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温液态熔渣粒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802810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温液态熔渣粒化系统,包括粒化器,粒化器设置在检修通道的上部,检修通道的内部设置有驱动装置,检修通道贯通粒化仓及移动床装置设置,驱动装置包括电机,电机设置在固定支架上,并能够沿固定支架上下移动,电机的输出轴经粒化器转轴与粒化器连接,粒化器转轴上套装有粒化器转轴套筒,粒化器转轴套筒的一端伸出至检修通道的外部。改善离心粒化过程中粒化器转轴和驱动装置因晃动而导致粒化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加速了检修通道内热量排出,保护检修通道内装置免受高温影响。保护检修通道内装置免受高温影响。保护检修通道内装置免受高温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温液态熔渣粒化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高温液态熔渣余热回收
,具体涉及一种高温液态熔渣粒化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水淬法和干式处理法是目前最常见的高炉渣处理方法。水淬法是指利用低温的冷却水直接与高温的液态熔渣混合,使得液态熔渣温度迅速降低并形成玻璃体态炉渣颗粒。水冲渣法按照不同的工艺流程可分为因巴法、图拉法、底滤法、拉萨法、明特克法。尽管水淬法不断发展,但其技术的核心还是对高温液态熔渣进行喷水水淬,进而达到冷却和粒化的目的,然后进行水渣分离,冲渣的水经过沉淀过滤后再循环使用。尽管该法产生的玻璃体态熔渣可以应用于水泥工业进行资源化利用,但是处理过程浪费大量水资源,产生SO2和H2S等有害气体,也不能有效回收高温液态熔渣所含有的高品质余热资源。干式处理法将高温的液态熔渣干式处理,包括机械破碎法、风淬法和离心粒化法。机械法又分为碰撞法、机械搅拌法和转鼓粒化法,虽然机械破碎法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和有害气体的产生,但因其冷却后的渣颗粒尺寸较大且分布不均的渣颗粒对后续的应用十分不利,在某些情况下,还需要额外的机械处理,从而造成了能耗的增加,质量很难满足工业应用的需要。除此之外,处理后的渣,其温度仍然较高(500~900℃),从而造成较低的热量回收率。风淬法虽然相比机械破碎法能耗减少,但设备复杂,能耗高;而且风淬法对熔渣的流动性要求较高。随着炼钢技术的发展,钢渣的碱度较高,这使得其黏度也较大,难以进行风淬粒化。离心粒化法是当前备受关注的一种干式粒化工艺,与机械破碎和风淬法相比,离心粒化的突出特点是能耗低,设备紧凑、简单。同时,渣颗粒的质量和粒径可以通过调整转速、粒化器尺寸、空气流量等参数得到很好的控制,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0003]目前,离心粒化法是最有应用前景的一种高温熔渣余热回收方法,但由于其高温液态熔渣粒化装置需要布置在粒化仓中央,这种布置方法将会分割粒化仓下部的移动床装置,将移动床装置分为两个部分,这使得移动床装置的换热空间大大减少,因此必须寻求一种合适的高温液态熔渣粒化系统来增大移动床的换热空间,提高系统的余热回收总量。另外,由于液态高炉渣的温度在1350℃以上,高炉渣的热量从粒化器传递到转轴上,致使转轴温度过高,强度降低,产生变形,进而影响到所驱动的粒化器的粒化效果,同时电机的持续运行也会导致温度的升高,易引发电机故障,缩短寿命,另外,因为结构上的原因,轴在旋转时会来回晃动,影响到了粒化器的粒化效果,当粒化系统出现故障需要维修,或者粒化器需要更换的时候,固定的粒化设备就非常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温液态熔渣粒化系统,用于解决移动床换热空间狭小所导致的熔渣颗粒余热回收率低的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高温液态熔渣粒化系统,包括粒化器,粒化器设置在检修通道的上部,检修通道的内部设置有驱动装置,检修通道贯通粒化仓及移动床装置设置,驱动装置包括电机,电机设置在固定支架上,并能够沿固定支架上下移动,电机的输出轴经粒化器转轴与粒化器连接,粒化器转轴上套装有粒化器转轴套筒,粒化器转轴套筒的一端伸出至检修通道的外部。
[0007]具体的,固定支架上设置有可移动的固定底座,电机设置在固定底座内,固定支架的内部设置有步进电机,步进电机通过移动杆与固定底座连接,固定支架的两侧通过滑轨与检修通道的内壁连接。
[0008]进一步的,固定支架通过可拆卸固定装置与固定底座连接。
[0009]进一步的,电机的底部与固定底座之间设置有减震装置。
[0010]具体的,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装置与粒化器转轴的一端连接,粒化器转轴的另一端与粒化器固定连接。
[0011]进一步的,粒化器转轴套筒与联轴装置之间间隔设置。
[0012]具体的,粒化器转轴与粒化器转轴套筒之间设置有限位装置,限位装置至少包括一个。
[0013]具体的,粒化器为盘状或杯状结构。
[0014]具体的,检修通道的上部两侧墙壁倾斜布置。
[0015]具体的,检修通道的外侧设置有水冷壁,内侧设置有耐火材料。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本专利技术一种高温液态熔渣粒化系统,贯通布置于粒化仓及移动床装置中,减小了高温液态熔渣离心粒化系统占用的空间,增大了移动床的换热空间,使移动床内可以布置更多受热面,增加了熔渣颗粒在移动床区域的换热量,检修通道内部设置固定架,可以调节固定架上部可拆卸固定装置,使底座可以自由上下移动,带动粒化器上下移动。
[0018]进一步的,设置了用于固定驱动装置的可移动固定底座,固定底座下部与移动杆连接;将驱动装置置于固定底座上,可以限制因驱动装置转动所造成的离心粒化装置的晃动,增加驱动装置的稳固性,滑轨可以将粒化器装置拖出检修通道,增加了检修空间,提高了检修的便利性。
[0019]进一步的,在固定底座上设置有可拆卸固定装置,可以方便的对电机进行拆卸、固定和位置调整工作。
[0020]进一步的,设置减震装置进一步增加了驱动装置的稳固性,也减少了晃动对移动杆所产生的破坏,增长了移动杆的使用寿命,使得离心粒化装置更为稳定。
[0021]进一步的,粒化器转轴与驱动装置转轴通过联轴装置进行连接,有利于加强粒化器转轴与驱动装置转轴连接的稳固性,因其可拆卸性又增加了装置检修的便利性。
[0022]进一步的,联轴装置与粒化器转轴套筒之间留有合适的距离以便调节粒化器高度。
[0023]进一步的,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限位装置,可以大大减轻因机械结构不够精密而导致的在粒化过程中转轴产生晃动的问题,延长设备寿命,改善粒化效果,使粒化颗粒的粒径分布更加均匀,也使粒化器的运行更加稳定。
[0024]进一步的,将粒化器设置为盘状或杯状结构有利于将液态熔渣粒化为熔渣颗粒,提高粒化颗粒品质。
[0025]进一步的,检修通道侧墙上部边缘采用倾斜布置,可以避免熔渣颗粒堆积在检修通道上部。
[0026]进一步的,检修通道外壁为水冷壁,内壁为耐火材料,可以保护通道内装置不受高温影响,延长使用寿命;另外使用冷却套筒对粒化器转轴进行冷却,热交换后的冷却介质从粒化器转轴套筒排出,不仅对离心粒化装置起到高温保护作用,还可以对粒化熔渣起到吹散和冷却作用,提高余热回收后渣粒的品质。
[0027]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增大了移动床的换热空间,便于冷却、拆卸、移动和固定粒化器装置,可有效应用于回收粒化高炉渣颗粒的高温显热。
[0028]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专利技术系统正视图;
[0030]图2为本专利技术系统俯视图;
[0031]图3为本专利技术高温液态熔渣离心粒化系统结构示意图。
[0032]其中:1.粒化仓及移动床装置;2.粒化器;3.检修通道;301.水冷壁;302.粒化器转轴;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温液态熔渣粒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粒化器(2),粒化器(2)设置在检修通道(3)的上部,检修通道(3)的内部设置有驱动装置,检修通道(3)贯通粒化仓及移动床装置(1)设置,驱动装置包括电机(4),电机(4)设置在固定支架(309)上,并能够沿固定支架(309)上下移动,电机(4)的输出轴经粒化器转轴(302)与粒化器(2)连接,粒化器转轴(302)上套装有粒化器转轴套筒(304),粒化器转轴套筒(304)的一端伸出至检修通道(3)的外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液态熔渣粒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固定支架(309)上设置有可移动的固定底座(307),电机(4)设置在固定底座(307)内,固定支架(309)的内部设置有步进电机(310),步进电机(310)通过移动杆(308)与固定底座(307)连接,固定支架(309)的两侧通过滑轨(313)与检修通道(3)的内壁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温液态熔渣粒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固定支架(309)通过可拆卸固定装置(306)与固定底座(307)连接。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军马圆薛睿彬王树众徐宁文蒋代晖张馨艺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