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滤机滤板及含该滤板的压滤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0908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压滤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压滤机滤板及含该滤板的压滤机。该压滤机滤板包括相邻设置的滤板A(10)和滤板B(20),滤板A(10)和滤板B(20)在边缘部形成用于密封的挤压密封面,挤压密封面包括主密封面(31)和次密封面(32),主密封面(31)的面积为次密封面(32)面积的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滤机滤板及含该滤板的压滤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压滤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压滤机滤板及含该滤板的压滤机。

技术介绍

[0002]压滤机是用于固液分离的通用机械设备,主要由机架、滤板、滤布、控制系统和液压系统等五部分构成。连续堆叠的滤板在压紧后形成密闭滤室。滤布通常由尼龙等材料织造而成,是压滤初期的主要过滤介质。液压系统主要由一个或多个液压油缸、高压油泵、油箱、管路等组成,为滤板的压紧提供压紧力。
[0003]在压滤过程中,含水污泥在加压泵作用下注入压滤机的各个滤室,由于压力的作用,液体透过滤布流出,然而固体颗粒被滤布截留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充满滤室形成滤饼。随后进行吹气脱水。在吹气脱水步骤,把压缩空气吹入滤饼进行气水置换,从而带走滤饼中的水分。在卸料步骤,借助压滤机的液压缸使所有滤室分步打开,滤饼借助重力落下,从而完成卸料。
[0004]由上述工作原理可知,滤板是压滤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转状况的质量对于设备过滤具有很大的影响。但在压滤机工作时,经常会出现漏料的问题。中国专利文献CN 201643821 U公开了一种密封式滤板,其在滤板四周的密封面上设置燕尾槽,在燕尾槽内安装橡胶条,通过相邻滤板对胶条的挤压实现密封面上的密封。但是,胶条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密封面其他部分的密封程度,在常规1MPa左右的工作压力下,这种方式的密封效果尚可。但是,在高干压榨环境下,其工作压力一般在5MPa以上,在如此高的工作压力下,密封面上配橡胶条的密封性能极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在物料高干压榨要求下,仍有较好密封性能的压滤机滤板。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压滤机滤板,包括相邻设置的滤板A和滤板B,滤板A和滤板B在边缘部形成用于密封的挤压密封面,所述挤压密封面包括主密封面和次密封面,主密封面和次密封面不在同一平面上,挤压密封面仅在次密封面形成有密封垫圈。
[0007]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专利技术构思在于:设置两种密封面实现二级密封。滤板A和滤板B的主密封面之间为其中一级密封,其上不设密封垫圈,从而保证了主密封面之间的平整性,使其在高压作用下产生较好的密封效果。次密封面之间为另一级密封,其上设置密封垫圈,密封垫圈与次密封面共同实现二次密封。主密封面和次密封面不在同一平面上,一是保证了主密封面之间的平整性,二是增加了泥水在缝隙内行进的阻力。在高压作用下,如果泥水透过主密封面,由于主密封面与次密封面之间存在弯折,对压力有较大的阻碍作用,使泥水作用到次密封面上的压力大大降低,整体的密封效果大大提高。
[0008]作为改进,所述主密封面的面积为次密封面面积的1

2倍,使主密封面的作用突出,以减少次密封面的工作压力。
[0009]作为改进,所述滤板A和滤板B的挤压密封面呈相互配合的台阶状,次密封面位于主密封面的外围。一般来说,待压榨的物料对密封垫圈会有一定的腐蚀作用,如果是化工污泥则腐蚀作用更强。本方案这种设置方案减少了泥水与密封垫圈发生接触的概率,有利于保证密封垫圈的作用。
[0010]作为改进,所述滤板A和滤板B在装配完成后,在主密封面和次密封面之间形成有缓冲空腔。如果部分泥水透过一种密封面,缓冲空腔有利于降低该部分泥水的压力,防止其继续从另一种密封面透出。
[0011]作为改进,所述缓冲空腔与主密封面垂直设置或平行设置。
[0012]作为改进,所述次密封面上开设燕尾槽,燕尾槽内嵌入胶条形成密封垫圈。
[0013]作为改进,所述滤板A和滤板B的次密封面上各设一密封垫圈,从而在次密封面上形成双层密封。
[0014]作为改进,所述次密封面上的密封垫圈呈片状敷设于次密封面的表面,以尽量扩大密封垫圈密封的效果。
[0015]作为改进,所述滤板A和滤板B的次密封面呈斜面设置,以方便滤板A和滤板B的配合。
[001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压滤机,包括机架和位于机架上的滤板,滤板由若干组滤板A和滤板B配合而成,滤板A和滤板B在边缘部形成用于密封的挤压密封面,挤压密封面包括主密封面和次密封面,主密封面和次密封面不在同一平面上,挤压密封面仅在次密封面形成有密封垫圈。
[0017]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通过对滤板结构的改进,增强了滤板的密封效果,使其可适应5

10MPa的高干工作压力的要求。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采用本专利技术滤板的压滤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滤板A和滤板B的结构示意图及滤板A和滤板B组合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A部的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滤板A和滤板B的结构示意图及滤板A和滤板B组合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4中B部的放大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中滤板A和滤板B的结构示意图及滤板A和滤板B组合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图6中C部的放大图。
[0019]图中:10、滤板A;20、滤板B;31、主密封面;32、次密封面;40、密封垫圈;50、缓冲空腔;60、压榨腔室;70、机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实施例1如图2、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压滤机滤板,包括滤板A10和滤板B20两种板型,两种板型依次相邻设置,从而在滤板A10和滤板B20之间形成一个压榨腔室60,在压榨腔室60内对含水污泥进行压榨。在滤板A10和滤板B20的边缘部形成挤压密封面,挤压密封面包括主密封面31和次密封面32,主密封面31和次密封面32呈相互配合的台阶状,主密封面31位于内侧,次密封面32位于外侧。主密封面31和次密封面32不在同一平面上且主密封面31的面积为次密封面32面积的1

2倍。
[0021]滤板A10和滤板B20在装配完成后,在主密封面31和次密封面32之间会形成一个缓冲空腔50,缓冲空腔50与主密封面31垂直设置。次密封面32上开设燕尾槽,燕尾槽内可以嵌入胶条以形成密封垫圈40。在滤板A10和滤板B20的次密封面32上各设置一个密封垫圈40,从而在次密封面32上形成双层密封。
[0022]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压滤机,包括机架70和位于机架上的滤板,滤板由若干组滤板A10和滤板B20配合而成。
[0023]实施例2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次密封面上32的密封垫圈40呈片状敷设于次密封面32的表面,以增强密封垫圈40的作用。当密封垫圈40老化或磨损时,可以对密封垫圈40进行更换,并且片状的密封垫圈40更换起来更加简便。此时,缓冲空腔50与主密封面31平行设置。
[0024]实施例3如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滤板A10和滤板B20的次密封面32呈斜面设置,以方便主密封面31与次密封面32更好地配合。次密封面32上的密封垫圈40采用片状的形式并敷设在次密封面32的表面。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压滤机滤板,包括相邻设置的滤板A(10)和滤板B(20),滤板A(10)和滤板B(20)在边缘部形成用于密封的挤压密封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密封面包括主密封面(31)和次密封面(32),主密封面(31)和次密封面(32)不在同一平面上,挤压密封面仅在次密封面(32)形成有密封垫圈(4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滤机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密封面(31)的面积为次密封面(32)面积的1

2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滤机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板A(10)和滤板B(20)的挤压密封面呈相互配合的台阶状,次密封面(32)位于主密封面(31)的外围。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滤机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板A(10)和滤板B(20)在装配完成后,在主密封面(31)和次密封面(32)之间形成有缓冲空腔(50)。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滤机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空腔(50)与主密封面(31)垂直设置或平行设置。6.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森吴晶晶金雯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宜可欧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