡板接触;所述充放气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二挡板上,所述充放气组件通过管道与所述调节气囊的内腔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的宽度L为15厘米。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海刘青青朱玉燕
申请(专利权)人:晋江市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