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抽吸式活检针保护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0434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抽吸式活检针保护壳,包包括针栓、针头、和保护壳,所述针栓的一端设置有针头,所述针栓的外圈表面开设有密封槽,所述针栓的一端套设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的内圈表面粘接有密封圈,所述保护壳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保护壳的外圈表面设置有加强圈,所述保护壳的内圈设置有固定环。该抽吸式活检针保护壳,通过加强圈、固定环、内连接管和橡胶垫的设置,将针头的一端嵌入到内连接管中,与橡胶垫贴合,可以防止针头与内连接管发生磨损,而针头也被内连接管保护在内,在加强圈和固定环的作用下,可以有效增加保护壳的整体结构强度,使保护壳的承压能力更强。使保护壳的承压能力更强。使保护壳的承压能力更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抽吸式活检针保护壳


[0001]本技术涉及抽吸式活检针相关
,尤其涉及一种抽吸式活检针保护壳。

技术介绍

[0002]活检针是一种用于肾脏、肝脏、肺、乳腺、甲状腺、前列腺、胰腺、睾丸、子宫、卵巢、体表等多种器官的锥体肿瘤和不明肿瘤等的活组织取样、吸取细胞等用途的医疗器械,活检针的针头因为较细,会比较容易受损,而且放置不妥当还容易伤到人,所以在抽吸式活检针使用时,一般都需要在针头位置套上保护壳,对针头进行保护,但是一般针头保护壳多为塑料材质,容易受损,而且只是直接套设在针头的一端,缺无法对针头进行支撑和限位,这使得针头容易受到挤压变形,故此,特别需要一种抽吸式活检针保护壳。
[0003]但是现有的抽吸式活检针保护壳,在使用过程中,大多数的保护壳都只是直接套设在抽吸式活检针的一端,而且因为多为塑料材质,承压能力比较差,容易因为挤压受损,这使得针头容易因为压力变形,或者因为保护壳的破损沾上细菌。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经过检索,公告号为CN211985515U的专利公开一种抽吸式活检针保护壳,文中提出“通过沉台设置对活检针手持部的稳固支撑及通过盖上端盖形成对活检针沿长度方向的限位,利于通过管状壳体形成对抽吸式活检针尤其是活检针本体与活检针手持部连接处的有效保护,避免在运输等过程中对活检针本体与活检针手持部连接处的弯折甚至损坏”,虽然可以通过沉台进行限位保护,但是针尖在放入的时,容易和沉台接触,而管状壳体本身还是比较容易损坏,对针头位置防护并不够。
[0005]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抽吸式活检针保护壳,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抽吸式活检针保护壳,但是现有的抽吸式活检针保护壳,在使用过程中,大多数的保护壳都只是直接套设在抽吸式活检针的一端,而且因为多为塑料材质,承压能力比较差,容易因为挤压受损,这使得针头容易因为压力变形,或者因为保护壳的破损沾上细菌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抽吸式活检针保护壳,包括针栓、针头、和保护壳,所述针栓的一端设置有针头,所述针栓的外圈表面开设有密封槽,所述针栓的一端套设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的内圈表面粘接有密封圈,所述保护壳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保护壳的外圈表面设置有加强圈,所述保护壳的内圈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一端贯穿有内连接管,所述内连接管的内圈粘接有橡胶垫。
[0008]优选的,所述保护壳的一端内侧为漏斗结构,所述保护壳与针栓表面紧密贴合。
[0009]优选的,所述密封槽在针栓的外圈表面呈等间距分布,所述密封槽和密封圈紧密贴合。
[0010]优选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卡块、凸块、连接套、卡槽和防滑槽,所述保护壳的一端表面两侧均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的表面设置有凸块,所述针栓的一端套设固定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内壁表面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表面两侧开设有防滑槽。
[0011]优选的,所述卡块通过凸块与卡槽相嵌合,所述凸块与防滑槽相嵌合。
[0012]优选的,所述加强圈与保护壳为一体化接头,所述加强圈在保护壳的表面呈等间距分布。
[0013]优选的,所述内连接管和固定环固定连接,所述橡胶垫与内连接管紧密贴合。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抽吸式活检针保护壳,通过加强圈、固定环、内连接管和橡胶垫的设置,可以有效对针头位置进行加固保护,在使用时,在保护壳的外表面设置多组加强圈,同时在保护壳的内圈设置固定环,而在固定环的一端贯穿内连接管,然后将针头的一端嵌入到内连接管中,与橡胶垫贴合,可以防止针头与内连接管发生磨损,而针头也被内连接管保护在内,在加强圈和固定环的作用下,可以有效增加保护壳的整体结构强度,使保护壳的承压能力更强。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剖视外观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卡槽和防滑槽相互配合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保护壳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针栓;2、针头;3、密封槽;4、保护壳;5、密封圈;6、连接机构;601、卡块;602、凸块;603、连接套;604、卡槽;605、防滑槽;7、加强圈;8、固定环;9、内连接管;10、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抽吸式活检针保护壳,包括针栓1、针头2、和保护壳4,针栓1的一端设置有针头2,针栓1的外圈表面开设有密封槽3,针栓1的一端套设有保护壳4,保护壳4的内圈表面粘接有密封圈5,保护壳4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机构6,保护壳4的外圈表面设置有加强圈7,保护壳4的内圈设置有固定环8,固定环8的一端贯穿有内连接管9,内连接管9的内圈粘接有橡胶垫10。
[0022]进一步的,保护壳4的一端内侧为漏斗结构,保护壳4与针栓1表面紧密贴合,通过保护壳4的设置,保护壳4的漏斗结构可以更好的和针栓1位置进行贴合。
[0023]进一步的,密封槽3在针栓1的外圈表面呈等间距分布,密封槽3和密封圈5紧密贴合,通过密封槽3的设置,在保护壳4套设在针栓1的一端时,使密封圈5可以和密封槽3相嵌合,确保保护壳4和针栓1的连接处保持密封,防止内部渗入灰尘对针头2造成污染。
[0024]进一步的,连接机构6包括卡块601、凸块602、连接套603、卡槽604和防滑槽605,保
护壳4的一端表面两侧均设置有卡块601,卡块601的表面设置有凸块602,针栓1的一端套设固定有连接套603,连接套603的内壁表面开设有卡槽604,卡槽604的表面两侧开设有防滑槽605,通过卡块601、凸块602、连接套603、卡槽604和防滑槽605的设置,可以便于对保护壳4进行固定,将保护壳4通过卡块601嵌入到卡槽604的一端,在嵌入的同时,按压卡块601,使卡块601收缩,然后在与卡槽604贴合后,松开卡块601,在凸块602和卡槽604的相互抵触下,使卡块601与卡槽604固定在一起,从而对保护壳4进行固定,防止脱落。
[0025]进一步的,卡块601通过凸块602与卡槽604相嵌合,凸块602与防滑槽605相嵌合,通过凸块602的设置,可以增加卡块601的摩擦力,使连接更加稳固。
[0026]进一步的,加强圈7与保护壳4为一体化接头,加强圈7在保护壳4的表面呈等间距分布,通过加强圈7的设置,可以有效增加保护壳4的结构强度。
[0027]进一步的,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抽吸式活检针保护壳,包括针栓(1)、针头(2)、和保护壳(4),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栓(1)的一端设置有针头(2),所述针栓(1)的外圈表面开设有密封槽(3),所述针栓(1)的一端套设有保护壳(4),所述保护壳(4)的内圈表面粘接有密封圈(5),所述保护壳(4)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机构(6),所述保护壳(4)的外圈表面设置有加强圈(7),所述保护壳(4)的内圈设置有固定环(8),所述固定环(8)的一端贯穿有内连接管(9),所述内连接管(9)的内圈粘接有橡胶垫(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抽吸式活检针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4)的一端内侧为漏斗结构,所述保护壳(4)与针栓(1)表面紧密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抽吸式活检针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槽(3)在针栓(1)的外圈表面呈等间距分布,所述密封槽(3)和密封圈(5)紧密贴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抽吸式活检针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磊孙明超于淑萍马玉兰刘东东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哈霖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