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流场法的基坑围护结构渗漏检测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2669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1 1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电流场法的基坑围护结构渗漏检测仪,包括数据处理分析系统以及分别与数据处理分析系统相连接的供电系统、采集系统、定位系统;其中,供电系统包括相互连接的电源系统和电流发射控制模块,电流发射控制模块的发射阳极与采集系统分别位于围护结构的两侧;采集系统包括数据采集传输传感器以及数据存储传输模块;定位系统包括全站仪、GPS定位系统和测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该检测仪可进行快速、精准、高效的检测,且不会对围护结构产生二次破坏,适用于各类基坑围护结构及止水帷幕的渗漏隐患检测。结构及止水帷幕的渗漏隐患检测。结构及止水帷幕的渗漏隐患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电流场法的基坑围护结构渗漏检测仪


[0001]本技术涉及基坑围护结构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电流场法的基坑围护结构渗漏检测仪。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由于存在施工质量及工艺、操作流程等各类问题,导致屡次发生各类基坑围护结构的渗漏事故,各类基坑建设事故屡见报道,给社会环境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由于传统检测方法的适用性欠佳,当前对于深基坑的渗漏问题一直没有较好的检测方法。地球物理的电法根据电流易于穿透基坑渗漏处的低阻介质的原理,可直观检测出围护结构中的渗漏位置,从而较好的解决了基坑渗漏的检测问题。但目前市面上暂时未见到相关的检测仪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基于电流场法的基坑围护结构渗漏检测仪,该检测仪基于电流场的传播机理,将采集仪布置于基坑两侧进行渗漏检测,通过数据处理分析系统分析渗漏发生前后基坑两侧电流场的分布情况,结合定位系统采集的位置信息,最终推断出围护结构中基坑的渗漏隐患位置。
[0004]本技术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0005]一种基于电流场法的基坑围护结构渗漏检测仪,所述检测仪包括数据处理分析系统以及分别与所述数据处理分析系统相连接的供电系统、采集系统、定位系统;其中,所述供电系统包括相互连接的电源系统和电流发射控制模块,所述电流发射控制模块的发射阳极与所述采集系统分别位于围护结构的两侧;所述采集系统包括数据采集传输传感器以及数据存储传输模块;所述定位系统包括全站仪、GPS定位系统和测绳。
[0006]所述采集系统包括若干所述数据采集传输传感器,各所述数据采集传输传感器呈阵列分布。
[0007]所述数据采集传输传感器通过电缆或无线数据传输装置与所述数据存储传输模块相连接。
[0008]所述发射阳极与待测的渗漏隐患位置的连线垂直于所述围护结构。
[0009]本技术的优点是:该基于电流场法的基坑围护结构渗漏检测仪,有助于在基坑开挖前精确查找到围护结构中的渗漏隐患位置,据此进行围护结构的局部加固处理,可有效规避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各类风险,以防对围护结构产生二次破坏,且适用于各类基坑围护结构及止水帷幕的渗漏隐患检测,确保了工程本体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中一种基于电流场法的基坑围护结构渗漏检测仪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0012]如图1所示,图中各标记分别为:
[0013]围护结构1;
[0014]供电系统2、发射阳极21、发射阴极22;
[0015]采集系统3、数据采集传输传感器31;
[0016]定位系统4、全站仪41、GPS定位系统42;
[0017]数据处理分析系统5、便携式电脑51;
[0018]渗漏隐患位置6、电缆7。
[0019]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电流场法的基坑围护结构渗漏检测仪,检测仪包括数据处理分析系统5以及分别与数据处理分析系统5相连接的供电系统2、采集系统3、定位系统4、电缆7、渗漏隐患位置6。
[0020]其中,供电系统2包括相互连接的电源系统和电流发射控制模块,电流发射控制模块的发射阳极21与采集系统3分别位于围护结构1的两侧,电流发射控制模块还包括发射阴极22,发射阴极22通常与发射阳极21分别设置在围护结构1的两侧。发射阳极21与待测的渗漏隐患位置6的连线垂直于围护结构1。电源系统提供的电压范围为5V

360V,电流发射控制模块提供的电流类型包括直流电、交流电、伪随机编码电流。
[0021]采集系统3包括数据存储传输模块以及若干数据采集传输传感器31,各数据采集传输传感器31呈阵列分布,数据采集传输传感器31通过电缆7或无线数据传输装置与数据存储传输模块相连接。若采集系统3采用无线模式,则采集系统3具备局域网和5G上网功能,且无线带机量为60

2000部设备,无线数据传输装置包括数据采集传输传感器31、路由器。
[0022]定位系统包括全站仪41、GPS定位系统42和测绳。定位系统4的全站仪41、GPS定位系统42用于测定数据采集传输传感器31的精确位置,测绳用于测定检测数据的深度位置。
[0023]数据处理分析系统5包括便携式电脑51、数据综合处理与分析平台和连接电缆。
[0024]该基于电流场法的基坑围护结构渗漏检测仪的工作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在实际检测中,先在围护结构1外侧布置辅助钻孔,再开始布设采集系统3,依据基坑内部环境布设数据采集传输传感器31,然后通过电缆7,将数据采集传输传感器31连接至数据处理分析系统5的便携式电脑51。若采用无线传输方式,必须保证便携式电脑51上查看的所有数据采集传输传感器31处于连接状态。然后将供电系统2连接至数据处理分析系统5。接通电源后,所有系统成功连接后,检查电流发射控制模块及核心控制组件的工作状态。供电系统2中的发射阳极21从围护结构1的一侧发射电流,并建立电流场,采集系统3在围护结构1另一侧接收电流信号,并控制整个采集数据过程的传输及存储。系统设置成功后,首先在基坑围护结构1内侧进行背景电阻率测量,并通过数据综合处理与分析平台及检测要求选取合适的检测参数。数据处理分析系统5用于接收所采集的数据和坐标信息,并全程控制采集和检测过程,且对数据进行异常剔除、滤波处理、三维立体成图及渗漏异常自动识别。然后开始初步检测,每完成一条测线的检测工作,即可同步查看数据综合处理与分析平台给出的基坑各深度检测结果,有异常则重点关注各检测结果是否一致;无异常则开展下一条测线作业。依次完成全部基坑检测作业后,连接定位系统4,记录所有数据采集传输传感器31的精确位
置,并记录基坑的特征点。将采集仪布置于基坑两侧进行渗漏检测,通过数据处理分析系统5分析渗漏发生前后,基坑两侧电流场的分布情况,结合定位系统4采集的位置信息,最终推断出围护结构1中基坑的渗漏隐患位置6。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电流场法的基坑围护结构渗漏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仪包括数据处理分析系统以及分别与所述数据处理分析系统相连接的供电系统、采集系统、定位系统;其中,所述供电系统包括相互连接的电源系统和电流发射控制模块,所述电流发射控制模块的发射阳极与所述采集系统分别位于围护结构的两侧;所述采集系统包括数据采集传输传感器以及数据存储传输模块;所述定位系统包括全站仪、GPS定位系统和测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睿朱黎明胡绕刘伍吴锋梁森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