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从羰化尾料中富集贵金属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82258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金属分离提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从羰化尾料中富集贵金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羰化尾料熔炼还原、缓冷结晶、磨矿分级、控电氯化、亚钠脱硫、二次控电氯化过程,最后产出贵金属富集精矿,可以进行贵金属的分离提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工艺简单,稀贵金属的富集比和回收率高,镍铜可分离回收,资源综合利用率高。率高。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从羰化尾料中富集贵金属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分离提纯
,具体涉及一种从羰化尾料中富集贵金属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硫化镍伴生铂族金属矿冶炼过程中,镍矿原料经过闪速熔炼形成低冰镍,低冰镍经过吹炼产出高冰镍,再经过缓冷结晶、磨矿分选后,产出一次镍、铜精矿和一次合金,一次合金与热滤渣在合金硫化炉进行硫化处理,缓冷结晶,再经磨矿分选,产出二次镍精矿、二次铜精矿以及二次合金,在以上过程中每经过一次缓冷结晶,铂族金属70%左右进入合金相,最后进入二次合金的铂族金属不到原料带入量的50%,导致铂族金属直收率较低。因此,经过多年攻关,形成了羰化生产工艺,即一次合金水淬成水淬合金,进入羰基镍生产系统。水淬合金在羰化反应条件下,镍和铁生成气态羰化物被分离,并用于制备高纯镍、铁,合金中的贵金属不发生羰化反应,几乎全部富集在羰化尾料中。羰化提取镍、铁后的固体残渣,即羰化尾料,羰化尾料中铜含量为60~65%,硫含量为16~18%,镍含量约为8~15%,加上在羰化合成羰基镍、铁的过程中,原有的镍铜合金晶格被打破,导致贵金属活性增强,采用湿法浸出工艺分离贱金属过程中,贵金属损失大,因此需开发新技术,以适应新的物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从羰化合金中富集贵金属的方法,该方法具备工艺简单、流程短、贵金属收率高的优势。
[0004]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从羰化尾料中富集贵金属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将羰化尾料与焦炭、碳酸钠混合均匀后,置于马弗炉中,加热至1150~1250℃熔化,待物料熔化完全后,静置1~2h,进行熔炼还原;焦炭的加入量为羰化尾料加入量的0.5%~1%,碳酸钠的加入量为羰化尾料加入量的1%~2%;步骤b:将步骤a得到的熔体在马弗炉中进行72h缓冷结晶,得粗铜合金;步骤c:使用雷蒙磨粉机将缓冷结晶后的粗铜合金经磨矿、筛分,得到的粗铜合金粒度为180~200目;步骤d:将粗铜合金加入2.5~3.5mol/L的盐酸中,控制液固比为5~6:1,加热至80~90℃后,通入氯气进行控电氯化浸出;将矿浆电位提升至395~405mv后,关闭氯气,继续升温至90~95℃,恒温2~3h,进行恒电位浸出;反应结束后,加入明胶继续反应30min,进行过滤,得到浸出渣和浸出液,浸出液付铜盐分厂生产硫酸铜并分离回收金属镍,浸出渣交下一步骤处理;步骤e:将步骤d得到的浸出渣加水进行浆化,控制液固比为6~7:1,加入片碱,调节pH为8~9后,加入占浸出渣中硫质量4.5~5倍的无水亚硫酸钠,加热至沸腾状态,并保持20~35min后,停止加热,恒温至90~95℃,加入占浸出渣质量0.2~0.3%的铜粉继续反应20~
40min,反应结束后过滤,得到脱硫渣和脱硫液;脱硫渣交下一步骤处理,脱硫液外售生产大苏打;步骤f:将步骤e得到的脱硫渣加入2~2.5mol/L的盐酸中,控制液固比为3~4:1,加热至80~90℃后,通入氯气进行二次控电氯化浸出;将矿浆电位提升至380~385mv后,保持该电位继续浸出6~12h,反应结束后,加入明胶继续反应30min,进行过滤,得到精矿和二次浸出液,精矿交贵金属提纯工序分离提取贵金属,二次浸出液可回用至控电氯化。
[0005]本专利技术的回收原理:利用羰基法处理一次合金,Cu

Ni合金在高温、高压的羰化条件下,使Ni从Cu

Ni合金中脱离逸出后产生Ni(CO)4,产出的羰化合金中由于镍的逸出使原有Cu

Ni合金晶体结构与羰化前发生了改变,使镶嵌在Cu

Ni合金中的铂族金属裸露出来,铂族金属活性增强,所以,在进行湿法浸出过程中铂族贵金属有部分进入溶液,造成贵金属损失。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熔炼还原的方法将残余的铜晶格进行重构,使贵金属被重新包裹于铜的晶格结构中,再通过缓冷结晶的过程,使晶体结构不断长大,从而降低贵金属的活性,减少在氯化浸出过程中的贵金属溶解损失。
[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方法可以将羰化尾料中的有价金属镍、铜进行高效浸出和回收,同时对贵金属进行富集,产出的富含铜、镍金属的浸出液可以作为提取镍、铜的原料,浸出渣富集铂族金属后交铂族金属生产线提炼铂族金属。通过火法熔炼后,将羰化尾料的晶格进行重构,大大降低了贵金属的活性,提高了处理过程中贵金属的收率,可将羰化合金中的镍、铜浸出率达到99%以上,渣率为2~3%,贵金属富集30倍以上,有利于后续铂族金属的精炼与提纯。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所用原料羰化尾料如下表1所示:表1 羰化尾料中元素含量(单位:贵金属g/t,其它%)将羰化尾料与质量比分别为0.5%~1%的焦炭、1%~2%碳酸钠混合均匀后,置于马弗炉中,加热至1150~1250℃熔化,待物料熔化完全后,静置1~2h,进行熔炼还原;将得到的熔体在马弗炉中进行72h缓冷结晶,得粗铜合金;使用雷蒙磨粉机将缓冷结晶后的粗铜合金经磨矿、筛分,得到的粗铜合金粒度为180~200目,粗铜合金产率为93%,无熔炼渣产出,金、铂、钯、镍、铜本阶段几乎无损失,重量损失的基本为硫,约占总硫量的15%。粗铜合金成分见下表2:表2 粗铜合金中元素含量(单位:贵金属g/t,其它%)
实施例1将磨好的粗铜合金加入2.5mol/L的盐酸中,控制液固比为5:1,加热至80℃后,通入氯气进行控电氯化浸出。将矿浆电位提升至395mv后,关闭氯气,继续升温至90℃,恒温2h,进行恒电位浸出。反应结束后,加入明胶继续反应30min,进行过滤,得到浸出渣;将浸出渣进行浆化,控制液固比为6:1,加入片碱,调节pH为8后,加入占浸出渣中硫质量4.5倍的无水亚硫酸钠,加热至沸腾状态,并保持20min后,停止加热,恒温至90℃,加入占浸出渣质量0.2%的铜粉继续反应20min,反应结束后过滤,得到脱硫渣;将脱硫渣加入2mol/L的盐酸中,控制液固比为3:1,加热至80℃后,通入氯气进行二次控电氯化浸出,将矿浆电位提升至380mv后,保持该电位继续浸出6h,反应结束后,加入明胶继续反应30min,进行过滤,得到贵金属精矿。具体结果如表3所示:表3 实施例1实验结果分析(固:%、g/t,液:g/L)实施例2将磨好的粗铜合金加入3.5mol/L的盐酸中,控制液固比为6:1,加热至90℃后,通入氯气进行控电氯化浸出。将矿浆电位提升至405mv后,关闭氯气,继续升温至95℃,恒温3h,进行恒电位浸出。反应结束后,加入明胶继续反应30min,进行过滤,得到浸出渣;将浸出渣进行浆化,控制液固比为7:1,加入片碱,调节pH为9后,加入占浸出渣中硫含量5倍的无水亚硫酸钠,加热至沸腾状态,并保持35min后,停止加热,恒温至95℃,加入占浸出渣质量0.3%的铜粉继续反应40min,反应结束后过滤,得到脱硫渣;将脱硫渣加入2.5mol/L的盐酸中,控制液固比为4:1,加热至90℃后,通入氯气进行二次控电氯化浸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从羰化尾料中富集贵金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将羰化尾料与焦炭、碳酸钠混合均匀后,置于马弗炉中,加热至1150~1250℃熔化,待物料熔化完全后,静置1~2h,进行熔炼还原;焦炭的加入量为羰化尾料加入量的0.5%~1%,碳酸钠的加入量为羰化尾料加入量的1%~2%;步骤b:将步骤a得到的熔体在马弗炉中进行72h缓冷结晶,得粗铜合金;步骤c:使用雷蒙磨粉机将缓冷结晶后的粗铜合金经磨矿、筛分,得到的粗铜合金粒度为180~200目;步骤d:将粗铜合金加入2.5~3.5mol/L的盐酸中,控制液固比为5~6:1,加热至80~90℃后,通入氯气进行控电氯化浸出;将矿浆电位提升至395~405mv后,关闭氯气,继续升温至90~95℃,恒温2~3h,进行恒电位浸出;反应结束后,加入明胶继续反应30min,进行过滤,得到浸出渣和浸出液,浸出液付铜盐分厂生产硫酸铜并分离回收金属镍,浸出渣交下一步骤处理;步骤e:将步骤d得到的浸出渣加水进行浆化,控制液固比为6~7:1,加入片碱,调节pH为8~9后,加入占浸出渣中硫质量4.5~5倍的无水亚硫酸钠,加热至沸腾状态,并保持20~35min后,停止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晓钟张燕廉会良王立周鹤立朱建斌杜彦君高泽羽陈云峰宋宏儒李睿
申请(专利权)人: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