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管道接头处渗漏水的长期监测系统及使用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81419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下管道接头处渗漏水的长期监测系统及使用方法,监测系统包括:连接左软管,套设在左侧的管道上、且靠近接头处,连接右软管,套设在右侧的管道上、且靠近接头处,中间套管,套设在左侧管道和右侧管道的接头处,其内径>左侧管道和右侧管道的管径,监测机构,位于中间套管的内腔底部,其与外界的渗漏诊断仪电连接,用于当左侧管道与右侧管道之间的接头处出现渗漏,且渗漏出的水使得监测机构被连通,继而被外界的渗漏诊断仪检出该接头处出现渗漏;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水的导电性原理进行渗漏水监测,稳定可靠,监测准确性强;监测机构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仅由两根水阻接触点和密封罩组成,有利于推广实施。有利于推广实施。有利于推广实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管道接头处渗漏水的长期监测系统及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地下管道渗漏水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下管道接头处渗漏水的长期监测系统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城市地下管道密集、错综复杂,由于管道老化、不均匀沉降、外力破坏等原因,地下给水、雨污水等管道渗漏水的情况较为普遍,渗漏点往往逐渐恶化,渗漏的水流冲刷周边土层,逐渐形成地下空洞,进而引发路面坍塌事故,近年来由地下管道渗漏水引发的地陷事故屡见不鲜,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严重危害公共安全。同时污水管道渗漏还会造成地下水土污染,破坏生态环境。
[0003]地下管道属于隐蔽工程,管道渗漏水较为常见,特别是老旧地下管道接头等部位渗漏水现象频发。由于地下管道埋于地下,且部分管道资料缺失、失真,管道渗漏检测技术限制等原因,渗漏水往往难以及时发现。通过对国内外众多工程事故案例的调查分析可以发现,地下管道渗漏程度多数情况下是从轻微渗漏逐步发展为严重渗漏,进而引起事故的发生。如果能够及时发现地下管道渗漏点,及时处置,可以大大降低管道渗漏水引发的地下空洞、路面坍塌等事故。
[0004]目前的渗漏水检测方法主要有被动检测法、流量排查法、压力分析法、音听检测法、相关仪检测法、示踪气体检测法、CCTV管道内窥检测法、在压实时泄漏检测法、远红外热成像检测法等,每种方法均有其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虽然上述方法也可以起到检测渗漏点的作用,但是单一方法难以适用错综复杂的城市地下管线环境,且存在一定的漏检概率,此外,目前的检测手段多是事后检测,检测频率有限,难以及时发现地下水渗漏情况,地下管线修建阶段尚未形成较为完善的长期渗漏水监测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下管道接头处渗漏水的长期监测系统及使用方法,以解决现有检测方法多为事后检测,难以适用错综复杂的城市地下管线环境,且存在一定的漏检概率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地下管道接头处渗漏水的长期监测系统,包括:
[0007]连接左软管,由柔性材料制备得到,套设在左侧的管道上、且靠近接头处,
[0008]连接右软管,由柔性材料制备得到,套设在右侧的管道上、且靠近接头处,
[0009]中间套管,套设在左侧管道和右侧管道的接头处,且其左端与连接左软管固定连接,其右端与连接右软管固定连接,其内径>左侧管道和右侧管道的管径,
[0010]监测机构,位于中间套管的内腔底部,其与外界的渗漏诊断仪电连接,用于当左侧管道与右侧管道之间的接头处出现渗漏,且渗漏出的水使得监测机构被连通,继而被外界的渗漏诊断仪检出该接头处出现渗漏;
[0011]其中,监测机构包括:
[0012]第一水阻接触点,位于中间套管内腔底部,通过第一电缆与外界的渗漏诊断仪连接,
[0013]第二水阻接触点,位于中间套管内腔底部,通过第二电缆与外界的渗漏诊断仪连接,并与第一水阻接触点保持预定的间距,
[0014]其中,第一水阻接触点和第二水阻接触点用于当发生渗漏时,渗漏出的水使得第一水阻接触点和第二水阻接触点被接通,继而被外界的渗漏诊断仪检出该接头处出现渗漏。
[0015]进一步地,监测机构还包括:
[0016]密封罩,套设在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上、且靠近第一水阻接触点和第二水阻接触点处,密封罩内填充有防水密封材料,用于通过对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进行固定,进而保证第一水阻接触点和第二水阻接触点不接触,避免误判。
[0017]进一步地,连接左软管和连接右软管上均套设有抱箍,两个抱箍用于对连接左软管和连接右软管进行固定。
[0018]进一步地,中间套管的顶部还开设有电线孔,电线孔用于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穿过,并与外界的渗漏诊断仪电连接。
[0019]一种地下管道接头处渗漏水的长期监测系统的使用方法,监测人员手持渗漏诊断仪逐个与保护井内的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的接头相连接,渗漏诊断仪蜂鸣声响起、警示灯闪烁即可断定该部位管道接头渗漏水。
[0020]一种地下管道接头处渗漏水的长期监测系统的使用方法,将任意一段地下管道范围内的所有监测机构的正级、负极分别串联,仅留1组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接头,然后将渗漏诊断仪与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接头连接,若无渗漏,即可进行下一段地下管道监测;若有渗漏,则断开各串联点之间的连接,逐点监测,直至确定渗漏点。
[0021]一种地下管道接头处渗漏水的长期监测系统的使用方法,将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接头连接至自动化数据采集仪,自动化数据采集仪自动采集监测数据并通过网络将监测结果实时传输至监测平台,可实现地下管道接头渗漏水实时监测。
[00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3]1、本专利技术利用水的导电性原理进行渗漏水监测,稳定可靠,监测准确性强;监测机构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仅由两根水阻接触点和密封罩组成,有利于推广实施;
[0024]2、本专利技术监测操作简便,仅需要将渗漏诊断仪与水阻接触点连接的电缆连接,即可精准监测管道接头是否渗漏,大大提高了监测效率,有利于提高监测频次,减少人员投入,及时发现管道渗漏水。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细节示意图;
[0027]图3为本专利技术监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8]其中:1、连接左软管;2、连接右软管;3、中间套管;4、监测机构;5、第一水阻接触点;6、第二水阻接触点;7、第一电缆线;8、第二电缆线;9、密封罩;10、渗漏诊断仪;11、抱箍。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30]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下管道接头处渗漏水的长期监测系统,如图1

3所示,包括连接左软管1、连接右软管2、中间套管3、监测机构4。
[0031]连接左软管1由柔性材料制备得到,连接左软管1套设在左侧的管道上、且靠近接头处,连接右软管2由柔性材料制备得到,连接右软管2套设在右侧的管道上、且靠近接头处。
[0032]中间套管3套设在左侧管道和右侧管道的接头处,且中间套管3的左端与连接左软管1固定连接,中间套管3的右端与连接右软管2固定连接,中间套管3的内径>左侧管道和右侧管道的管径,并与连接左软管1和连接右软管2相互配合形成一个密闭的容纳空间。
[0033]连接左软管1、连接右软管2由柔性止水管材制作,具备防水性能,中间套管3的直径略大于地下管道,为监测机构4的安装提供密闭空间,同时作为渗漏水收集的空间。
[0034]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管道接头处设置中间套管3,提供一个干燥、密闭的空间,中间套管3内预埋监测机构4,测量电缆线延伸至地面保护井内,通过电线将渗漏诊断仪10与监测机构4连接,即可监测管道接头处是否渗漏。中间套管3可将管道接头完全包裹且与外界隔开,连接左软管1和连接右软管2采用柔性材质,防水防潮,可以隔绝地下水。中间套管3可以为监测机构4提供一个干燥、密闭的空间环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管道接头处渗漏水的长期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左软管(1),由柔性材料制备得到,套设在左侧的管道上、且靠近接头处,连接右软管(2),由柔性材料制备得到,套设在右侧的管道上、且靠近接头处,中间套管(3),套设在左侧管道和右侧管道的接头处,且其左端与连接左软管(1)固定连接,其右端与连接右软管(2)固定连接,其内径>左侧管道和右侧管道的管径,监测机构(4),位于所述中间套管(3)的内腔底部,其与外界的渗漏诊断仪(10)电连接,用于当左侧管道与右侧管道之间的接头处出现渗漏,且渗漏出的水使得监测机构(4)被连通,继而被外界的渗漏诊断仪(10)检出该接头处出现渗漏;其中,所述监测机构(4)包括:第一水阻接触点(5),位于所述中间套管(3)内腔底部,通过第一电缆(7)与外界的渗漏诊断仪(10)连接,第二水阻接触点(6),位于所述中间套管(3)内腔底部,通过第二电缆(8)与外界的渗漏诊断仪(10)连接,并与所述第一水阻接触点(5)保持预定的间距,其中,所述第一水阻接触点(5)和第二水阻接触点(6)用于当发生渗漏时,渗漏出的水使得第一水阻接触点(5)和第二水阻接触点(6)被接通,继而被外界的渗漏诊断仪(10)检出该接头处出现渗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管道接头处渗漏水的长期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机构(4)还包括:密封罩(9),套设在第一电缆(7)和第二电缆(8)上、且靠近第一水阻接触点(5)和第二水阻接触点(6)处,所述密封罩(9)内填充有防水密封材料,用于通过对第一电缆(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逄锦伟赵宝华林纯鹏卜哲中于硕曹旭涛段清超姚士磊付仲润蒋永星丁超震刘小辉张家鸣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