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高效翻转换线移载输送装置,其包括第一输送线与第二输送线、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线上方的吸附翻转单元以及在所述第一输送线与所述第二输送线上方移动的吸附搬运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安全可靠的实现电池片模组的整体翻转运动,并实现高效的换线搬运。线搬运。线搬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翻转换线移载输送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输送装置
,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效翻转换线移载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光伏组件在生产过程中,有一道工序是将电池片按照叠瓦方案依次叠设在一个加热固化输送平台上,电池片与电池片之间通过粘连剂固化而链接为一体,形成电池模组,然后再将其搬运到玻璃底板组件上,然后随着玻璃底板组件输送至下一工站。而在叠瓦时,会根据电池模组的结构不同以及工艺不同,会存在反叠的情况,即将电池片的反面朝上进行反向叠设,因此,在叠设形成电池模组后,需要将其翻转至正面朝上的状态后才能将其放置到玻璃底板组件上。而由于电池模组中电池片与电池片的叠设重叠区域非常小,因此,电池模组的整体结构性较弱,在搬运时需要布局较密集的吸嘴组进行吸附搬运,且在搬运过程中需要轻取轻放,不然容易造成电池片隐裂或缺角损坏。
[0003]现有技术中专利号为CN114597289A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自动生产线,其进一步的公开了一种玻璃翻转机构,该玻璃翻转机构采用上下双层输送线的方式实现玻璃的夹持输送,利用翻转运动将玻璃板翻转180
°
后在利用输送线将其输送出去,但并不能适用于结构性较弱的电池模组翻转运动,且该机构中,每片玻璃要翻转完成并完全输出后,下一块玻璃才能进入到翻转机构中,下一块玻璃的输入时间损耗了生产线整体的时间节拍。
[0004]因此,需要额外设计一款高效翻转换线移载输送装置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翻转换线移载输送装置,能够安全可靠的实现电池片模组的整体翻转运动,并实现高效的换线搬运。
[0006]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高效翻转换线移载输送装置,其包括第一输送线与第二输送线、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线上方的吸附翻转单元以及在所述第一输送线与所述第二输送线上方移动的吸附搬运单元。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输送线为大幅面的输送带结构。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输送线位于所述第一输送线的平行侧、或位于所述第一输送线的输出端侧。
[0009]进一步的,所述吸附翻转单元包括第一驱动件、受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进行上下运动的第一支架、旋转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上的转轴、固定在所述转轴上的第一吸附模组以及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架上驱动所述转轴旋转的第二驱动件。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架呈U形结构,所述转轴的两端旋转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的两个自由端,与所述第一支架共同形成一个矩形结构。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驱动件设置有两个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架两侧的型材上。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架上设置有第二传动带,所述第二传动带的一端绕设在所
述转轴上的一个同步带轮上,所述第二驱动件的活动端与所述第二传动带固定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架上设置有受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进行水平移动的齿条,所述转轴上设置有与所述齿条啮合的齿轮。
[0014]进一步的,所述吸附搬运单元包括第三驱动件、受所述第三驱动件在所述第一输送线与所述第二输送线上方水平移动的支撑板、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的第四驱动件、受所述第四驱动件驱动进行上下运动的第二支架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上的第二吸附模组。
[001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吸附模组与所述第二吸附模组均包括若干组吸嘴模块,所述吸嘴模块沿电池模组长边方向间隔设置,且与所述电池模组宽度相当。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一种高效翻转换线移载输送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单独设置吸附翻转单元与吸附搬运单元,其中吸附翻转单元设置在输送电池模组的第一输送线上方,配置有升降运动与翻转驱动,吸附电池模组在第一输送线上方空间内实现翻转运动,将吸附搬运单元设置在第一输送线与输送玻璃底板组件的第二输送线上方,实现两个输送线之间的换线移载,并同时配合吸附翻转单元实现电池模组的承接转移;且在吸附翻转单元吸附电池模组向上脱离第一输送线后,下一个电池模组即可输入,在翻转换线移载过程中即可完成下一个电池模组的输送到位,减少中间等待时间,提高了整体产线的生产节拍。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吸附翻转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吸附翻转单元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吸附搬运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数字表示:
[0022]100
‑
高效翻转换线移载输送装置;101
‑
电池模组;102
‑
玻璃底板组件;
[0023]1‑
第一输送线;2
‑
第二输送线;3
‑
吸附翻转单元,31
‑
第一驱动件,32
‑
第一支架,33
‑
转轴,34
‑
第一吸附模组,341
‑
吸嘴模块,35
‑
第二驱动件,36
‑
第一龙门架,37
‑
第一传动带,38
‑
第一滑轨,39
‑
第二传动带;4
‑
吸附搬运单元,41
‑
第三驱动件,42
‑
支撑板,43
‑
第四驱动件,44
‑
第二支架,45
‑
第二吸附模组,46
‑
第二龙门架,461
‑
横梁,47
‑
第二滑轨,48
‑
第三传动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实施例一:
[0025]请参照图1
‑
图4,本实施例为一种高效翻转换线移载输送装置100,其包括第一输送线1与第二输送线2、设置在第一输送线1上方的吸附翻转单元3以及在第一输送线1与第二输送线2上方移动的吸附搬运单元4。
[0026]第一输送线1主要用于设置在叠瓦设备的输出端,承接叠瓦固化后的电池模组101,第一输送线1采用大幅面的输送带结构,利用输送带的平面完整性支撑电池模组101,避免对电池模组101造成损伤。
[0027]第二输送线2可根据现场设备的布局情况设置在第一输送线1的平行侧或设置在
第一输送线1的输送端侧,其主要用于将玻璃底板组件102输入到位,以承接电池模组101。由于玻璃底板组件102的整体结构性强,第二输送线2可采用多条窄带输送带结构或滚轮输送结构,本实施例不做限定。
[0028]本实施例中,第二输送线2位于第一输送线1的平行侧。
[0029]吸附翻转单元3包括第一驱动件31、受第一驱动件31驱动进行上下运动的第一支架32、旋转设置在第一支架32上的转轴33、固定在转轴33上的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翻转换线移载输送装置,其包括第一输送线与第二输送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线上方的吸附翻转单元以及在所述第一输送线与所述第二输送线上方移动的吸附搬运单元。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翻转换线移载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线为大幅面的输送带结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翻转换线移载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线位于所述第一输送线的平行侧、或位于所述第一输送线的输出端侧。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翻转换线移载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翻转单元包括第一驱动件、受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进行上下运动的第一支架、旋转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上的转轴、固定在所述转轴上的第一吸附模组以及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架上驱动所述转轴旋转的第二驱动件。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效翻转换线移载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呈U形结构,所述转轴的两端旋转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的两个自由端,与所述第一支架共同形成一个矩形结构。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效翻转换线移载输送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剑,杨晨,黄曰龙,豆永恒,宋家俊,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晟成光伏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