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同步器的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1775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同步器的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响应于车辆的换挡指令,获取当前的输出轴转速、当前的驱动轴转速和目标挡位速比;根据输出轴转速、驱动轴转速和目标挡位速比确定第一同步速差;当第一同步速差超过预设同步速差时,控制电机进入调速阶段,以对第一同步速差进行调节,直至第一同步速差不超过预设同步速差;控制同步器进入预同步阶段,并在预同步阶段结束时,根据第二同步速差确定是否控制同步器进入同步阶段,从而使同步器两端的转速差处于同步器的同步速差的安全设计值之内,避免同步器烧蚀及换挡的失败,从而提高换挡系统控制的鲁棒性。从而提高换挡系统控制的鲁棒性。从而提高换挡系统控制的鲁棒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同步器的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
,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辆同步器的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油耗、排放法规的逐步加严以及新能源车型补贴政策的实施,混合动力汽车的市场份额逐步增多,基于电机安装位置的不同,车辆混动系统的架构分为P0、P1、P2.5、P2、P3、P4等平台。其中,P2.5架构的电机安装在变速器的驱动轴上,由于电机惯量大,在挡位挂挡过程中,如果同步器两端的同步速差大,有烧蚀同步器和换挡失败的风险,而且同步器在预同步过程中,若车辆处于加速或者减速状态,同步器的目标同步转速也会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值,这样就不能保证同步器开始同步时,同步速差处于安全设计值之内。因此如何在换挡过程中,使同步器的同步速差的安全设计值之内,避免同步器烧蚀和换挡失败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同步器的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0004]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车辆同步器的控制方法,包括:响应于车辆的换挡指令,获取当前的输出轴转速、当前的驱动轴转速和目标挡位速比;根据所述输出轴转速、所述驱动轴转速和所述目标挡位速比确定第一同步速差;当所述第一同步速差超过预设同步速差时,控制电机进入调速阶段,以对所述第一同步速差进行调节,直至所述第一同步速差不超过所述预设同步速差;控制同步器进入预同步阶段,并在所述预同步阶段结束时,根据第二同步速差确定是否控制所述同步器进入同步阶段。
[0005]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同步器的控制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0006]进一步地,根据所述输出轴转速、所述驱动轴转速和所述目标挡位速比确定第一同步速差,包括:根据所述输出轴转速确定所述输出轴转速的加速度;根据所述输出轴转速的加速度、所述输出轴转速、所述驱动轴转速和所述目标挡位速比确定所述第一同步速差。
[0007]进一步地,根据所述输出轴转速的加速度、所述输出轴转速、所述驱动轴转速和所述目标挡位速比确定所述第一同步速差,包括:
[0008]N
slip1
=N
out
*G
ratio
+a
out
*T
pres

N
shaft

[0009]其中,N
slip1
为所述第一同步速差,N
out
为所述输出轴转速,G
ratio
为所述目标挡位速比,a
out
为所述输出轴转速的加速度,N
shaft
为所述驱动轴转速,T
pres
为同步器预同步时间,所述同步器预同步时间通过标定法测得。
[0010]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电机进入调速阶段,包括:控制所述电机进入转速模式,并控制所述电机的转速达到目标同步转速。
[0011]进一步地,所述根据第二同步速差确定是否控制所述同步器进入同步阶段,包括:当所述第二同步速差不超过所述预设同步速差时,控制所述同步器进入所述同步阶段。
[0012]进一步地,在控制所述同步器进入所述同步阶段之后,还包括:继续监测所述第二同步速差是否超过所述预设同步速差;当监测到所述第二同步速差超过所述预设同步速差时,控制所述同步器退出所述同步阶段,直到再次接收到所述换挡指令后,返回执行所述获取当前的输出轴转速、当前的驱动轴转速和目标挡位速比的步骤。
[0013]进一步地,当所述第二同步速差超过所述预设同步速差时,控制所述同步器不进入所述同步阶段,并返回执行根据所述输出轴转速、所述驱动轴转速和所述目标挡位速比确定第一同步速差的步骤。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同步器的控制方法,当车辆接收到换挡指令时,通过获取当前的输出轴转速、当前的驱动轴转速和目标挡位速比,并根据输出轴转速、驱动轴转速和目标挡位速比确定第一同步速差,当第一同步速差超过预设同步速差时,控制电机进入调速阶段,直至第一同步速差不超过预设同步速差,然后控制同步器进入预同步阶段,并在预同步阶段结束时,根据第二同步速差确定是否控制同步器进入同步阶段,可以利用电机调速阶段时的第一同步速差和预同步结束后的第二同步速差的双重检测控制逻辑来确定是否控制同步器进入同步阶段,使得同步器预同步结束后,驱动轴转速和驱动轴的目标转速之间的差值始终处于预设同步速差范围之内,从而使同步器两端的转速差处于同步器的同步速差的安全设计值之内,避免同步器烧蚀及换挡的失败,从而提高换挡系统控制的鲁棒性。进一步的,在控制同步器进入预同步阶段之前,对第一同步速差进行补偿,可以通过对驱动轴的目标转速进行补偿来实现,则补偿后的驱动轴的目标转速为N
out
*G
ratio
+a
out
*T
pres
,即可以通过控制电机的转速达到目标同步转速来使第一同步速差不超过预设同步速差,从而使同步器两端的转速差处于同步器的同步速差的安全设计值之内。
[0015]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车辆同步器的控制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响应于车辆的换挡指令,获取当前的输出轴转速、当前的驱动轴转速和目标挡位速比;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输出轴转速、所述驱动轴转速和所述目标挡位速比确定第一同步速差;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同步速差超过预设同步速差时,控制电机进入调速阶段,以对所述第一同步速差进行调节,直至所述第一同步速差不超过所述预设同步速差;第二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同步器进入预同步阶段,并根据第二同步速差确定是否控制所述同步器进入同步阶段。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同步器的控制装置,当车辆接收到换挡指令时,通过获取当前的输出轴转速、当前的驱动轴转速和目标挡位速比,并根据输出轴转速、驱动轴转速和目标挡位速比确定第一同步速差,当第一同步速差超过预设同步速差时,控制电机进入调速阶段,直至第一同步速差不超过预设同步速差,然后控制同步器进入预同步阶段,并在预同步阶段结束时,根据第二同步速差确定是否控制同步器进入同步阶段,可以利用电机调速阶段时的第一同步速差和预同步结束后的第二同步速差的双重检测控制逻辑来确定是否控制同步器进入同步阶段,使得同步器预同步结束后,驱动轴转速和驱动轴的目标转速之间的差值始终处于预设同步速差范围之内,从而使同步器两端的转速差处于同步器的同步速差的安全设计值之内,避免同步器烧蚀及换挡的失败,从而提高换挡系统控制的鲁棒性。进一步的,在控制同步器进入预同步阶段之前,对第一同步速差进行补偿,可以通过
对驱动轴的目标转速进行补偿来实现,则补偿后的驱动轴的目标转速为N
out
*G
ratio
+a
out
*T
pres
,即可以通过控制电机的转速达到目标同步转速来使第一同步速差不超过预设同步速差,从而使同步器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同步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响应于车辆的换挡指令,获取当前的输出轴转速、当前的驱动轴转速和目标挡位速比;根据所述输出轴转速、所述驱动轴转速和所述目标挡位速比确定第一同步速差;当所述第一同步速差超过预设同步速差时,控制电机进入调速阶段,以对所述第一同步速差进行调节,直至所述第一同步速差不超过所述预设同步速差;控制同步器进入预同步阶段,并在所述预同步阶段结束时,根据第二同步速差确定是否控制所述同步器进入同步阶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同步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输出轴转速、所述驱动轴转速和所述目标挡位速比确定第一同步速差,包括:根据所述输出轴转速确定所述输出轴转速的加速度;根据所述输出轴转速的加速度、所述输出轴转速、所述驱动轴转速和所述目标挡位速比确定所述第一同步速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同步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输出轴转速的加速度、所述输出轴转速、所述驱动轴转速和所述目标挡位速比确定所述第一同步速差,包括:N
slip1
=N
out
*G
ratio
+a
out
*T
pres

N
shaft
,其中,N
slip1
为所述第一同步速差,N
out
为所述输出轴转速,G
ratio
为所述目标挡位速比,a
out
为所述输出轴转速的加速度,N
shaft
为所述驱动轴转速,T
pres
为同步器预同步时间,所述同步器预同步时间通过标定法测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同步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机进入调速阶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宗甫付文晖杨志雄郭杰赞刘新强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传动系统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