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硬包识别装置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0391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3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软硬包识别装置和方法,该识别装置包括主输送带和分拣机构,主输送带用于行李箱的间歇输送;主输送带的正上方设置有主支架,主支架上承载有驱动机构和检测机构,驱动机构用于为检测机构提供动力,检测机构位于驱动机构的底端,检测机构用于对行李箱进行软硬识别;分拣机构设置于所述主输送带的前侧,用于对检测识别后行李箱进行分拣,分拣机构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软包输送带和硬包输送带。本申请中,通过分拣机构实现了对软硬行李箱的自动分拣,提高了行李箱的分拣效率,节省了人力物力;通过调节驱动机构和检测机构的位置高度以适用于不同高度的行李箱的软硬包检测识别,扩大了本申请的适用范围。扩大了本申请的适用范围。扩大了本申请的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硬包识别装置和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行李分拣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软硬包识别装置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机场旅客托运的行李如果是背包、布袋、编织袋等软行李时,要求装筐处理,避免输送、分拣过程中遭到破坏;行李经过分拣后被码垛在拖车上时,软行李和硬行李需要分层码垛,软行李需要放置在硬行李上层,避免压坏软行李,行李在飞机上码垛时亦如此,软、硬行李识别有助于优化行李分拣策略,有利于降低行李破损率,提高行李托运服务品质。
[0003]现有技术公开号为CN115112508A的文献提供一种民航机场托运行李软硬包识别装置和方法,其综合运用力触控制和图像识别技术,通过压触模块接触并按压行李,触压机构自带力传感器,当检测到压力后,用视觉模块检获取行李变形的RGB图片和点云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和图像识别技术,综合判断行李的软、硬程度,完成软、硬行李自动识别与分类。
[0004]虽然上述现有技术通过力触控制和图像识别技术实现了对行李箱软硬的识别和区分,但区分后的软硬行李箱无法自动分开,只能在识别的基础上由人工将其进行分拣,较为费时费力。
[0005]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软硬包识别装置和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一系列缺陷,本专利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软硬包识别装置,包括:
[0007]主输送带1,所述主输送带1用于对行李箱101进行输送;
[0008]分拣机构2,所述分拣机构2用于对检测识别后行李箱101进行分拣,所述分拣机构2包括用于承载行李箱101的分拣台201,所述分拣台201的顶端设置有若干个滚珠202,所述滚珠202均可以单独进行360
°
的滚动,所述分拣台201的下方设置有固定底板204,所述固定底板204的顶端四角均固定设置有台架205,所述台架205上均转动连接有连接轴,连接轴的内端分别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203;
[0009]电动伸缩杆207,所述电动伸缩杆207为分拣机构2的分拣提供所需动力,所述电动伸缩杆207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分拣台201的前后两侧,所述电动伸缩杆207的一端外侧通过固定块A206与固定底板204固定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207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移动块208,所述移动块208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两个连接杆209,位于右侧连接杆209的外侧滑动设置有固定块B210,所述固定块B210固定设置于主输送带1(固定底板204)的一侧,位于左侧连接杆209的外端滑动穿过固定块A206并固定连接有驱动台B212,位于右侧连接杆209的外端固定连接有驱动台A211,所述驱动台A211和驱动台B212均滑动设置于固定底板204的一侧,所述驱动台A211和驱动台B212的下侧内壁均连接有与驱动齿轮203啮合传动
的齿条;
[0010]伸缩杆控制器213,所述伸缩杆控制器213与电动伸缩杆207电性连接,所述伸缩杆控制器213用于对电动伸缩杆207进行控制;
[0011]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为检测机构提供动力,所述检测机构位于驱动机构的底端,所述检测机构用于对行李箱101进行软硬识别。
[0012]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检测机构处完成检测的行李箱101被输送到分拣机构2上,若是行李箱101为硬包,则分拣台201会向硬包输送带103的一侧翻起以将行李箱101经过滚珠202的滚动输送到硬包输送带103的顶端;若是行李箱101为软包,则分拣台201向软包输送带102的一侧翻起以将行李箱101输送到软包输送带102的顶端进行输送,从而实现对软硬行李箱的自动分拣,提高了码垛的效率。
[0013]作为本申请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主输送带1的正上方设置有主支架3,所述主支架3的顶端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301,所述第一电机301的驱动端固定设置有皮带轮A302,所述皮带轮A302通过同步带303与皮带轮B304传动连接,所述皮带轮B304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动力齿轮305,所述动力齿轮305的外侧啮合设置有升降板306,所述升降板306的底端固定设置有连接板308,所述连接板308的底端固定设置有吊板4,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吊板4的两侧。
[0014]上述技术方案中,主支架3用于承载驱动机构和检测机构,第一电机301可以带动驱动机构和检测机构升起或者降落,从而可以对不同高度的行李箱101进行软硬检测。
[0015]作为本申请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升降板306的另一侧啮合设置有辅助齿轮307,所述动力齿轮305和辅助齿轮307均转动设置于主支架3的顶端两侧,所述主支架3的顶端开设有升降滑槽309,所述升降板306滑动设置于升降滑槽309的内侧,所述主支架3的顶端设置有电机控制器310,所述第一电机301与电机控制器310电性连接。
[0016]上述技术方案中,辅助齿轮307可以使升降板306在升降时更加平稳,电机控制器310可以控制第一电机301的使用后和关闭。
[0017]作为本申请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401,所述第二电机401的驱动端固定设置有联动板402,所述联动板402的另一端转动设置有往复齿轮403,所述往复齿轮403的外侧啮合设置有齿环404,所述齿环404固定设置于吊板4的前侧壁,所述往复齿轮403的前端转动设置有连板,所述连板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导向杆405,所述导向杆405的外侧设置有往复支架406,所述往复支架406的一侧开设有往复滑槽407,所述导向杆405滑动设置于往复滑槽407的内侧。
[0018]上述技术方案中,驱动机构可以带动检测机构对行李箱101进行软硬包的检测识别,为其检测机构提供所需动力,且往复齿轮403在齿环404的内侧转动一周为一次检测过程,检测效率高。
[0019]作为本申请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第二电机401固定设置于吊板4的后侧壁,所述第二电机401的驱动端转动设置于吊板4的内侧,所述往复支架406滑动设置于连接板308的内侧,所述连接板308的底端一侧固定设置有固定滑杆408。
[0020]上述技术方案中,固定滑杆408的设置便于驱动机构更加稳定的运行。
[0021]作为本申请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连接板308的底端另一侧设置有激光测距仪5,所述连接板308的顶端一侧设置有数据传输器501,所述激光测距仪5与数据
传输器501电性连接,所述数据传输器501与第一电机301、第二电机401电性连接。
[0022]上述技术方案中,激光测距仪5用于计算检测机构和行李箱101之间的距离,以便于检测机构下降到合适的高度对行李箱101进行检测。
[0023]作为本申请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检测固定板6,所述检测固定板6的底端四角均固定设置有伸缩杆604,所述伸缩杆604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压板601,所述伸缩杆604的侧壁套设有复位弹簧A603所述检测固定板6的底端中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硬包识别装置,包括主输送带(1)和分拣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输送带(1)用于行李箱(101)的间歇输送;所述主输送带(1)的正上方设置有主支架(3),所述主支架(3)上承载有驱动机构和检测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为检测机构提供动力,所述检测机构位于驱动机构的底端,所述检测机构用于对行李箱(101)进行软硬识别;所述分拣机构(2)设置于所述主输送带(1)的前侧,用于对检测识别后行李箱(101)进行分拣,所述分拣机构(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软包输送带(102)和硬包输送带(1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硬包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拣机构(2)包括用于承载行李箱(101)的分拣台(201)、电动伸缩杆(207)和伸缩杆控制器(213),所述分拣台(201)的顶端转动设置有若干个滚珠(202),所述分拣台(201)的下方设置有固定底板(204),所述固定底板(204)的顶端四角均固定设置有台架(205),所述台架(205)上均转动连接有连接轴,连接轴的内端分别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203);所述电动伸缩杆(207)为分拣机构(2)的分拣提供所需动力,所述电动伸缩杆(207)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分拣台(201)的前后两侧,所述电动伸缩杆(207)的一端外侧通过固定块A(206)与固定底板(204)固定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207)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移动块(208),所述移动块(208)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两个连接杆(209),位于右侧连接杆(209)的外侧滑动设置有固定块B(210),所述固定块B(210)固定设置于主输送带(1固定底板(204))的一侧,位于左侧连接杆(209)的外端滑动穿过固定块A(206)并固定连接有驱动台B(212),位于右侧连接杆(209)的外端固定连接有驱动台A(211),所述驱动台A(211)和驱动台B(212)均滑动设置于固定底板(204)的一侧,所述驱动台A(211)和驱动台B(212)的下侧内壁均连接有与驱动齿轮(203)啮合传动的齿条;所述伸缩杆控制器(213)与电动伸缩杆(207)电性连接,所述伸缩杆控制器(213)用于对电动伸缩杆(207)进行控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软硬包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架(3)的顶端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301),所述第一电机(301)的驱动端固定设置有皮带轮A(302),所述皮带轮A(302)通过同步带(303)与皮带轮B(304)传动连接,所述皮带轮B(304)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动力齿轮(305),所述动力齿轮(305)的外侧啮合设置有升降板(306),所述升降板(306)的底端固定设置有连接板(308),所述连接板(308)的底端固定设置有吊板(4),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吊板(4)的两侧,所述第一电机(301)带动驱动机构和检测机构升起或者降落,从而对不同高度的行李箱(101)进行软硬检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软硬包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306)的另一侧啮合设置有辅助齿轮(307),所述动力齿轮(305)和辅助齿轮(307)均转动设置于主支架(3)的顶端两侧,所述主支架(3)的顶端开设有升降滑槽(309),所述升降板(306)滑动设置于升降滑槽(309)的内侧,所述主支架(3)的顶端设置有电机控制器(310),所述第一电机(301)与电机控制器(310)电性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硬包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401),所述第二电机(401)的驱动端固定设置有联动板(402),所述联动板(402)的另一端转动设置有往复齿轮(403),所述往复齿轮(403)的外侧啮合设置有齿环(404),所述齿环(404)固定设置于吊板(4)的前侧壁,所述往复齿轮(403)的前端转动设置有连板,所述连板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导向杆(405),所述导向杆(405)的外侧设置有往复支架(40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明王春芳徐艳秋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