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网带式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2600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1 1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网带式冷却装置,涉及冷却装置技术领域,包括:传送组件、预冷组件和升降组件,所述,预冷组件固定安装在传送组件上,伸缩升降组件设置在传送组件上;所述传送组件包括冷却箱,所述冷却箱的内表面设置有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装置上开设有多个出水孔,所述冷却箱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集液盒,所述集液盒的一侧内表面开设有吸水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进水管、储液盒的设置,达到储存冷却液的效果,喷洒过后的冷却液会通过传送装置上开设的出水孔流入到集液盒内,达到收集使用过后的冷却液的效果,通过水泵、吸水孔和回收管的设置,达到回收冷却液效果,进而可以将冷却液进行循环利用。行循环利用。行循环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网带式冷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冷却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网带式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工业化的不断完善,各种机械设备已经和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其金属铸造行业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形成企业化,能够对金属零件进行大规模的生产,在金属铸造行业中其金属零部件,在铸造成型通常是需要进行锻造热处理,目前,金属铸造行业中零件的热处理通常是采用正火炉进行的,正火炉大多呈长条形结构。
[0003]CN 212051568 U公开了一种网带式正火炉冷却装置,针对现有的正火炉冷却不充分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正火炉本体,所述正火炉本体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冷却箱,冷却箱的内部转动安装有旋转杆,旋转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散热扇叶,旋转杆的顶端延伸至冷却箱的外侧,所述正火炉本体的内部转动安装有第一蜗杆与第一蜗轮,第一蜗杆与第一蜗轮相互啮合,正火炉本体的内侧与外侧均转动安装有传送轮,三个传送轮上传动连接有同一个传送带,位于内侧的传送轮与第二蜗轮固定连接。本技术省时省力,使得每个零件在经过正火炉加工之后可以迅速的降温,从而保证了工作的效率,灵活使用装置且操作方便。
[0004]现有技术在对工件进行降温的时候,通过传送轮将工件传送至冷却箱内,然后使用喷洒冷却液和散热扇叶对工件进行冷却,而喷洒冷却液之后,使用过后冷却液会直接流在地面上,进而影响地面环境卫生,且还造成了资源浪费,为此提出一种网带式冷却装置来进行改进和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喷洒冷却液之后,使用过后冷却液会直接流在地面上,进而影响地面环境卫生,且还造成了资源浪费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网带式冷却装置。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网带式冷却装置,包括:传送组件、预冷组件和升降组件,所述,预冷组件固定安装在传送组件上,伸缩升降组件设置在传送组件上;所述传送组件包括冷却箱,所述冷却箱的内表面设置有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装置上开设有多个出水孔,所述冷却箱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集液盒,所述集液盒的一侧内表面开设有吸水孔;回收组件;所述回收组件包括储液盒,所述储液盒的下表面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的内表面设置有伸缩管,所述储液盒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储液盒的上表面靠近边缘位置固定连接有回水管。
[0007]优选的,所述冷却箱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水泵,且水泵的输出端与回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预冷组件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旋转杆,且旋转杆
的外表面与冷却箱的内部顶面转动连接,所述旋转杆的外表面靠近底部位置固定连接有扇叶。
[0009]优选的,所述吸水孔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回收管,且回收管的一端与水泵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
[0011]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移动盒,且移动盒的上表面与伸缩管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移动盒的下表面设置有多个喷头。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13]1、本技术中,通过进水管、储液盒的设置,达到储存冷却液的效果,喷洒过后的冷却液会通过传送装置上开设的出水孔流入到集液盒内,达到收集使用过后的冷却液的效果,通过水泵、吸水孔和回收管的设置,达到回收冷却液效果,进而可以将冷却液进行循环利用。
[0014]2、本技术中,通过电机、旋转杆和扇叶的设置,达到对工件进行预冷处理的效果,然后通过液压缸、连接杆、移动盒和伸缩管的设置,达到带动喷头跟着一起上下移动的效果,进而可以使得喷头能均匀的将冷却液喷洒在冷却箱内。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提出一种网带式冷却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提出一种网带式冷却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提出一种网带式冷却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提出一种网带式冷却装置的升降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9]图例说明:1、传送组件;2、预冷组件;3、升降组件;4、回收组件;101、冷却箱;102、集液盒;103、传送装置;104、出水孔;105、吸水孔;201、电机;202、旋转杆;203、扇叶;301、液压缸;302、连接杆;303、移动盒;304、喷头;401、储液盒;402、伸缩管;403、出水口;404、回水管;405、进水管;406、水泵;407、回收管。
实施方式
[0020]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1]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2]实施例1,如图1

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网带式冷却装置,包括:传送组件1、预冷组件2和升降组件3,,预冷组件2固定安装在传送组件1上,伸缩升降组件3设置在传送组件1上;传送组件1包括冷却箱101,冷却箱101的内表面设置有传送装置103,传送装置103上开设有多个出水孔104,冷却箱10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集液盒102,集液盒102的一侧内表面开设有吸水孔105;回收组件4,回收组件4包括储液盒401,储液盒401的下表面开设有出水口403,出水口403的内表面设置有伸缩管402,储液盒40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进
水管405,储液盒401的上表面靠近边缘位置固定连接有回水管404,冷却箱101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水泵406,且水泵406的输出端与回水管404的一端固定连接,吸水孔105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回收管407,且回收管407的一端与水泵406固定连接。
[0023]其整个实施例1达到的效果为,在需要进行冷却的时候,先通过进水管405向储液盒401内注入冷却液,然后通过出水口403传入伸缩管402到达移动盒303内,再通过传送装置103将工件传送至喷头304下,通过喷头304向工件喷洒冷却液,达到冷却的效果,喷洒过后的冷却液会通过传送装置103上开设的出水孔104流入到集液盒102内,达到收集使用过后的冷却液的效果,等集液盒102内部的冷却液装满后,启动水泵406,通过与吸水孔105连接的回收管407向集液盒102吸取冷却液,然后通过回水管404将冷却液注入储液盒401内,达到回收冷却液效果,进而可以将冷却液进行循环利用,避免冷却液直接流到地面上,使得地面潮湿和污脏。
[0024]实施例2,如图1

图4所示,预冷组件2包括电机201,电机20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旋转杆202,且旋转杆2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网带式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组件(1)、预冷组件(2)和升降组件(3),所述,预冷组件(2)固定安装在传送组件(1)上,伸缩升降组件(3)设置在传送组件(1)上;所述传送组件(1)包括冷却箱(101),所述冷却箱(101)的内表面设置有传送装置(103),所述传送装置(103)上开设有多个出水孔(104),所述冷却箱(10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集液盒(102),所述集液盒(102)的一侧内表面开设有吸水孔(105);回收组件(4),所述回收组件(4)包括储液盒(401),所述储液盒(401)的下表面开设有出水口(403),所述出水口(403)的内表面设置有伸缩管(402),所述储液盒(40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进水管(405),所述储液盒(401)的上表面靠近边缘位置固定连接有回水管(4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带式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箱(101)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水泵(406),且水泵(406)的输出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雄兵龚海英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赛特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