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复杂管状砂芯的吹气排砂结构,包括上模组件和与上模组件配合的下模组件,上模组件内安装有吹气组件;上模组件内的定模和下模组件内的动模合模后,两者之间形成浇道;浇道的头部结构位于定模和动模合模后的顶部设置,浇道的尾部结构位于定模和动模合模后的内侧设置;吹气组件内包括:吹气针设置在定模内,吹气针的出气口位于浇道内,吹出固化后砂芯中未固化的砂子;吹气针的另一端通过气管穿过定模与气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浇道的一端安装有吹气组件,达到了利用气泵用于吹出固化后砂芯中未固化的砂子的效果,代替了人工,提高了自动化的效率,结合加热管,有效提高砂芯的受热面积,更加均匀,提高生产精度。提高生产精度。提高生产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杂管状砂芯的吹气排砂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砂芯浇注领域,尤其是涉及空心管状砂芯的成型
,具体为一种复杂管状砂芯的吹气排砂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砂芯模具通常是实心的,但是对于一些特殊的管道的需求,比如辐射管,在生产时需要用到内部中空的砂芯模具,生产内部中空的砂芯模具通常是通过对加热时间和加热温度的控制,来达到砂芯外表面的固化,内里未固化的目的,然后取出空心管道的方法是通过人工取出中间的砂体。
[0003]然而,一般有空心需求的产品为弯曲的管状结构,因此,与其他实心的砂芯相比较,透气性好,且分量比较轻,但是,随之导致人工取出砂芯中间的砂粒十分耗时,甚至会倒不出来,也会导致产品的破损,因此,导致生产力的直线下降,批量化生产得不到有效的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杂管状砂芯的吹气排砂结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难点。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复杂管状砂芯的吹气排砂结构,包括上模组件和与上模组件配合的下模组件,所述上模组件内安装有吹气组件;
[0006]所述上模组件内的定模1和下模组件内的动模2合模后,两者之间形成浇道3;
[0007]所述浇道3的头部结构18位于定模1和动模2合模后的顶部设置,浇道3的尾部结构4位于定模1和动模2合模后的内侧设置;
[0008]所述吹气组件内包括:
[0009]吹气针5,所述吹气针5设置在定模1内,所述吹气针5的出气口位于浇道3内,吹出固化后砂芯中未固化的砂子;
[0010]气泵6,所述吹气针5的另一端通过气管7穿过定模1与气泵6连接。
[0011]根据优选方案,吹气针5的出气口位于浇道3高度的中心位置上。
[0012]根据优选方案,吹气针5安装在浇道3的尾部结构4的端部上,且吹气针5的出气方向与浇道3垂直设置。
[0013]根据优选方案,浇道3设置有多条,多条所述浇道3沿着定模1的斜对角线从内向外依次等间距排列。
[0014]根据优选方案,浇道3成弯曲状设置。
[0015]根据优选方案,每一所述浇道3的尾部结构4的端部上均对应安装有吹气针5,多个所述吹气针5的气管7均安装在气泵6上。
[0016]根据优选方案,吹气针5包括:
[0017]吹气口51,所述吹气口51呈圆台型,内部开设有通气孔;
[0018]连接端52,所述吹气口51靠近定模1的一侧一体延伸形圆柱形的连接端52,所述连接端52内也设置与吹气口51连通的通气孔;
[0019]防呆口53,所述连接端52的外周圈上包覆有外壁54,外壁54上设置有防呆口53。
[0020]根据优选方案,外壁54的顶部与连接端52连接,中间形成间隙。
[0021]根据优选方案,上模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定模1、上垫板8和上模座9:
[0022]定模1,所述定模1内水平穿设有平行于模腔的上加热管10,所述定模1远离下模组件的方向上安装有限位销11;
[0023]上垫板8,所述上垫板8上朝着下模组件的方向垂直安装有导料销12,导料销12穿过定模1;
[0024]上模座9,所述上模座9通过螺栓与上垫板8进行紧固。
[0025]根据优选方案,定模1的侧安装上安装有气泵6。
[0026]根据优选方案,下模组件包括:
[0027]动模2,所述动模2内水平穿设有平行于模腔的下加热管13,动模2内穿过导料销12;
[0028]下垫板14,所述下垫板14上安装有导料销12的另一端;
[0029]下模座15,所述下模座15通过螺栓与下垫板14进行紧固。
[0030]根据优选方案,上模座9与定模1之间安装有上导向柱16,下模座15与动模2之间安装有下导向柱17。
[0031]根据优选方案,上加热管10和下加热管13沿着平行于上模座9和下模座15的方形等间距设置有多个。
[0032]本技术在浇道的一端安装有吹气组件,达到了利用气泵用于吹出固化后砂芯中未固化的砂子的效果,代替了人工,提高了自动化的效率,结合加热管,有效提高砂芯的受热面积,更加均匀,提高生产精度。
[0033]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实施本技术的最优实施例进行更详尽的描述,以便能容易地理解本技术的特征和优点。
附图说明
[0034]图1显示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5]图2显示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36]图3显示为本技术中关于上模组件的立体结构放大示意图;
[0037]图4显示为本技术中关于吹气针的立体结构放大示意图;
[0038]标号说明
[0039]1、定模;2、动模;3、浇道;4、尾部结构;5、吹气针,51、吹气口,52、连接端,53、防呆口,54、外壁;6、气泵;7、气管;8、上垫板;9、上模座;10、上加热管;11、限位销;12、导料销;13、下加热管;14、下垫板;15、下模座;16、上导向柱;17、下导向柱;18、头部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为了使得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文中将结合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的部件。需要说明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1]与附图所展示的实施例相比,本技术保护范围内的可行实施方案可以具有更少的部件、具有附图未展示的其他部件、不同的部件、不同地布置的部件或不同连接的部件等。此外,附图中两个或更多个部件可以在单个部件中实现,或者附图中所示的单个部件可以实现为多个分开的部件。
[0042]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技术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必然表示数量限制。“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0043]本技术提出一种复杂管状砂芯的吹气排砂结构,用于砂芯浇注工艺中,本技术对砂芯材质的类型不做限制,但该吹气排砂结构特别适用于空心管状砂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杂管状砂芯的吹气排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组件和与上模组件配合的下模组件,所述上模组件内安装有吹气组件;所述上模组件内的定模(1)和下模组件内的动模(2)合模后,两者之间形成浇道(3);所述浇道(3)的头部结构(18)位于定模(1)和动模(2)合模后的顶部设置,浇道(3)的尾部结构(4)位于定模(1)和动模(2)合模后的内侧设置;所述吹气组件内包括:吹气针(5),所述吹气针(5)设置在定模(1)内,所述吹气针(5)的出气口位于浇道(3)内,吹出固化后砂芯中未固化的砂子;气泵(6),所述吹气针(5)的另一端通过气管(7)穿过定模(1)与气泵(6)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杂管状砂芯的吹气排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气针(5)安装在浇道(3)的尾部结构(4)的端部上,且吹气针(5)的出气方向与浇道(3)垂直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杂管状砂芯的吹气排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浇道(3)设置有多条,多条所述浇道(3)沿着定模(1)的斜对角线从内向外依次等间距排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杂管状砂芯的吹气排砂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浇道(3)的尾部结构(4)的端部上均对应安装有吹气针(5),多个所述吹气针(5)的气管(7)均安装在气泵(6)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杂管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松平,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锡淞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