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杆内置式自降粘熔体静电纺丝喷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0335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33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熔体静电纺丝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螺杆内置式自降粘熔体静电纺丝喷头,包括第一内套筒套;设于第一内套筒外的第二内套筒,所述第二内套筒底端封闭,第一内套筒与第二内套筒之间设有第一流动缝;套设于第二内套筒外的外套筒,外套筒顶端和底端均开口,外套筒与第二内套筒之间设有第二流动缝;搅拌部件,用于搅拌第一套筒内的熔体;搅拌部件包括螺旋杆和用于带动螺旋杆转动的电机,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内套筒、第二内套筒、外套筒和搅拌部件,通过螺旋杆对进入第一内套筒的熔体进行搅拌,并使熔体在压力作用下通过第二流出口喷射到喷头锥面上,熔体经过两次物理作用,大大降低了熔体粘度,起到了细化纤维、提高产品质量的作用。产品质量的作用。产品质量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螺杆内置式自降粘熔体静电纺丝喷头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熔体静电纺丝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螺杆内置式自降粘熔体静电纺丝喷头。

技术介绍

[0002]静电纺丝技术是聚合物溶液或熔体在高压静电场的作用下形成泰勒锥继而产生射流,在射流下落过程中冷却固化形成纤维的高分子材料先进制造技术。静电纺丝法即聚合物喷发静电拉伸纺丝法,与传统办法天壤之别,是工业上最常用的批量制备超细纤维的技术方法之一。
[0003]在纤维形成的过程中有较多的工艺参数会影响纤维的直径,例如:电压、溶体流速、溶体粘度、收丝筒的转速、纤维制备环境等。在组织工程、生物医药和传感器等高端领域,它们对纤维的直径要求非常的严苛,传统喷头生产的纤维直径达不到要求,所以降低纤维的直径成为主要的研究方向。
[0004]熔体粘度是反映塑料熔体流动的难易程度的特性,是熔体流动阻力的度量,粘度越高,流动阻力越大,流动越困难。静电纺丝是依靠静电力拉伸熔体成为纤维,熔体粘度是影响最终纤维直径的直接因素之一。
[0005]为了达到纤维细化的目的,最简单便捷的方法就是调节收丝筒的转速,转速越高,纤维直径越小,这是由于纤维沉积在收丝筒上时的机械拉伸,但收丝筒的转速和纺丝速度难以匹配,如果收丝筒转速较慢,不但达不到细化纤维的目的,也不利于收集;如果收丝筒转速过快,过度拉伸会导致颈缩和纤维断裂,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使用有气流辅助的纺丝喷头,虽然气流辅助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在工业化中批量生产时有较高的成本,当辅助气流过大也会导致纤维断裂,影响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螺杆内置式自降粘熔体静电纺丝喷头,旨在解决上述的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螺杆内置式自降粘熔体静电纺丝喷头,包括:
[0008]第一内套筒;
[0009]套设于第一内套筒外的第二内套筒,所述第一内套筒和第二内套筒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内套筒底端封闭,所述第一内套筒与第二内套筒之间设有第一流动缝;
[0010]套设于第二内套筒外的外套筒,所述第一内套筒与外套筒固定连接,所述外套筒顶端和底端均开口,所述外套筒与第二内套筒之间设有第二流动缝;
[0011]搅拌部件,用于搅拌第一内套筒内的熔体;
[0012]所述外套筒顶部开设有第一流入口,所述第一内套筒顶部设有与第一流入口连通的流入通道,所述第一内套筒底部开设有第二流入口,所述第一流动缝两端分别与流入通道和第二流入口连通,所述第一内套筒顶部开设有与第二流动缝连通的第一流出口,所述第二流动缝底端为第二流出口。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流动缝顶端为1mm,第二流动缝底端为0.5mm。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搅拌部件包括:
[0015]设于第一内套筒内的螺旋杆;
[0016]设于螺旋杆上方的电机,用于带动螺旋杆转动。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螺旋杆底端与第二内套筒底部设有的螺杆固定器转动连接。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螺旋杆底端与第二内套筒底部设有的螺杆固定器转动连接。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螺旋杆底端为空心,套设在螺杆固定器外侧。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螺旋杆上部转动安装有密封端盖,所述密封端盖与外套筒固定连接。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套筒的外侧壁上螺旋盘绕有加热圈,用于对熔体进行加热。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主要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3]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螺杆内置式自降粘熔体静电纺丝喷头通过设置第一内套筒、第二内套筒、外套筒和搅拌部件,所述搅拌部件包括螺旋杆和电机,通过螺旋杆对进入第一内套筒的熔体进行搅拌,并使熔体在压力作用下通过第二流出口的细小狭缝喷射到喷头锥面上,熔体经过两次物理作用,大大降低了熔体粘度,起到了细化纤维、提高产品质量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螺杆内置式自降粘熔体静电纺丝喷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螺杆内置式自降粘熔体静电纺丝喷头中第一内套筒和第二内套筒结构剖视图;
[0026]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螺杆内置式自降粘熔体静电纺丝喷头中第一内套筒和第二内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注释:1、电机;2、联轴器;3、螺旋杆;4、密封端盖;5、第一流出口;6、第一流入口;7、第一内套筒;8、外套筒;9、第二内套筒;10、加热圈;11、第二流入口;12、第一流动缝;13、第二流出口;14、螺杆固定器;15、螺栓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8]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0029]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
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003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螺杆内置式自降粘熔体静电纺丝喷头,如图1

图3所示,包括:
[0031]第一内套筒7;
[0032]套设于第一内套筒7外的第二内套筒9,所述第一内套筒7和第二内套筒9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第二内套筒9底端封闭,所述第一内套筒7与第二内套筒9之间设有第一流动缝12;
[0033]套设于第二内套筒9外的外套筒8,所述外套筒8顶端和底端均开口,所述外套筒8与第二内套筒9之间设有第二流动缝121,可将第一内套筒7和第二内套筒9由外套筒8顶端放入外套筒8内部,所述第一内套筒7与外套筒8由螺栓通过螺栓孔15固定;
[0034]搅拌部件,用于搅拌第一内套筒7内的熔体;
[0035]所述外套筒8顶部开设有第一流入口6,所述第一内套筒7顶部设有与第一流入口6连通的流入通道61,所述第一内套筒7底端开设有第二流入口11,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套筒7底端为开端,所述第一流动缝12两端分别与流入通道61和第二流入口11连通;
[0036]所述第一内套筒7和第二内套筒9由外套筒8顶端放入外套筒8内部,并且外套筒8上的第一流入口6与第一内套筒7上的流入通道61对应,所述第一内套筒7顶部开设有与第二流动缝121连通的第一流出口5,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第一流出口5呈弧形设计且其对应的圆心角小于180度,可以在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杆内置式自降粘熔体静电纺丝喷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内套筒;套设于第一内套筒外的第二内套筒,所述第一内套筒和第二内套筒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内套筒底端封闭,第一内套筒与第二内套筒之间设有第一流动缝;套设于第二内套筒外的外套筒,所述第一内套筒与外套筒固定连接,所述外套筒顶端和底端均开口,所述外套筒与第二内套筒之间设有第二流动缝;搅拌部件,用于搅拌第一内套筒内的熔体;所述外套筒顶部开设有第一流入口,所述第一内套筒顶部设有与第一流入口连通的流入通道,所述第一内套筒底部开设有第二流入口,所述第一流动缝两端分别与流入通道和第二流入口连通,所述第一内套筒顶部开设有与第二流动缝连通的第一流出口,所述第二流动缝底端为第二流出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杆内置式自降粘熔体静电纺丝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动缝顶端为1mm,第二流动缝底端为0.5mm。3.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宏波夏琦韩雯雯刘海超汪传生杨卫民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