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包PACK生产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PACK自动化
,具体为一种电池包PACK生产线。
技术介绍
[0002]对于大规模制造生产来说,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代表着提高生产力;通过引进自动化、智能化技术来实现。
[0003]制造业在当下时代,也正经历著自动化转型。企业不断在探索新的技术,希望通过快速生产与高质量的产品,满足客户的需求。工业4.0的崛起,让工业生产流程、机器人应用、软件与自动化技术在生产制造业越来越普遍。
[0004]工业制造自动化不仅在代替人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还在机工业制造中表现出诸多的优点:第一,工业制造自动化技术能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缩短产品生产周期,为产品抢占市场提供了时间保证;第二,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能够确保产品质量达标和规格统一,符合现代社会标准化生产模式,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第三,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劳动力的消耗和使用,从而帮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第四,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采用的是标准化生产,能够减少和降低生产过程中由于人的不确定性因数所导致的原料消耗,减少废弃物的产生;第五,机械制造自动化为客户实时记录着生产数据,给客户提供产品追溯性,为客户升级迭代产品提供数据支撑。
[0005]所以随着社会的进步,工业生产自动化必将极大程度的代替人工劳动力,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自动化程度高、人工成本低、生产效率高、电池品质高,并且可以兼容不同型号电池生产加工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包PACK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系统和用于对电池上料分选的上料分选设备,用于将上料分选后的电芯装入下支架的入下支架设备,用于对电芯安装上支架的镍片安装设备,用于对装有电芯的下支架和上支架构成的支架治具进行固定的支架固定设备,用于对电芯进行点焊的点焊设备,以及用于下料或回流的下料及回流设备,上述各设备中的电子元器件分别与控制系统连接,所述上料分选设备包括并行分布的盒装上料线、输送线,以及上料机构、分档机构和下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位于所述盒装上料线的出料端上方,用于将盒装上料线传送的竖直分布电芯整排吸取并打横至水平状态后移送至输送线上,输送线上的扫码组件扫码后继续向前输送至出料端后,分档机构吸取扫码后的电芯并进行分档后转移至下料机构,下料机构对分档后的电芯进行入仓和下料转移,将整排电芯转移至入下支架设备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PACK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包括取料气缸、变距组件和上料横移组件,所述上料横移组件包括两条并行分布的两条上料横移轨道,所述变距组件通过上料横移板与上料横移轨道滑动连接,所述取料气缸安装在所述上料横移板上,所述取料气缸的驱动端与变距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变距固定板位于所述输送线的前方,所述变距组件包括吸取电芯组件、变距板和变距驱动组件,所述变距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变距固定板上,所述变距驱动组件的底部与变距板连接,所述变距板与多个吸取电芯组件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PACK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机构包括第一下料机构、第二下料机构和第三下料机构,所述第一下料机构与分档机构之间设有第一无动力通道组件,所述第一下料机构与第二下料机构之间设有料仓机构,所述第二下料机构和第三下料机构之间设有第二无动力通道组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包PACK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档机构、第一下料机构、第二下料机构、第三下料机构均包括移动组件和吸取组件,所述分档机构、第一下料机构、第二下料机构和第三下料机构中的移动组件的移动方向呈相互并行分布,且与输送线的输送方向呈垂直分布。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PACK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入下支架设备包括扫码调向机构、支架上料机构、入支架机构和检测机构,所述扫码调向机构包括入支架输送线,所述入支架输送线上自上料端至出料端依次设有扫码组件和翻转调向组件,所述扫码组件对进入支架输送线的电芯进行扫码,所述翻转调向组件一次可吸取整排电芯,并对电芯进行翻转调向使电芯由水平分布调向至竖直分布,然后由入支架机构抓取整排电芯并转移至支架上料机构中进行电芯入下支架,入下支架后的电芯由检测机构检测后进入镍片安装设备。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包PACK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调向组件包括翻转箱,所述翻转箱的两侧分别通过转轴与翻转架转动连接,其中一个转轴与翻转箱驱动组件连接,所述翻转箱内自上至下依次设有变距组件和电芯调向吸取组件,所述变距组件包括变距驱动组件和变距板,所述电芯调向吸取组件与变距板连接,并由变距板带动上下移动。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包PACK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料机构包括第一倍速链传送线、入支架顶升组件和承载座定位组件,所述第一倍速链传送线上设有入支架承载座,所述承载座定位组件位于所述入支架承载座的移动方向一侧,所述入支架顶升组
件位于所述入支架承载座的下方,在电芯入支架承载座到位,承载座定位组件挡止住入支架承载座使入支架承载座定位,入支架机构将电芯移至下支架后,入支架顶升组件顶升入支架承载座带动下支架一起上移,使电芯进入下支架。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包PACK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料机构和检测机构位于入支架输送线上料端的一侧外部设有入支架中转机构,所述入支架中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文辉,蒋化龙,李亮,胡剑华,邱度金,尹林华,王志怀,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华阳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