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极耳连接引脚及二次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0230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二次电池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极耳连接引脚及二次电池。极耳连接引脚,包括顶盖连接部和引脚连接部,所述引脚连接部包括固持部和折弯部,所述折弯部设置有通槽,所述折弯部能够调节与所述固持部之间的开合角度,所述折弯部用于与电池的极耳贴合并且通过折弯与所述固持部焊接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传统的引脚连接部位置设置折弯部,并且折弯位置设置有通槽,折弯部与固持部连接,通过折弯部与电池的极耳贴合并与极耳一同折弯,使折弯部形成极耳与固持部的夹层,共同与固持部焊接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提高了引脚结构的强度,使电芯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能更高。使电芯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能更高。使电芯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能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极耳连接引脚及二次电池


[0001]本技术涉及二次电池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极耳连接引脚及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的二次动力电池顶盖引脚通过超声波焊接正负极耳,从而实现将裸电芯电流由内部导通至裸电芯外部。通常情况,裸电芯顶盖引脚由正极引脚和负极引脚组成。由于动力电池在实际工况中各种振动和冲击,要求动力电芯结构件具有较高机械强度,避免机械件在振动和冲击过程中发生变形或者断裂而影响电芯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而传统的引脚结构强度较差,在振动测试或者实际工况过程中,往往出现引脚变形严重,甚至在引脚应力集中部位发生断裂而使电芯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引脚结构强度差导致电芯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能较低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极耳连接引脚及二次电池。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极耳连接引脚,包括顶盖连接部和引脚连接部,所述引脚连接部包括固持部和折弯部,所述折弯部设置有通槽,所述折弯部能够调节与所述固持部之间的开合角度,所述折弯部用于与电池的极耳贴合并且通过折弯与所述固持部焊接固定。
[0006]本技术通过在传统的引脚连接部位置设置折弯部,并且折弯位置设置有通槽,折弯部与固持部连接,通过折弯部与电池的极耳贴合并与极耳一同折弯,使折弯部形成极耳与固持部的夹层,共同与固持部焊接固定,本技术的结构提高了引脚结构的强度,使电芯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能更高。
[0007]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折弯部呈字母“U”形,所述折弯部的两个开口端分别与固持部的边沿固定连接;使所述折弯部整体呈“口”字形。折弯部通槽的设计形式能够使零件达到减重的效果。降低了极耳与引脚装配时的间隙,提高了芯包体积,提升了电池容量。
[0008]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折弯部包括第三折弯条、第一折弯条和第二折弯条,所述第一折弯条和所述第二折弯条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三折弯条两端上,所述第一折弯条的端部、所述第二折弯条的端部分别与所述固持部的边沿形成第一折弯过渡段。第一折弯过渡段用于使折弯部与所述固持部更好的贴合。
[0009]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三折弯条的两个端部分别与第一折弯条、第二折弯条形成第二折弯过渡段,所述第三折弯条的水平高度分别低于所述第一折弯条的水平高度和/或第二折弯条的水平高度。将所述第三折弯条设计成高度低于第一折弯条、第二折弯条的目的是使所述折弯部的剖面形成一个沉台,与极耳配合的过程中,能够使极耳与第一折弯条、第二折弯条处于同一平面,不额外增加电池两侧的空间占用。能让极耳与引脚
更好的贴合,提高相应位置的过流能力。
[0010]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沉台的下沉高度大于等于极耳的厚度;更优选的,沉台的下沉高度与极耳的厚度相匹配。极耳的厚度为0.8mm左右。
[0011]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顶盖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电芯极柱相配合,所述引脚连接部上靠近所述顶盖连接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通孔。
[0012]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顶盖连接部与所述引脚连接部相互垂直。
[0013]优选的,所述顶盖连接部和引脚连接部为一体成型结构。
[0014]优选的,所述顶盖连接部的宽度大于所述固持部的宽度。
[0015]一种二次电池,包括电芯本体、极耳、顶盖、极柱以及上述所述的极耳连接引脚。在与电芯装配的过程中,现将极耳与折弯部的侧边贴合并且焊接,接着将折弯部侧边折弯,使极耳与引脚的大面贴合;最后将极耳与折弯部大面焊接结合,折弯部与固持部焊接结合。该极耳装配方式,极耳与引脚结合面面积增大,能提高装配的结构强度。
[0016]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1、本技术通过在传统的引脚连接部位置设置折弯部,并且折弯位置设置有通槽,折弯部与固持部连接,通过折弯部与电池的极耳贴合并与极耳一同折弯,使折弯部形成极耳与固持部的夹层,共同与固持部焊接固定,本技术的结构提高了引脚结构的强度,使电芯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能更高。
[0018]2、折弯部通槽的设计形式能够使零件达到减重的效果。降低了极耳与引脚装配时的间隙,提高了芯包体积,提升了电池容量。
[0019]3、沉台设计不额外增加电池两侧的空间占用。能让极耳与引脚更好的贴合,提高相应位置的过流能力。通过使用该极耳连接引脚与极耳进行装配后,极耳与引脚结合面面积增大,能提高装配的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的极耳连接引脚平面展开结构示意图一;
[0021]图2为本技术的极耳连接引脚平面展开结构示意图二;
[0022]图3为本技术的极耳连接引脚空间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4a为本技术的极耳连接引脚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b为本技术的极耳连接引脚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技术的引脚与极耳配合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6]图6为本技术的引脚与极耳配合安装完成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7]图中标记:1

顶盖连接部,2

引脚连接部,21

固持部,22

折弯部,221

通槽,3

第三折弯条,4

第一折弯条,5

第二折弯条,6

第一折弯过渡段,7

第二折弯过渡段,8

沉台,9

第一通孔,10

第二通孔,11

电芯本体,12

极耳,13

顶盖,14

极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
[0029]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
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30]实施例1
[0031]一种极耳连接引脚,如图1

3,图4a、图4b所示,包括顶盖连接部1和引脚连接部2,所述引脚连接部2包括固持部21和折弯部22,所述折弯部22设置有通槽221,所述折弯部22能够调节与所述固持部21之间的开合角度,所述折弯部22用于与电芯的极耳12贴合并且通过折弯与所述固持部21焊接固定。所述极耳连接引脚为一体成型结构件。具体的,所述折弯部22呈字母“U”形,所述折弯部22的两个开口端分别与固持部21的边沿固定连接;使所述折弯部22整体呈“口”字形。折弯部22通槽221的设计形式能够使零件达到减重的效果。降低了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耳连接引脚,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盖连接部(1)和引脚连接部(2),所述引脚连接部(2)包括固持部(21)和折弯部(22),所述折弯部(22)设置有通槽(221),所述折弯部(22)与所述固持部(21)之间的开合角度能够调节,所述折弯部(22)用于与电芯的极耳贴合并且通过折弯与所述固持部(21)焊接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连接引脚,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部(22)呈字母“U”形,所述折弯部(22)的“U”形开口端与固持部(21)的边沿固定连接,以使所述折弯部中部形成“口”字形镂空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耳连接引脚,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部(22)包括第三折弯条(3)、第一折弯条(4)和第二折弯条(5),所述第一折弯条(4)、所述第二折弯条(5)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三折弯条(3)两端上,形成字母“U”形结构;所述第一折弯条(4)的端部、所述第二折弯条(5)的端部分别与所述固持部(21)的边沿形成第一折弯过渡段(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极耳连接引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折弯条(3)的两个端部分别与第一折弯条(4)、第二折弯条(5)连接处形成第二折弯过渡段(7);所述第三折弯条(3)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旭舒宽金贺孝武安苏礼何巍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