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隐形井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0324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隐形井盖,包括托盘和固定在托盘内的防堵开启装置;所述防堵开启装置包括竖直管、挡块、防堵块、滑杆、起吊块;所述挡块固定在竖直管的顶部,挡块的上部中心开设有与防堵块相匹配的嵌装槽、下部中心开设有与滑杆相匹配的滑杆通孔,嵌装槽和滑杆通孔上下连通且贯穿挡块,滑杆通孔的内尺寸小于嵌装槽的内尺寸;所述起吊块固定在滑杆的底部,且起吊块的外尺寸大于方形通孔;所述防堵块固定在滑杆的顶端,且卡合在嵌装槽内,滑杆通过滑杆通孔与挡块可上下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托盘内设置防堵开启装置,即能满足隐形井盖的起吊,且不会产生灰尘、垃圾等的堆积,在防积尘、防堵的同时满足起吊需求。防堵的同时满足起吊需求。防堵的同时满足起吊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隐形井盖


[0001]本技术属于井盖
,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隐形井盖。

技术介绍

[0002]井盖封盖在市政道路检查井的井口处,用于填平路面。随着人们对道路美观性的要求逐渐增高,越来越多的隐形式井盖被开发并投入使用,隐形井盖在增加道路美观性的同时,也能提高人们在道路上驾车以及行走时的舒适性。
[0003]现有隐形井盖多用托盘结构,并在托盘的边角处设置钣金结构件,钣金结构件上设置起吊孔,在托盘内铺设与周围路面齐平的路面铺装层,隐形井盖盖合在原井盖的上方,当需要打开井盖进行清淤等作业时,使用十字镐等插入起吊孔并撬开隐形井盖。
[0004]由于隐形式井盖通常设置在露天路面上,起吊孔中会堆积不少的灰尘、垃圾、雨水等堆积物,在堆积严重时,堆积物填满起吊孔,开启井盖前需花费大量时间来将堆积物清掏出来,费时费力,此外,堆积物在起吊孔中长久不能排走,容易滋生大量细菌且散发出腐臭味道,影响周围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隐形井盖,通过在托盘内设置防堵开启装置,即能满足隐形井盖的起吊,且不会产生灰尘、垃圾等的堆积,在防积尘、防堵的同时满足起吊需求。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所述的隐形井盖包括托盘和固定在托盘内的防堵开启装置;所述防堵开启装置包括竖直管、挡块、防堵块、滑杆、起吊块;所述挡块固定在竖直管的顶部,挡块的上部中心开设有与防堵块相匹配的嵌装槽、下部中心开设有与滑杆相匹配的滑杆通孔,嵌装槽和滑杆通孔上下连通且贯穿挡块,滑杆通孔的内尺寸小于嵌装槽的内尺寸;所述起吊块固定在滑杆的底部,且起吊块的外尺寸大于方形通孔;所述防堵块固定在滑杆的顶端,且卡合在嵌装槽内,滑杆通过滑杆通孔与挡块可上下滑动连接。
[0008]作为优选,所述滑杆为方形杆,所述滑杆通孔为方形通孔。
[0009]作为优选,所述嵌装槽为圆形槽,所述防堵块为圆柱块;所述起吊块为方形块;所述竖直管的内孔为方形孔。
[0010]作为优选,所述嵌装槽的槽底设有环形凸起,所述防堵块的底面设有可与环形凸起相卡合的环形槽。
[0011]作为优选,所述滑杆的底部中心开设有螺栓孔,所述起吊块的中心开设有与螺栓孔相对的贯穿孔,起吊块通过螺栓固定在滑杆的底部。
[0012]作为优选,所述挡块与竖直管的接触面上分别设有上下相对的定位凸起和定位凹槽;所述起吊块与防堵块的相对面上也分别设有上下相对的定位凸起和定位凹槽。
[0013]作为优选,所述的防堵开启装置固定在托盘的中心。
[0014]作为优选,所述托盘为方形盘,底部设有加强筋。
[0015]作为优选,所述托盘外还设有底框,所述底框套固在托盘的外周。
[0016]作为优选,加强筋上铺设路面铺装层,路面铺装层与周围路面齐平。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8]本技术通过竖直管、挡块、起吊块、方杆以及防堵块的配合,开启时只需要拉起防堵块即可;不开启时,防堵块嵌入嵌装槽并封堵嵌装槽,使得雨水、灰尘和垃圾不会进入滑杆通孔中,不会堆积雨水、灰尘以及垃圾,在开启井盖时,不需要操作人员花费时间去清掏起吊孔中的堆积物,开启更加方便,且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会堆积垃圾,不会因垃圾在起吊孔堆积而发出腐臭味。
[0019]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在防积尘、防堵的同时满足起吊需求。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隐形式井盖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隐形式井盖在未装配路面铺装层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图2所示结构的爆炸图;
[0023]图4是图2所示结构的剖视图;
[0024]图5是图4中的A区域局部放大图;
[0025]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块体和方杆连接在一起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7是图6所示结构的另一视角图;
[0027]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9是图8所示结构的另一视角图;
[0029]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起吊块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11是图10所示结构的另一视角图;
[0031]图中,1

底框,2

托盘,3

原井盖,4

路面铺装层,5

竖直管,6

挡块,61

嵌装槽,62

滑杆通孔,63

环形凸起,64

定位凸起、7

滑杆,71

螺栓孔,8

防堵块,81

环形槽,9

起吊块,91

方孔,92

贯穿孔,93

定位凹槽,10

螺栓,11

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以方便技术人员理解。
[0033]如图1

11所示,所述的隐形井盖包括底框1、托盘2、原井盖3、路面铺装层4和防堵开启装置。
[0034]托盘2为方形盘,底部设有加强筋11,路面铺装层4通过加强筋11铺设在托盘2内。底框1套固在托盘2的外周,底框1与托盘2焊接。施工方法:先将底框1与托盘2焊接,并放置在原井盖3的上方,然后在托盘2内铺设路面铺装层4,并铺设至与周围路面齐平。通过在托盘2的外框设置底框1,可以增加托盘2的强度和刚度。
[0035]防堵开启装置通过与加强筋11焊接固定在托盘2的中心。防堵开启装置包括竖直管5、挡块6、防堵块8、滑杆7和起吊块9。挡块6焊接在竖直管5的顶端,且与竖直管5同轴焊
接。挡块6的上部中心开设有与防堵块8相匹配的嵌装槽61、下部中心开设有与滑杆7相匹配的滑杆通孔62,嵌装槽61和滑杆通孔62上下连通且贯穿整个挡块6,滑杆通孔62的内尺寸小于嵌装槽61的内尺寸。防堵块8焊接在滑杆7的顶端,滑杆7的底部中心开设有螺栓孔71,起吊块9的中心开设有与螺栓孔71相对的贯穿孔92,起吊块9通过螺栓10固定在滑杆7的底部。起吊块9的外尺寸大于滑杆通孔62。滑杆7可在嵌装槽61和滑杆通孔62之间上下滑动,防堵块8和起吊块9对滑杆7起到限位作用。起吊块9的上端面开开设有与滑杆7相匹配的方孔91,使用时,先将滑杆7从上至下从滑杆通孔62插入,再将滑杆7的下端插入起吊块9的方孔91,然后用螺栓10穿过贯穿孔92和螺栓孔71将起吊块9与滑杆7连接。
[0036]防堵块8使用可磁吸材质,防堵开启装置的使用方法演示:当需要开启隐形式井盖时,操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隐形井盖,其特征在于,包括托盘和固定在托盘内的防堵开启装置;所述防堵开启装置包括竖直管、挡块、防堵块、滑杆、起吊块;所述挡块固定在竖直管的顶部,挡块的上部中心开设有与防堵块相匹配的嵌装槽、下部中心开设有与滑杆相匹配的滑杆通孔,嵌装槽和滑杆通孔上下连通且贯穿挡块,滑杆通孔的内尺寸小于嵌装槽的内尺寸;所述起吊块固定在滑杆的底部,且起吊块的外尺寸大于滑杆通孔;所述防堵块固定在滑杆的顶端,且卡合在嵌装槽内,滑杆通过滑杆通孔与挡块可上下滑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形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为方形杆,所述滑杆通孔为方形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隐形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嵌装槽为圆形槽,所述防堵块为圆柱块;所述起吊块为方形块;所述竖直管的内孔为方形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隐形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嵌装槽的槽底设有环形凸起,所述防堵块的底面设有可与环形凸起相卡合的环形槽。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俊凌徐文婷余跃杨杰李泷娜赵鹰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