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框架式注浆螺旋锚基础,涉及螺旋锚基础技术领域。该框架式注浆螺旋锚基础,包括锚杆,所述锚杆的下端开设有锚杆出浆孔,包括注浆框架,所述注浆框架包括注浆管和连通管,所述注浆管上设置有注浆框架出浆口,所述注浆管通过连通管与锚杆连通,所述注浆管设置在锚杆的周围。该框架式注浆螺旋锚基础为提高螺旋锚承载力,通过设置钢管式注浆框架,一方面钢管式注浆框架增强了螺旋锚结构的稳定性,提高了螺旋锚与土体结合后的承载性能,另一方面钢管式注浆框架在桩侧可以均匀注浆并可远近交替注浆,构造出锚杆、锚盘、钢管式注浆框架和注浆料四位一体的稳定结构体系,大幅提高了后注浆螺旋锚的承载力,承载力提高幅度在210%以上。度在210%以上。度在210%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框架式注浆螺旋锚基础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螺旋锚基础
,具体为一种框架式注浆螺旋锚基础。
技术介绍
[0002]通过安装在锚杆顶部的液压马达将螺旋锚基础拧入地下。螺旋锚基础具有施工速度快,对周边土体扰动小,施工结束后可立刻加载等优良特征。随着对螺旋锚基础研究的深入,目前已在输电线路基础开展了少量的工程应用。
[0003]但是,由于螺旋锚基础承载力低,耗钢量大和综合造价高。已有螺旋锚的注浆工艺,也仅仅从锚杆侧开孔进行注浆,此类注浆具有注浆范围小和注浆不均匀,未能达到预期的注浆效果。
[0004]同时,由于转角塔和大跨越塔基础作用力大,使用螺旋锚基础的上拔极限承载力较难满足,为了满足基础的受力情况,通常采用群螺旋锚与钢承载台结合、增加螺旋锚长度、锚杆直径以及通过普通注浆等方式来提高基础的承载力。但此类方法虽然能够满足承载力的要求,但随着钢承台的增加、螺旋锚长度的增加以及螺旋锚直径的增加,这些均大大的增加了钢材的用量以及综合造价的提高,极大限制了螺旋锚基础的推广运用。
[0005]综上所述,需要提高螺旋锚的承载性能,优化螺旋锚的注浆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框架式注浆螺旋锚基础,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8](二)技术方案
[0009]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框架式注浆螺旋锚基础,包括锚杆,所述锚杆的下端开设有锚杆出浆孔,包括注浆框架,所述注浆框架包括注浆管和连通管,所述注浆管上设置有注浆框架出浆口,所述注浆管通过连通管与锚杆连通,所述注浆管设置在锚杆的周围。
[0010]优选的,所述锚杆上套设有多个锚盘,所述注浆管设置在相邻的两个锚盘之间。
[0011]优选的,所述注浆管与锚杆平行。
[0012]优选的,所述锚盘为螺旋锚盘。
[0013]优选的,所述注浆管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其上方和下方的锚盘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锚杆的上端连接有注浆软管。
[0015]现有技术的螺旋锚注浆通过锚杆侧注浆,注浆范围有限且注浆不均匀程度较为严重。目前的注浆方式对于承受荷载较大的耐张塔应用具有局限性,需要改善注浆方式,以此大幅提高螺旋锚的承载力。
[0016]通过锚盘间设置钢管式注浆框架,钢管式注浆框架增强了螺旋锚结构稳定性,提高螺旋锚与土体形成的支撑体系,可以进一步提高螺旋锚整体承载性能,提高幅度约为
30%。通过设置在锚盘间的钢管式注浆框架的入浆孔和出浆孔,可以前后左右和远近距离交替注浆,达到注浆范围的提高以及注浆的均匀程度,此注浆范围可以依据钢管式注浆框架位置调节,最大调节注浆范围为锚杆的4.5倍,是锚盘的1.5倍,承载力提高约180%以上。考虑钢管式注浆框架对承载性能的提高,综合承载力提高在210%以上。
[0017](三)有益效果
[001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框架式注浆螺旋锚基础。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9]该框架式注浆螺旋锚基础为提高螺旋锚承载力,通过设置钢管式注浆框架,一方面钢管式注浆框架增强了螺旋锚结构的稳定性,提高了螺旋锚与土体结合后的承载性能,另一方面钢管式注浆框架在桩侧可以均匀注浆并可远近交替注浆,构造出锚杆、锚盘、钢管式注浆框架和注浆料四位一体的稳定结构体系,大幅提高了后注浆螺旋锚的承载力,承载力提高幅度在210%以上。降低了螺旋锚的长度、锚杆直径以及本体投资。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图1中的I
‑
I截面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注浆框架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注浆效果图。
[0024]图中:1、锚杆;2、锚盘;3、注浆框架;31、注浆管;32、连通管;4、注浆框架入浆孔;5、注浆框架出浆口;6、锚杆出浆孔;7、注浆料;8、注浆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实施例1:
[0027]一种框架式注浆螺旋锚基础,包括外部注浆软管8和锚杆1,将注浆料7输送至锚杆1,锚杆1侧与注浆框架入浆口4相连,钢管式注浆框架3与上下锚盘2牢固焊接,钢管式的框架注浆框架3设置注浆框架入浆口4和注浆框架出浆口5。注浆框架入浆口4设置在钢管式注浆框架3中部的内侧,注浆框架出浆口5按照三等分设置在钢管式注浆框架3外侧,最低端锚杆侧开设注浆孔6。
[0028]本实施例中,每个注浆管31上开设1个注浆框架入浆孔和11个注浆框架出浆孔。
[0029]本实施例中,注浆框架入浆孔4孔径为30mm和注浆框架出浆孔5孔径为10mm,以便和入浆孔4灌浆料输送量总体保持一致。
[0030]本实施例中,注浆框架3位于外侧锚盘中间,钢管式注浆框架3与锚盘2通过满焊连接,确保锚杆1、锚盘2与钢管式注浆框架3形成稳固一体。
[0031]本实施例中,在低端锚盘2的锚杆1侧开设两个直径30mm孔洞,便于螺旋锚底部注浆。
[0032]本实施例中,注浆料7采用PO42.5硅酸盐水泥,水灰比为1:0.5,采用注浆压力为
0.3~1.0MPa和注浆速度为27~35L/min,将注浆软管8输送的注浆料7至锚杆1内部。
[0033]本实施例中,锚杆1内部的注浆料一部分通过注浆框架入浆孔4送至注浆框架出浆孔5,另外一部分注浆料输送至低端锚盘下侧的锚杆注浆孔6。
[0034]需要说明的是,在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对本专利技术结构的说明,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简便,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5]对于本技术方案中的“第一”和“第二”,仅为对相同或相似结构,或者起相似功能的对应结构的称谓区分,不是对这些结构重要性的排列,也没有排序、或比较大小、或其他含义。
[0036]另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结构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总体思路,联系本方案上下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框架式注浆螺旋锚基础,包括锚杆(1),所述锚杆(1)的下端开设有锚杆出浆孔(6),其特征在于:包括注浆框架(3),所述注浆框架(3)包括注浆管(31)和连通管(32),所述注浆管(31)上设置有注浆框架出浆口(5),所述注浆管(31)通过连通管(32)与锚杆(1)连通,所述注浆管(31)设置在锚杆(1)的周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框架式注浆螺旋锚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1)上套设有多个锚盘(2),所述注浆管(31)设置在相邻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运生,洪伟亮,朱健,谷超先,张云晨,葛军,马建超,许成俊,石超,杨冬,陈美权,汤可刚,唐磊,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电力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