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摇晃可发声的小夜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0882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摇晃可发声的小夜灯,涉及灯具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底部为弧形可摇晃形状的壳体、安装于壳体内的压盖以及摇晃发生机构;通过带有铁片的部件贴于壳体外顶面实现对磁控开关开启,拿开实现关闭;摇晃发生机构包括驱动结构、连接件、活动结构;驱动结构包括电机、涡轮蜗杆及减速齿轮、动力输出轴;活动结构包括连接板、设置于连接板两侧内置有坠重的坠重放置槽、腰圆形通孔;连接件使活动结构在驱动结构作用下向前向后运动,在弧形可摇晃形状的壳体结构下整体前后摇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升基于现有夜灯基础上的婴幼儿睡前助眠效果,并具有趣味性、乐趣性,外形简单美观,驱动原理简单巧妙;摇晃发生机构简单高效,实用性强。性强。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摇晃可发声的小夜灯


[0001]本技术属于灯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摇晃可发声的小夜灯。

技术介绍

[0002]夜灯是一种晚上睡眠时,或者是昏暗情况下所使用的灯,人们经常通过使用夜灯来提供光照的安全感,特别适用于幼儿的房间,有利于缓解害怕黑暗的恐惧感。
[0003]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小夜灯的功能也越来越多,包括可发声小夜灯、音乐夜灯、带有闹铃的夜灯等,对于儿童来说均能够提供很好的助眠效果,有利于儿童迅速的进入睡眠状态。经过日内瓦大学的相关研究表明,摇晃的场景能够有助于睡眠,特别是对于婴幼儿有良好的哄睡效果。并且如CN201410591134.5公开的“不倒翁小夜灯”,该夜灯为了增加趣味性,设计成不倒翁的形状,但是其不能够自动摇摆,需要借助人的外力作用下才能够摇摆很短的时间然后恢复原始状态,缺乏于睡前实际应用的实用性。进而有必要基于助眠的目的,设计一种能够自动摇晃并可发声的小夜灯,以提高小夜灯对婴幼儿睡前的助眠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摇晃可发声的小夜灯,通过在底部为弧形可摇晃形状的壳体内部,安装由电机、连接件及活动结构相配合组成的摇晃发生机构,在连接件的转动下,使带有坠重结构的连接板向前向后运动,并在弧形可摇晃形状的壳体结构前提下整体前后摇晃,摇晃动作为自动进行无需认为外力作用,相对于现有小夜灯,能够更加有助于婴幼儿睡前的助眠效果,且实用性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本技术的一种摇晃可发声的小夜灯,包括底部为弧形可摇晃形状的壳体、安装于壳体内的压盖以及摇晃发生机构;
[0007]所述压盖上部垂直设有穿线导管,穿线导管顶部设有与壳体内顶壁相贴合的磁控开关,并通过带有铁片的部件贴于壳体外顶面实现对磁控开关开启,拿开实现关闭;
[0008]所述摇晃发生机构设置于整个壳体内重心位置,包括驱动结构、连接件、活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包括电机、与电机输出轴相连的涡轮蜗杆及减速齿轮、设于减速齿轮上的动力输出轴;所述活动结构包括连接板、设置于连接板两侧内置有坠重的坠重放置槽、开设于连接板中间位置的腰圆形通孔;所述连接件一端与动力输出轴固定相连,为连接片形状,且另一端上表面设置有与腰圆形通孔相卡合的限位凸柱使活动结构在驱动结构作用下向前向后运动,在弧形可摇晃形状的壳体结构下整体前后摇晃。
[0009]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结构固定安装于壳体内,且位于活动结构的两坠重放置槽之间的下方。
[0010]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内安装有灯、电池、喇叭、控制器、按制、开关;所述控制器分别与电机、喇叭、磁控开关相连;灯与按制为一组,电池与开关为另一组,分别并联于控制器、磁控开关两侧。
[0011]进一步地,所述电池通过电池门、正极电池片、正负极电池片、负极电池片、负正极电池片进行安装。
[0012]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包括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3](1)本技术提出的摇晃功能及结构能够提升基于现有夜灯基础上的婴幼儿睡前助眠效果,并具有趣味性、乐趣性;
[0014](2)本技术的外形简单美观,驱动原理简单巧妙;
[0015](3)本技术的摇晃发生机构无需人为外力控制,可自动进行摇晃动过,简单高效,实用性强;
[0016](4)本技术采用磁控开关与带铁片的部件,部件可以为公仔等,摇晃动作的启动控制简单便捷,且趣味性强。
[0017]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摇晃可发声的小夜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的结构爆炸图;
[0021]图3为图1的内结构剖视图;
[0022]图4为图2中摇晃发生机构的结构分解图;
[0023]图5为图2中拼接后的摇晃发生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图4中驱动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7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系统框架图;
[0026]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7]1‑
面盖,2

底盖,3

电池门,4

开关,5

正极电池片,6

正负极电池片,7

负正极电池片,8

负极电池片,9

PCB板,10

压盖,101

穿线导管,11

按制,12

磁控开关,13

驱动结构,131

电机,132

动力输出轴,14

连接件,141

限位凸柱,15

活动结构,151

坠重放置槽,152

腰圆形通孔,16

喇叭,22

带有铁片的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部”、“垂直”、“内”、“底部”、“顶部”、“内顶壁”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0]请参阅图1

7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摇晃可发声的小夜灯,包括底部为弧形可摇晃形状的壳体、安装于壳体内的压盖10以及摇晃发生机构;本具体实施例中壳体选择如图1所示的形状如北极熊样式的壳体造型,底部为圆弧型结构,自然状态下可通过手压后进行左右摇晃;该壳体选择上部的面盖1以及下部的底盖2通过定位柱插接形成一体;
[0031]压盖10通过定位柱固定安装于壳体内部;压盖10上部垂直设有穿线导管101,穿线导管101顶部设有与壳体内顶壁相贴合的磁控开关12,并通过带有铁片的部件22贴于壳体外顶面实现对磁控开关12开启,拿开实现关闭;对应的,本实施例中部件22为了美观,选择底部带磁铁的毛绒公仔造型,其底部刚好与壳体顶部的弧形内凹面向贴合,使部件22能够稳当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摇晃可发声的小夜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为弧形可摇晃形状的壳体、安装于壳体内的压盖(10)以及摇晃发生机构;所述压盖(10)上部垂直设有穿线导管(101),穿线导管(101)顶部设有与壳体内顶壁相贴合的磁控开关(12),并通过带有铁片的部件(22)贴于壳体外顶面实现对磁控开关(12)开启,拿开实现关闭;所述摇晃发生机构设置于整个壳体内重心位置,包括驱动结构(13)、连接件(14)、活动结构(15);所述驱动结构(13)包括电机(131)、与电机输出轴相连的涡轮蜗杆及减速齿轮、设于减速齿轮上的动力输出轴(132);所述活动结构(15)包括连接板、设置于连接板两侧内置有坠重的坠重放置槽(151)、开设于连接板中间位置的腰圆形通孔(152);所述连接件(14)一端与动力输出轴(132)固定相连,为连接片形状,且另一端上表面设置有与腰圆形通孔(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晶晶林小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卡恩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