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翼
‑
腿混合推进的水下滑翔机及其工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下滑翔机
,尤其是涉及一种翼
‑
腿混合推进的水下滑翔机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深海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海洋科学的探究,海洋机器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水下滑翔机的技术已比较成熟,它利用净浮力和姿态角调整获得推进力,具有优异的续航能力、简易的结构等特点,满足深海探索的需要。
[0003]随着深海考察任务的多样化以及海洋环境的复杂多变,人们对水下滑翔机的水下作业能力和运动形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的水下滑翔机常见的矩形薄板机翼和大尺寸扑翼布局,在执行海底多变的工作任务时,会出现以下问题:其一,大尺寸扑翼布局限制其通过狭窄区域;其二,如若变轨则需机身倾斜,变轨半径很大,无法快速躲避障碍物;其三,在水下只能做锯齿状和螺旋回转轨迹的航行,面临复杂环境,水动力学性能低,无法保持有效、稳定地推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专利技术目的: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翼
‑
腿混合推进的水下滑翔机,增强灵活性,满足姿态的多样调整,提高推进效率。并提供了其工作方法。
[0005]技术方案:一种翼
‑
腿混合推进的水下滑翔机,包括滑翔机本体,还包括在滑翔机本体相对两侧均有设置的双向柔性翼腿混合推进装置以及安装于滑翔机本体舱体内用于控制双向柔性翼腿混合推进装置运动的控制板;
[0006]双向柔性翼腿混合推进装置包括线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翼
‑
腿混合推进的水下滑翔机,包括滑翔机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滑翔机本体相对两侧均有设置的双向柔性翼腿混合推进装置以及安装于滑翔机本体舱体内用于控制双向柔性翼腿混合推进装置运动的控制板(23);双向柔性翼腿混合推进装置包括线机构驱动部(1
‑
0)、限位块组件(2
‑
0)、柔性翼(3)、驱动控制单元(4
‑
0)、壳体组件(5
‑
0),线机构驱动部(1
‑
0)安装于壳体组件(5
‑
0)内部,限位块组件(2
‑
0)在壳体组件(5
‑
0)外侧设置于其中部,线机构驱动部(1
‑
0)包括两组收缩绳组(6),分别从壳体组件(5
‑
0)内部穿出并与限位块组件(2
‑
0)连接,柔性翼(3)设有两个,在限位块组件(2
‑
0)的相对两侧对称设置并分别与限位块组件(2
‑
0)连接,驱动控制单元(4
‑
0)包括安装于滑翔机本体舱体内的驱动伺服电机(20),驱动伺服电机(20)的电机轴与壳体组件(5
‑
0)连接,柔性翼(3)与驱动控制单元(4
‑
0)连接,线机构驱动部(1
‑
0)、驱动控制单元(4
‑
0)、驱动伺服电机(20)分别与控制板(23)信号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翼
‑
腿混合推进的水下滑翔机,其特征在于:线机构驱动部(1
‑
0)还包括在壳体组件(5
‑
0)内部沿其长度方向对称间隔设置的两个驱动组件,两组收缩绳组(6)分别与对应的一个驱动组件连接;驱动组件包括蜗杆(9)、蜗杆传动轴(12)、舵机组(13)、蜗轮(14)、滑轮(15)、滑轮销轴(16)、联轴器(17)、蜗轮轴套(18),舵机组(13)安装于壳体组件(5
‑
0)的内壁上,蜗杆传动轴(12)一端通过联轴器(17)与舵机组(13)连接,另一端与蜗杆(9)连接,蜗轮(14)通过支撑轴承座安装于壳体组件(5
‑
0)的内壁上并与蜗杆(9)啮合,蜗轮(14)上同轴安装有蜗轮轴套(18),滑轮(15)通过滑轮销轴(16)与蜗轮轴套(18)同轴连接,收缩绳组(6)缠绕于滑轮(15)上,舵机组(13)与控制板(23)信号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翼
‑
腿混合推进的水下滑翔机,其特征在于:滑轮(15)为上下对称布置的双滑轮,一端滑轮槽为顺时针缠绕的线,另一端滑轮槽为逆时针缠绕的线,两组收缩绳组(6)均设有两股收缩绳,分别为收缩绳一(6
‑
1)、收缩绳三(6
‑
3)为一股,收缩绳二(6
‑
2)、收缩绳四(6
‑
4)为一股,分别缠绕在对应的滑轮(15)的绳槽上,其中,收缩绳一(6
‑
1)与收缩绳三(6
‑
3)互连缠绕于同一个滑轮(15)上,形成互为伸缩关系,收缩绳二(6
‑
2)与收缩绳四(6
‑
4)互连缠绕于另一同个滑轮(15)上且互为伸缩关系。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翼
‑
腿混合推进的水下滑翔机,其特征在于:限位块组件(2
‑
0)包括限位弹性连接板(4)、限位块(5)、限位弹簧(7)、尾部限位块(8)、限位块连接轴(19),限位块(5)设有多个,每个限位块(5)的相对两侧面上分别垂直固定有一个限位弹性连接板(4),多个限位块(5)依次排列使限位弹性连接板(4)排成两列,每列限位弹性连接板(4)分别穿设于对应的一个柔性翼(3)中并与其内壁固定,使两个柔性翼(3)对称设置于一列限位块(5)的相对两侧,相邻两个限位块(5)之间分别通过一根限位块连接轴(19)连接,每个限位块连接轴(19)上分别套设有一个用于限制相邻两个限位块(5)之间夹角的限位弹簧(7),尾部限位块(8)通过又一个限位块连接轴(19)与排列于末端的限位块(5)连接,该限位块连接轴(19)上同样套设有一个限位弹簧(7),用于限制尾部限位块(8)与排列于末端的限位块(5)之间的夹角,收缩绳组(6)自首位的限位块(5)起依次穿过多个限位块(5)后与尾部限位块(8)连接,两组收缩绳组(6)在限位块(5)内部相对间隔设置且分别靠近其中一列限位弹性连接板(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翼
‑
腿混合推进的水下滑翔机,其特征在于:限位弹簧(7)
为扭转弹簧,其螺旋部套设于限位块连接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永梅,何夏磊,管伟,吕昊,苏世杰,张建,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