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平移组件及堆垛式立体车库,包括:一个载车机构以及结构相同的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顺序设置在所述载车机构的下方,与所述载车机构匹配,能够通过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使所述载车机构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之间平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车辆平移组件能够将承载件在两个驱动机构之间往复平移;当将车辆放置在承载件上时,就可以实现车辆在两个驱动机构之间往复平移,实现车辆快速移动。实现车辆快速移动。实现车辆快速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平移组件及堆垛式立体车库
[0001]本技术涉及堆垛式立体车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平移组件及堆垛式立体车库。
技术介绍
[0002]传统停车场停车时车主大多需要不停的绕圈来寻找停车位,停车效率十分低下,而且其场地利用率低。因此,立体停车库应运而生。目前应用最多的升降横移立体车库,要留一个存取口,同时存取的节拍受限。
[0003]目前的巷道式立体车库是通过展臂承载汽车移动的方式将汽车输送至车库单元格内,汽车重量完全加载到展臂上,为保证刚度,展臂设计的较为厚重,对汽车底部接触部位有造成损伤的倾向,同时展臂也需要升降动作,故而限制了立体车库的层数高度,这也是目前车库装备行业难以克服的技术瓶颈;并且现有的水平传输机构每完成一次堆垛动作需要电机有一次空载回位行程,即需将展臂收回才能完成下一次输送动作,这一空载行程既浪费时间也浪费能源,影响停车效率。
[0004]所以,一种高效的堆垛式立体车库亟待研发。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辆平移组件及堆垛式立体车库,用于至少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一个技术问题。
[0006]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车辆平移组件,包括:
[0008]载车机构;
[0009]结构相同的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
[0010]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顺序设置在所述载车机构的下方,与所述载车机构匹配,用于通过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使所述载车机构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之间平移。
[0011]所述载车机构,包括:
[0012]框架;
[0013]至少1根纵梁,设置在所述框架内;
[0014]承载件,设置在所述框架上;
[0015]所述纵梁朝向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方向上设置有凸起部;
[0016]所述承载件设置在所述框架上且位于所述凸起部的相对侧。
[0017]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
[0018]连接件,一端与外界可拆卸的连接;
[0019]至少1列滚轮,与所述凸起部接触,用于与所述凸起部滚动接触;
[0020]摩擦轮,设置在所述连接件上;
[0021]所述摩擦轮设置在所述框架的任一侧,且与所述框架的侧边摩擦接触;
[0022]驱动单元,与所述其中一个摩擦轮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摩擦轮,从而使所述载车机构在滚轮上平移。
[0023]所述车辆平移组件,还包括:用于为所述框架位移导向的导向机构;
[0024]所述导向机构,包括:
[0025]支撑件,与所述滚轮连接,用于支撑所述滚轮;
[0026]延伸件,一端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上;
[0027]导轨,设置在所述延伸件的另一端;
[0028]导向轴,设置在所述框架上;
[0029]导向轮,设置在所述导向轴上;
[0030]所述导向轮设置在所述导轨内,用于为所述框架的位移导向。
[0031]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
[0032]连接件,一端与外界可拆卸的连接;
[0033]至少1列滚轮,与所述凸起部接触,用于与所述凸起部滚动接触;
[0034]动力元件组,设置在所述框架的下方,用于通过推拉作用在所述滚轮上平移所述载车机构;
[0035]所述滚轮的外侧设置有轮缘,用于为所述框架的位移导向。
[0036]所述承载件上设置有轮胎承载面。
[0037]一种可自动泊车的堆垛式立体车库,包括:
[0038]车库框架;
[0039]提升系统,设置在所述车库框架构成的巷道内;
[0040]如上所述的车辆平移组件,与所述提升系统连接和或设置在所述车库框架内,用于在所述车库框架与提升系统之间进行车辆平移作业。
[0041]所述车库框架内形成多个泊车空间;
[0042]所述车辆平移组件中的第一驱动机构位于所述提升系统上,用于将到达指定高度的或下降到地面的所述车辆进行平移;
[0043]所述车辆平移组件中的第二驱动机构位于所述泊车空间内;
[0044]所述车辆平移组件中的载车机构位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上或位于第二驱动机构上。
[0045]所述的一种可自动泊车的堆垛式立体车库,还包括:与所述提升系统和所述车辆平移组件电性连接的控制系统;
[0046]所述控制系统,包括:
[0047]数据采集组件,设置在所述车库框架上,用于根据所述车库框架的泊车情况发出车位信号并采集车辆信息;
[0048]控制单元,与所述数据采集组件电性连接,用于采集所述车位信号和车辆信息;
[0049]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提升系统电性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车位信号将用于存车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提升至空车位对应的高度进行存车操作或根据所述车辆信息将用于取车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提升至待出车辆对应的高度进行出车操作。
[005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51]本技术所述的车辆平移组件,通过顺序排列的两个驱动机构驱动所述载车机构,实现所述载车机构在两个驱动机构之间平移;当将车辆放置在承载件上时,就可以实现车辆在两个驱动机构之间往复平移,实现车辆快速移动。
[0052]本技术所述的可自动泊车的堆垛式立体车库,包括上述的车辆平移组件以及车库框架和提升系统;在所述的车库框架内设置多个用于存放车辆的泊车空间,并将驱动机构分别设置在提升系统和任一泊车空间内,通过提升系统将载车机构提升至合适的高度,通过驱动机构往复移动承载件,能够将承载件上的车辆进行入库操作或出库操作;本技术所述的可自动泊车的堆垛式立体车库,车辆在入库和出库时减少了水平输送空载行程,提升了存取效率。
附图说明
[0053]图1为车辆平移组件的俯视图;
[0054]图2为载车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55]图3为本技术中的第一驱动机构的一种实施例;
[0056]图4为图3的E处放大图;
[0057]图5为图3的F处放大图;
[0058]图6为图3的M处放大图;
[0059]图7为本技术中的第一驱动机构的再一种实施例;
[0060]图8为图7所示实施例中载车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61]图9为图7所示实施例中滚轮的结构示意图;
[0062]图10为本技术中的可自动泊车的堆垛式立体车库的端面图;
[0063]图11为图10所述立体车库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0064]图12为图10所述立体车库在使用时的上车与下车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65]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66]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的方向性描述以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平移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载车机构;结构相同的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顺序设置在所述载车机构的下方,与所述载车机构匹配,用于通过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使所述载车机构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之间平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平移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车机构,包括:框架;至少1根纵梁,设置在所述框架内;承载件,设置在所述框架上;所述纵梁朝向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方向上设置有凸起部;所述承载件设置在所述框架上且位于所述凸起部的相对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辆平移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连接件,一端与外界可拆卸的连接;至少1列滚轮,与所述凸起部接触,用于与所述凸起部滚动接触;摩擦轮,设置在所述连接件上;所述摩擦轮设置在所述框架的任一侧,且与所述框架的侧边摩擦接触;驱动单元,与所述其中一个摩擦轮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摩擦轮,从而使所述载车机构在滚轮上平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辆平移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平移组件,还包括:用于为所述框架位移导向的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支撑件,与所述滚轮连接,用于支撑所述滚轮;延伸件,一端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上;导轨,设置在所述延伸件的另一端;导向轴,设置在所述框架上;导向轮,设置在所述导向轴上;所述导向轮设置在所述导轨内,用于为所述框架的位移导向。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辆平移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连接件,一端与外界可拆卸的连接;至少1列滚轮,与所述凸起部接触,用于与所述凸起部滚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晓龙,高春生,刘峰,王晓雷,夏宏,陈奎,许刚,宋昱池,葛雨鑫,刘姝莹,
申请(专利权)人:中汽昌兴洛阳机电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