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脉冲治疗仪及其脉冲产生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2191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脉冲治疗仪及其脉冲产生电路,该脉冲产生电路包括相互电连接的MCU处理器、交流滤波电路、开关电源电路、三角波产生电路、方波产生电路、方波发生电路、升压电路、可控硅控制电路、激发线圈和指令输入电路。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激发线圈产生的脉冲磁场的强度和频率的可调,从而能更好的满足人们的治疗需求。求。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脉冲治疗仪及其脉冲产生电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保健设备,特别是指一种脉冲治疗仪及其脉冲产生电路。

技术介绍

[0002]脉冲治疗仪是一种可以通过线圈放电来产生脉冲磁场的医疗保健设备,脉冲治疗仪产生的脉冲磁场作用于人体能有效改善人体的腰肌劳损、肌肉松弛等问题。
[0003]现有的脉冲治疗仪产生的脉冲磁场的频率不可调,不能满足人体不同部位和不同类型症状的治疗需求;而且现有的脉冲治疗仪产生的脉冲磁场的强度不高,导致治疗效果不佳。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产生的脉冲磁场的强度和频率可调的脉冲治疗仪电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脉冲治疗仪及其脉冲产生电路,其能实现脉冲磁场的强度和频率可调。
[0005]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脉冲产生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MCU处理器U4、交流滤波电路、开关电源电路、三角波产生电路、方波产生电路、方波发生电路、升压电路、可控硅控制电路、激发线圈L和指令输入电路;所述开关电源电路电连接交流滤波电路,开关电源电路用于产生控制电压和驱动电压输出,控制电压给MCU处理器U4供电;所述三角波产生电路电连接开关电源电路和MCU处理器U4,三角波产生电路用于将开关电源电路输出的驱动电压转换为三角波电压信号输出,MCU处理器U4控制三角波产生电路输出的三角波电压信号的频率大小;所述方波产生电路电连接三角波产生电路,方波产生电路用于将三角波产生电路输出的三角波电压信号转换为方波电压信号输出;所述方波发生电路电连接方波产生电路和MCU处理器U4,方波发生电路用于将方波产生电路输出的方波电压信号转换为方波电流信号输出,MCU处理器U4控制方波发生电路输出的方波电流信号的占空比大小;所述升压电路电连接交流滤波电路和方波发生电路,升压电路用于将交流滤波电路输出的交流信号进行升压处理而得到线圈工作电压输出,方波发生电路输出的方波电流信号的频率大小控制升压电路的升压比;所述激发线圈L的两端通过可控硅控制电路电连接升压电路,可控硅控制电路电连接方波产生电路,方波产生电路输出方波电压信号控制可控硅控制电路的通断,进而控制升压电路输出的线圈工作电压是否通过激发线圈L;所述指令输入电路电连接MCU处理器U4,MCU处理器U4根据指令输入电路输入的指令来控制方波发生电路输出的方波电流信号的频率大小和方波产生电路输出的方波电压信号的占空比大小。
[0006]所述三角波产生电路包括电阻R26、电阻R31、电阻R30、电阻R38、电阻R37、电阻R46、电阻R49、电容C29、可控硅SCR2,光耦PC6、光耦PC7和光耦PC8;电阻R30的第一端和电阻R26的第二端电连接三角波产生电路的输入端,三角波产生电路的输入端用于接入开关电源电路输出的驱动电压,电阻R30的第二端电连接电阻R37的第一端和可控硅SCR2的门极,电阻R26的第二端依次通过电阻R31、电阻R38、电阻R46电连接可控硅SCR2的阳极,可控硅
SCR2的阴极和电阻R49的第一端电连接三角波产生电路的输出端,三角波产生电路的输出端用于输出三角波电压信号,电容C29的正极电连接可控硅SCR2的阳极,电容C29的负极和电阻R49的第二端接地,光耦PC6的输出侧与电阻R31并联,光耦PC7的输出侧与电阻R38并联,光耦PC8的输出侧与电阻R46并联,光耦PC6的输入侧、光耦PC7的输入侧和光耦PC8的输入侧电连接MCU处理器U4,MCU处理器U4控制光耦PC6、光耦PC7和光耦PC8的输出侧通断。
[0007]所述方波产生电路包括电阻R39、电阻R48、电容C32、电容YC10、三极管Q12和稳压管ZD1;电阻R48的第一端电连接方波产生电路的输入端,方波产生电路的输入端接入三角波产生电路输出的三角波电压信号,电阻R48的第二端电连接三极管Q12的基极,三极管Q12的集电极、电阻R39的第一端、稳压管ZD1的阴极和电容C32的正极电连接方波产生电路的输出端,方波产生电路的输出端用于输出方波电压信号,电阻R39的第二端电连接方波产生电路的电源端,方波产生电路的电源端用于接入开关电源电路输出的驱动电压,三极管Q12的发射极、稳压管ZD1的阳极和电容C32的负极共同通过电容YC10接地。
[0008]所述方波发生电路包括电阻R33、电阻R35、电阻R41、电阻R42、电阻R44、电阻R45、电阻R47、电容C19、电容C24、电容C25、三极管Q6、三极管Q9、三极管Q10、NEC555芯片IC2、运放IC1A和光耦PC3;电阻R41的第一端、三极管Q9的集电极、光耦PC3的输出侧正极、电阻R33的第一端、NEC555芯片IC2的8脚、三极管Q6的集电极和电容C19的正极电连接方波发生电路的电源端,方波发生电路的电源端用于接入开关电源电路输出的驱动电压,电阻R41的第二端电连接电阻R47的第一端、三极管Q9的发射极、电阻R44的第一端和运放IC1A的反相输入端,电阻R47的第二端接地,三极管Q9的基极电连接光耦OC3的输出侧负极和电阻R44的第二端,运放IC1A的同相输入端电连接方波发生电路的输入端,方波发生电路的输入端用于接入方波产生电路输出的方波电压信号,运放IC1A的输出端电连接NEC555芯片IC2的4脚,NEC555芯片IC2的7脚电连接电阻R33的第二端和电阻R42的第一端,NEC555芯片IC2的6脚和2脚电连接电阻R42的第二端和电容C25的第一端,NEC555芯片IC2的5脚电连接电容C24的第一端,NEC555芯片IC2的3脚电连接电阻R35的第一端,NEC555芯片IC2的1脚、电容C25的第二端和电容C24的第二端接地,电阻R35的第二端电连接三极管Q6的基极和三极管Q10的基极,三极管Q10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6的集电极电连接电容C19的正极,三极管Q6的发射极电连接三极管Q10的集电极和电阻R45的第一端,电阻R45的第一端和电容C19的负极分别电连接方波发生电路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方波发生电路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用于输出方波电流信号。
[0009]所述升压电路106包括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二极管D5、二极管D7、可控硅SCR1、可控硅SCR3、脉冲变压器DT1、脉冲变压器DT2、电阻R28、电阻R54、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7、电容C8、电容C9、电容C10、电容YC9、电感CF7和电感CF8;电感CF7的第一端和电容YC9的第一端电连接升压电路106的第一交流输入端,电感CF8的第一端、二极管D3的正极和二极管D4的负极电连接升压电路106的第二交流输入端,升压电路106的第一交流输入端和第二交流输入端用于接入交流滤波电路101输出的交流信号,电容YC9的第二端接地,电感CF7的第二端电连接电容C1的第一端和电容C2的第一端,电容C1的第二端电连接二极管D4的正极、电容C10的第一端、可控硅SCR3的阴极和脉冲变压器DT2的次级绕组的第一端,脉冲变压器DT2的次级绕组的第二端电连接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脉冲产生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MCU处理器U4、交流滤波电路、开关电源电路、三角波产生电路、方波产生电路、方波发生电路、升压电路、可控硅控制电路、激发线圈L和指令输入电路;所述开关电源电路电连接交流滤波电路,开关电源电路用于产生控制电压和驱动电压输出,控制电压给MCU处理器U4供电;所述三角波产生电路电连接开关电源电路和MCU处理器U4,三角波产生电路用于将开关电源电路输出的驱动电压转换为三角波电压信号输出,MCU处理器U4控制三角波产生电路输出的三角波电压信号的频率大小;所述方波产生电路电连接三角波产生电路,方波产生电路用于将三角波产生电路输出的三角波电压信号转换为方波电压信号输出;所述方波发生电路电连接方波产生电路和MCU处理器U4,方波发生电路用于将方波产生电路输出的方波电压信号转换为方波电流信号输出,MCU处理器U4控制方波发生电路输出的方波电流信号的占空比大小;所述升压电路电连接交流滤波电路和方波发生电路,升压电路用于将交流滤波电路输出的交流信号进行升压处理而得到线圈工作电压输出,方波发生电路输出的方波电流信号的频率大小控制升压电路的升压比;所述激发线圈L的两端通过可控硅控制电路电连接升压电路,可控硅控制电路电连接方波产生电路,方波产生电路输出方波电压信号控制可控硅控制电路的通断,进而控制升压电路输出的线圈工作电压是否通过激发线圈L;所述指令输入电路电连接MCU处理器U4,MCU处理器U4根据指令输入电路输入的指令来控制方波发生电路输出的方波电流信号的频率大小和方波产生电路输出的方波电压信号的占空比大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冲产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波产生电路包括电阻R26、电阻R31、电阻R30、电阻R38、电阻R37、电阻R46、电阻R49、电容C29、可控硅SCR2,光耦PC6、光耦PC7和光耦PC8;电阻R30的第一端和电阻R26的第二端电连接三角波产生电路的输入端,三角波产生电路的输入端用于接入开关电源电路输出的驱动电压,电阻R30的第二端电连接电阻R37的第一端和可控硅SCR2的门极,电阻R26的第二端依次通过电阻R31、电阻R38、电阻R46电连接可控硅SCR2的阳极,可控硅SCR2的阴极和电阻R49的第一端电连接三角波产生电路的输出端,三角波产生电路的输出端用于输出三角波电压信号,电容C29的正极电连接可控硅SCR2的阳极,电容C29的负极和电阻R49的第二端接地,光耦PC6的输出侧与电阻R31并联,光耦PC7的输出侧与电阻R38并联,光耦PC8的输出侧与电阻R46并联,光耦PC6的输入侧、光耦PC7的输入侧和光耦PC8的输入侧电连接MCU处理器U4,MCU处理器U4控制光耦PC6、光耦PC7和光耦PC8的输出侧通断。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冲产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波产生电路包括电阻R39、电阻R48、电容C32、电容YC10、三极管Q12和稳压管ZD1;电阻R48的第一端电连接方波产生电路的输入端,方波产生电路的输入端接入三角波产生电路输出的三角波电压信号,电阻R48的第二端电连接三极管Q12的基极,三极管Q12的集电极、电阻R39的第一端、稳压管ZD1的阴极和电容C32的正极电连接方波产生电路的输出
端,方波产生电路的输出端用于输出方波电压信号,电阻R39的第二端电连接方波产生电路的电源端,方波产生电路的电源端用于接入开关电源电路输出的驱动电压,三极管Q12的发射极、稳压管ZD1的阳极和电容C32的负极共同通过电容YC10接地。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冲产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波发生电路包括电阻R33、电阻R35、电阻R41、电阻R42、电阻R44、电阻R45、电阻R47、电容C19、电容C24、电容C25、三极管Q6、三极管Q9、三极管Q10、NEC555芯片IC2、运放IC1A和光耦PC3;电阻R41的第一端、三极管Q9的集电极、光耦PC3的输出侧正极、电阻R33的第一端、NEC555芯片IC2的8脚、三极管Q6的集电极和电容C19的正极电连接方波发生电路的电源端,方波发生电路的电源端用于接入开关电源电路输出的驱动电压,电阻R41的第二端电连接电阻R47的第一端、三极管Q9的发射极、电阻R44的第一端和运放IC1A的反相输入端,电阻R47的第二端接地,三极管Q9的基极电连接光耦OC3的输出侧负极和电阻R44的第二端,运放IC1A的同相输入端电连接方波发生电路的输入端,方波发生电路的输入端用于接入方波产生电路输出的方波电压信号,运放IC1A的输出端电连接NEC555芯片IC2的4脚,NEC555芯片IC2的7脚电连接电阻R33的第二端和电阻R42的第一端,NEC555芯片IC2的6脚和2脚电连接电阻R42的第二端和电容C25的第一端,NEC555芯片IC2的5脚电连接电容C24的第一端,NEC555芯片IC2的3脚电连接电阻R35的第一端,NEC555芯片IC2的1脚、电容C25的第二端和电容C24的第二端接地,电阻R35的第二端电连接三极管Q6的基极和三极管Q10的基极,三极管Q10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6的集电极电连接电容C19的正极,三极管Q6的发射极电连接三极管Q10的集电极和电阻R45的第一端,电阻R45的第一端和电容C19的负极分别电连接方波发生电路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方波发生电路的第一输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锦
申请(专利权)人:橙叻厦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