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锻件焊后热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05726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锻件焊后热处理工艺,包括有以下步骤:S1锻件摆放:锻件放置于热处理工艺加热炉中;S2热处理工艺:工件入炉时,炉温不得超过140℃,锻件温度在640~720℃,保温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锻件焊后热处理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热处理加工工艺
,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锻件焊后热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焊接残余应力,是焊接工程研究领域的重点问题。涉及焊接的各种工程应用中,都十分关注残余应力的影响。例如,在土木工程领域,对于钢结构焊接连接,残余应力对结构的疲劳性能,稳定承载力等均有影响。
[0003]焊接残余应力是指焊接件在焊接热过程中因变形受到约束而产生的残留在焊接结构中的内应力,其中尤以焊缝金属熔化后再凝固、冷却收缩受到约束而产生的热应力最为显著,是残余应力的主要部分。焊接时,焊区局部加热膨胀,受到离焊缝较远部分的约束不能自由伸长,使焊区受压产生塑性变形,在随后的冷却中,焊区要缩得比其他部分短,又受到离焊区较远部分的约束不能自由缩短,因而受拉产生残余拉应力。在焊接冷却过程中内部金相组织变化时出现的内应力是残余应力的次要部分。结构的刚性愈大,即拘束度愈大,产生的残余应力也愈大,对结构承载能力的影响也愈大。
[0004]残余应力是一个不稳定的应力状态,锻件受外力时,与残余应力相互作用,使锻件某些局部呈塑性变形,截面内应力重新分布;当外力去除时,整个锻件发生变形。所以,残余应力明显地影响锻件加工后的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锻件焊后热处理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手段实现:
[0007]一种锻件焊后热处理工艺,包括有以下步骤:
[0008]S1锻件摆放:锻件放置于热处理工艺加热炉中,工件与工件之间留有间隙;
[0009]S2热处理工艺:工件入炉时,炉温不得超过140℃,加热速率≤60℃/h,锻件温度在640~720℃,保温2

5h,然后进行升温,加热速率≤60℃/h,升温至900~950℃,保温4~6h,冷却速率≤60℃/h,锻件温度不大于450℃后,空冷至350~380℃,将经空冷后的锻件入炉320
±
20℃保温6

10h,加热速率≤60℃/h,高温回火升温至721
±
20℃,保温2

5h后,冷却速率≤70℃/h,冷却至低于150℃出炉,完成锻件的锻后热处理工艺。
[0010]进一步地,对于锻件的补焊,在焊后应及时的用保温棉覆盖,减少温度损失,以减小热应力;。
[0011]进一步地,本工艺适用于45#、40cr、27SiMn、42CrMo等中低碳合金结构钢的锻后热处理。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本专利技术工艺适用于45#、40cr、27SiMn、42CrMo等中低碳合金结构钢的锻后热处理,
本专利技术通过焊后热处理工艺,能够有效降低焊接裂纹的产生倾向,大大降低了焊缝处开裂的风险,提高了部件的使用寿命及安全系数。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在本实施例中
[0015]一种锻件焊后热处理工艺,包括有以下步骤:
[0016]S1锻件摆放:锻件放置于热处理工艺加热炉中,工件与工件之间留有间隙;
[0017]S2热处理工艺:工件入炉时,炉温不得超过140℃,加热速率≤60℃/h,锻件温度在640~720℃,保温2

5h,然后进行升温,加热速率≤60℃/h,升温至900~950℃,保温4~6h,冷却速率≤60℃/h,锻件温度不大于450℃后,空冷至350~380℃,将经空冷后的锻件入炉320
±
20℃保温6

10h,加热速率≤60℃/h,高温回火升温至721
±
20℃,保温2

5h后,冷却速率≤70℃/h,冷却至低于150℃出炉,完成锻件的锻后热处理工艺。
[0018]进一步地,对于锻件的补焊,在焊后应及时的用保温棉覆盖,减少温度损失,以减小热应力;。
[0019]进一步地,本工艺适用于45#、40cr、27SiMn、42CrMo等中低碳合金结构钢的锻后热处理。
[0020]以27SiMn轴类锻件底部应放置垫铁放置于热处理工艺加热炉中进行焊后热处理示例。
[0021]实施例一
[0022]一种锻件焊后热处理工艺,包括有以下步骤:
[0023]S1锻件摆放:27SiMn轴类锻件底部应放置垫铁放置于热处理工艺加热炉中,工件与工件之间留有间隙;
[0024]S2热处理工艺:工件入炉时,炉温不得超过140℃,加热速率55℃/h,锻件温度在650℃,保温4h,然后进行升温,加热速率55℃/h,升温至910℃,保温5h,冷却速率55℃/h,锻件温度不大于450℃后,空冷至370℃,将经空冷后的锻件入炉330℃保温8h,加热速率55℃/h,高温回火升温至731℃,保温4h后,冷却速率65℃/h,冷却至低于150℃出炉,完成锻件的锻后热处理工艺。
[0025]实施例二
[0026]一种锻件焊后热处理工艺,包括有以下步骤:
[0027]S1锻件摆放:27SiMn轴类锻件底部应放置垫铁放置于热处理工艺加热炉中,工件与工件之间留有间隙;
[0028]S2热处理工艺:工件入炉时,炉温不得超过140℃,加热速率55℃/h,锻件温度在680℃,保温4h,然后进行升温,加热速率55℃/h,升温至920℃,保温5h,冷却速率55℃/h,锻件温度不大于450℃后,空冷至370℃,将经空冷后的锻件入炉335℃保温9h,加热速率55℃/h,高温回火升温至731℃,保温4h后,冷却速率65℃/h,冷却至低于150℃出炉,完成锻件的锻后热处理工艺。
[0029]实施例三
[0030]一种锻件焊后热处理工艺,包括有以下步骤:
[0031]S1锻件摆放:27SiMn轴类锻件底部应放置垫铁放置于热处理工艺加热炉中,工件
与工件之间留有间隙;
[0032]S2热处理工艺:工件入炉时,炉温不得超过140℃,加热速率55℃/h,锻件温度在700℃,保温4h,然后进行升温,加热速率55℃/h,升温至930℃,保温5h,冷却速率55℃/h,锻件温度不大于450℃后,空冷至370℃,将经空冷后的锻件入炉335℃保温9h,加热速率55℃/h,高温回火升温至740℃,保温4h后,冷却速率65℃/h,冷却至低于150℃出炉,完成锻件的锻后热处理工艺。
[0033]各实施例27SiMn轴类锻件焊后处理力学性能参数如下表:
[0034][0035]本专利技术所公开具体实施例落入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为本专利技术的特征部分的具体下位实施范围,具体实施例保护内容仅仅是为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说明,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不止于具体实施例保护内容,具体实施例保护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0036]当给出数值或数值范围、优选范围或一系列下限优选值和上限优选值时,应当理解其具体公开了由任何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锻件焊后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以下步骤:S1锻件摆放:锻件放置于热处理工艺加热炉中,工件与工件之间留有间隙;S2热处理工艺:工件入炉时,炉温不得超过140℃,加热速率≤60℃/h,锻件温度在640~720℃,保温2

5h,然后进行升温,加热速率≤60℃/h,升温至900~950℃,保温4~6h,冷却速率≤60℃/h,锻件温度不大于450℃后,空冷至350~380℃,将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美莲吕俊周玉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瑞杰锻造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