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除螨服装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2927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1 1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专利具体公开了一种抗菌除螨服装贴,包括自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表层和基层;其中,表层由活性炭纤维纱和由浸渍或喷涂有耐洗涤纺织品抗菌剂、并经烘烤形成的麻类纤维纱纵横交错编制而成;基层包括若干并列的纯棉片,相邻的纯棉片之间设有间隙,且表层位于间隙的部分向间隙内弯折形成弯折伸缩部;且基层的外侧的两端分别设有粘接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粘贴于衣服位于腋下的部位的内侧,能够吸收汗液和狐臭气味,保持腋下干燥,缓解狐臭气味;且能够提高腋下的透气性,并具有抗菌除螨的功能,保持腋下的卫生。保持腋下的卫生。保持腋下的卫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除螨服装贴


[0001]本技术涉及服装的
,尤其是一种抗菌除螨服装贴。

技术介绍

[0002]狐臭患者在寒冷季节所穿大衣、棉衣等由于透气性差,且更换频率低,以及炎热天气下,患者的腋下天热多汗,均会导致人体腋下部位的汗液淤积在腋下部位,容易滋生细菌,进而容易狐臭更加严重,影响正常的生活。
[0003]基于此,如何缓解腋下狐臭气味,是本领域内技术人员的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菌除螨服装贴,可粘贴于衣服位于腋下的部位的内侧,能够吸收汗液和狐臭气味,保持腋下干燥,缓解狐臭气味;且能够提高腋下的透气性,并具有抗菌除螨的功能,保持腋下的卫生。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
[0006]设计一种抗菌除螨服装贴,包括自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表层和基层;其中
[0007]所述表层由活性炭纤维纱和由浸渍或喷涂有耐洗涤纺织品抗菌剂、并经烘烤形成的麻类纤维纱纵横交错编制而成;
[0008]所述基层包括若干并列的纯棉片,相邻的所述纯棉片之间设有间隙,且所述表层位于间隙的部分向间隙内弯折形成弯折伸缩部;且所述基层的外侧的两端分别设有粘接部。
[0009]进一步,所述耐洗涤纺织品抗菌剂为银离子抗菌剂。
[0010]进一步,所述表层的内侧设有亲肤层。
[0011]进一步,所述亲肤层由桑蚕丝布或无纺布制成。
[0012]进一步,所述表层分别通过热熔网膜与基层和亲肤层粘接。
[0013]进一步,所述表层和基层的纺织密度依次变小。
[0014]进一步,所述粘接部为医用胶布粘合层。
[0015]进一步,所述麻类纤维纱为艾草纤维纱。
[0016]相对于上述
技术介绍
,本技术提供一种抗菌除螨服装贴,将本装置沿袖子的长度方向粘贴,即两个粘接部分别位于袖子和衣身连接处的两侧,表层和腋下接触,则喷涂有耐洗涤纺织品抗菌剂的麻类纤维纱具有良好的透气性、瞬间吸水性、较强的耐磨性,且具有天然抗菌、抑菌、除螨、除臭和抗紫外线功能,并配合活性炭纤维纱纺织成布,从而提高表层的抗菌、除螨、除臭效果;以及将基层设置为纯棉片,可实现吸收使用者腋下的汗液,以避免汗液淤积,并能利用表层隔绝纯棉片,避免腋下皮肤接触吸附有汗液的纯棉片,保持腋下卫生;
[0017]另外,将基层设置为多个纯棉片,利用纯棉片之间的间隙构成的透气通道,可提高本装置的透气性;以及,利用表层的弯折伸缩部,可实现表层的长度可随使用者胳膊的伸展
动作而伸缩,避免使用者使用本装置后胳膊动作受到影响,提高使用者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抗菌除螨服装贴的主视图。
[0020]其中:
[0021]粘接部1、纯棉片2、间隙3、表层4、弯折伸缩部5。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3]为了使本
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4]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抗菌除螨服装贴,包括自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表层4和基层;其中,表层4由活性炭纤维纱和由浸渍或喷涂有耐洗涤纺织品抗菌剂、并经烘烤形成的麻类纤维纱纵横交错编制而成;基层包括若干并列的纯棉片2,相邻的纯棉片2之间设有间隙3,且表层4位于间隙3的部分向间隙3内弯折形成弯折伸缩部5;且基层的外侧的两端分别设有粘接部1。
[0025]粘接部1设于位于表层4两端的纯棉片2上,粘接部1的形状可设置呈条状,也可设置为点状,在此不作具体限定;具体地,多个纯棉片2自一粘接部1向另一粘接部1依次设置。
[0026]应用本技术提供的抗菌除螨服装贴时,将本装置沿袖子的长度方向粘贴,即两个粘接部1分别位于袖子和衣身连接处的两侧,表层4和腋下接触,则喷涂有耐洗涤纺织品抗菌剂的麻类纤维纱具有良好的透气性、瞬间吸水性、较强的耐磨性,且具有天然抗菌、抑菌、除螨、除臭和抗紫外线功能,并配合活性炭纤维纱纺织成布,从而提高表层4的抗菌、除螨、除臭效果;以及将基层设置为纯棉片2,可实现吸收使用者腋下的汗液,以避免汗液淤积,并能利用表层4隔绝纯棉片2,避免腋下皮肤接触吸附有汗液的纯棉片2,保持腋下卫生;
[0027]另外,将基层设置为多个纯棉片2,利用纯棉片2之间的间隙3构成的透气通道,可提高本装置的透气性;以及,利用表层4的弯折伸缩部5伸直或折弯,可实现表层4的长度可随使用者胳膊的伸展动作而伸缩,避免使用者使用本装置后胳膊动作受到影响,提高使用者的舒适性。
[0028]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由于表层4由活性炭纤维纱和由浸渍或喷涂有耐洗涤纺织品抗菌剂、并经烘烤形成的麻类纤维纱纵横交错编制而成,则能够在保证表层4集成具有抗菌、除味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表层4的厚度,以降低本装置粘贴于衣物后的凸起程度,提高使用者的舒适性。
[0029]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耐洗涤纺织品抗菌剂为银离子抗菌剂;具体地,采用银离子抗菌剂喷涂或浸泡、并烘干后的麻类纤维纱具有更好的抗菌效果;其中,喷涂或浸泡银离子抗菌剂的工艺为现有技术,为本领域内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不再详细赘述。
[0030]为了更好的技术效果,表层4的内侧设有亲肤层,具体地,所述亲肤层由桑蚕丝布或无纺布制成;增设亲肤层,利用亲肤层接触腋下皮肤,提高使用者腋下皮肤接触的舒适性。
[0031]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基层分别通过热熔网膜与基层和底层粘接,且所述表层4通过热熔网膜与亲肤层粘接;具体原理和操作不再详细赘述,为本领域内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但不仅限于这一种连接方式,其他本领域内起到相同作用的连接方式均可。
[0032]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表层4和基层的纺织密度依次变小,可提高本装置的透气性,利于腋下排汗散热。
[0033]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粘接部1可选用为医用胶布粘合层,而其他能够实现便于撕扯的粘接结构均可,例如可使用硅胶等。
[0034]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麻类纤维纱为艾草纤维纱,为再生纤维面料,面料柔软舒适,同时由艾草纤维纱纺织的面料,也是近年来再生纤维兴起的一种新型纤维面料,另外艾草纤维面料健康环保,还保留了艾草特有的抑菌、除臭等特点。
[0035]艾草纤维纱还使用了可以释放负离子的添加剂,将它们研磨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除螨服装贴,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表层和基层;其中所述表层由活性炭纤维纱和由浸渍或喷涂有耐洗涤纺织品抗菌剂、并经烘烤形成的麻类纤维纱纵横交错编制而成;所述基层包括若干并列的纯棉片,相邻的所述纯棉片之间设有间隙,且所述表层位于间隙的部分向间隙内弯折形成弯折伸缩部;且所述基层的外侧的两端分别设有粘接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除螨服装贴,其特征在于,所述耐洗涤纺织品抗菌剂为银离子抗菌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菌除螨服装贴,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飞飞李海涛程燕利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浩欣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