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囊式连接结构及长纤维结构聚丙烯管,涉及聚丙烯管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固定单元,包括固定主体,所述固定主体两侧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设置有第一固定弧板和第二固定弧板;密封单元,位于固定单元内,其包括总进气管路和泄气管路,总进气管分别通过第一气路、第二气路与第一气囊、第二气囊相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效果:通过将连接管道插进固定槽,第一固定弧板、第二固定弧板将管道两端固定在固定本体上,实现管道两端的固定连接;通过第一固定弧板、第二固定弧板与管道内外管壁间的第一气囊、第二气囊,随着充气实现管道连接处的防漏与辅助夹紧,随着泄气可以拆卸管道。泄气可以拆卸管道。泄气可以拆卸管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囊式连接结构及长纤维结构聚丙烯管
[0001]本技术涉及聚丙烯管
,特别是涉及一种气囊式连接结构及长纤维结构聚丙烯管。
技术介绍
[0002]聚丙烯管是由聚丙烯为主要材料制成的管件,具有较高的耐冲击性,机械性质强韧,抗多种有机溶剂和酸碱腐蚀,在工业界有广泛的应用,是平常常见的管道之一,同时因为其材料的多效性被广泛用于化工、石油、氯碱、制药、染料、农药、食品、冶金、电镀、环保和水处理等行业。
[0003]一般当一段聚丙烯管件长度不足时,往往需要使用接头将两段以上的聚丙烯管件进行连接,而现有连接方式存在安装拆卸不便且有泄漏风险。此外,原有的管件在将相邻的管道连接时且安装结构复杂影响工作效率的同时还容易产生松动影响使用效果,且管道内侧在输送热水时,管道受到较大的热量会产生膨胀,固定的管道容易产生损伤降低使用寿命,而管道外侧一般缺少阻燃层,有受热起火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05]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技术。
[0006]因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在于如何避免管件连接安装拆卸不便且泄漏的风险。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囊式连接结构,包括固定单元和密封单元;其中固定单元,包括固定主体,所述固定主体两侧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设置有第一固定弧板和第二固定弧板;密封单元,位于固定单元内,其包括总进气管路和泄气管路,总进气管分别通过第一气路、第二气路与第一气囊、第二气囊相通。
[0008]作为本技术所述气囊式连接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固定主体内设有流体通道,能够贯通需要连接的管道。
[0009]作为本技术所述气囊式连接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管道分别插接进两侧的固定槽,且所述管道管壁尽头与固定主体相抵接。
[0010]作为本技术所述气囊式连接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固定弧板包括第一外弧板和第一内弧板,均粘接在第一气囊外表面;所述第一外弧板位于第一气囊的径向外侧,其弧度与固定槽内壁相匹配;所述第一内弧板位于第一气囊的径向内侧,其弧度与管道外壁相匹配。
[0011]作为本技术所述气囊式连接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二固定弧板
包括第二外弧板和第二内弧板,均粘接在第二气囊外表面;所述第二外弧板位于第二气囊的径向外侧,其弧度与管道内壁相匹配;所述第二内弧板位于第二气囊的径向内侧,其弧度与固定槽内壁相匹配。
[0012]作为本技术所述气囊式连接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总进气管路输入端设置有单向球阀。
[0013]作为本技术所述气囊式连接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泄气管路输入端位于第一气路、第二气路的上游,输出端设置有泄气阀。
[0014]作为本技术所述气囊式连接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气囊、第二气囊均为O型橡胶圈。
[0015]本技术一个有益效果为:
[0016]通过将连接管道插进固定槽,第一固定弧板、第二固定弧板将管道两端固定在固定本体上,实现管道两端的固定连接;通过第一固定弧板、第二固定弧板与管道内外管壁间的第一气囊、第二气囊,随着充气实现管道连接处的防漏与辅助夹紧,随着泄气可以拆卸管道。
[0017]本技术所要解决的另一个问题在于如何保证聚丙烯管件内侧的强度以及外侧的阻燃性。
[001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长纤维结构聚丙烯管,包括上述所述的气囊式连接结构,还包括管体单元,位于所述管道两端的中间,其包括聚丙烯层,所述聚丙烯层,所述聚丙烯层外侧为阻燃层,所述聚丙烯层内侧依次是加固层和长纤维层。
[0019]作为本技术所述长纤维结构聚丙烯管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阻燃层、加固层和长纤维层厚度均小于聚丙烯层厚度。
[0020]本技术另一个有益效果为:
[0021]通过在聚丙烯层内侧设置加固层和长纤维层,在面对管道内高温流体引起的受热膨胀或者高速冲击时,保证了整体的强度;通过在聚丙烯层内侧设置阻燃层,保证了防火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0023]图1为本技术所述气囊式连接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所述气囊式连接结构的爆炸视图;
[0025]图3为本技术所述气囊式连接结构的固定本体示意图;
[0026]图4为本技术所述气囊式连接结构的充气密封状态剖视图;
[0027]图5为图4的A处放大图;
[0028]图6为本技术所述长纤维结构聚丙烯管的管体单元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30]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31]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技术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0032]实施例1
[0033]参照图1~5,为本技术第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囊式连接结构,包括固定单元100,包括固定主体101,固定主体101两侧开设有固定槽102,固定槽102内设置有第一固定弧板103和第二固定弧板104;密封单元200,位于固定单元100内,其包括总进气管路201和泄气管路202,总进气管201分别通过第一气路201a、第二气路201b与第一气囊203、第二气囊204相通。
[0034]固定主体101内设有流体通道L,能够贯通需要连接的管道G。
[0035]管道G分别插接进两侧的固定槽102,且管道G管壁尽头与固定主体101相抵接。
[0036]第一固定弧板103包括第一外弧板103a和第一内弧板103b,均粘接在第一气囊203外表面;第一外弧板103a位于第一气囊203的径向外侧,其弧度与固定槽102内壁相匹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囊式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单元(100),包括固定主体(101),所述固定主体(101)两侧开设有固定槽(102),所述固定槽(102)内设置有第一固定弧板(103)和第二固定弧板(104);密封单元(200),位于固定单元(100)内,其包括总进气管路(201)和泄气管路(202),总进气管路(201)分别通过第一气路(201a)、第二气路(201b)与第一气囊(203)、第二气囊(204)相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式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主体(101)内设有流体通道(L),能够贯通需要连接的管道(G)。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囊式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G)分别插接进两侧的固定槽(102),且所述管道(G)管壁尽头与固定主体(101)相抵接。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气囊式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弧板(103)包括第一外弧板(103a)和第一内弧板(103b),均粘接在第一气囊(203)外表面;所述第一外弧板(103a)位于第一气囊(203)的径向外侧,其弧度与固定槽(102)内壁相匹配;所述第一内弧板(103b)位于第一气囊(203)的径向内侧,其弧度与管道(G)外壁相匹配。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囊式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弧板(104)包括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戎兰平,薛羽辛,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景宇管道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