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运动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抑菌除异味型运动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对鞋子内产生的异味进行吸附和消除,同时可以对鞋内的防臭材料进行更换,防止除臭材料长时间使用后失效,达到长久除异味效果的抑菌除异味型运动鞋。一种抑菌除异味型运动鞋,包括有鞋底、鞋面、支撑件、鞋舌、鞋带、后跟防护件、弹性支撑层、耐磨防滑底层、鞋垫层、第一鞋底除臭片、第二鞋底除臭片、吸湿导湿层、抗菌层、鞋面除臭片、疏水层、魔术贴勾面和魔术贴毛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达到了对鞋子内产生的异味进行吸附和消除,同时可以对鞋内的防臭材料进行更换,防止除臭材料长时间使用后失效,达到长久除异味的效果。达到长久除异味的效果。达到长久除异味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抑菌除异味型运动鞋
[0001]本技术涉及运动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抑菌除异味型运动鞋。
技术介绍
[0002]鞋主要包括鞋底和鞋面,随着社会的发展,鞋的种类根据功能或季节也日益细分化,有皮鞋、拖鞋、凉鞋、旅游鞋、运动鞋等,极大地满足了日常生活需求,同时人们对鞋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各种各样的鞋子被研发出来,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便利。
[0003]市面上的一些除臭鞋子通常都采用提高透气性来实现除臭效果,但是在长时间穿戴后鞋子吸收大量汗水还是会散发出臭味;虽然也有一些采用除臭材料进行除臭,但是鞋内的除臭材料在长时间使用后或者在反复清洗过后除臭效果慢慢减弱,最终导致除臭效果不理想或失去除臭效果,无法长时间进行除臭;因此亟需研发一种能够对鞋子内产生的异味进行吸附和消除,同时可以对鞋内的防臭材料进行更换,防止除臭材料长时间使用后失效,达到长久除异味效果的抑菌除异味型运动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的除臭鞋子鞋内的除臭材料在长时间使用后或者在反复清洗过后除臭效果慢慢减弱,最终导致除臭效果不理想或失去除臭效果,无法长时间进行除臭,造成资源的浪费的缺点,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对鞋子内产生的异味进行吸附和消除,同时可以对鞋内的防臭材料进行更换,防止除臭材料长时间使用后失效,达到长久除异味效果的抑菌除异味型运动鞋。
[0005]本技术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0006]一种抑菌除异味型运动鞋,包括有鞋底、鞋面、支撑件、鞋舌、鞋带和后跟防护件;鞋底上方设置有鞋面,鞋面底部与鞋底的顶部固定连接;鞋面两侧设置有支撑件,支撑件与主体面固定连接,支撑件由TPU塑胶制成;鞋面上端设有开口,开口处设置有鞋舌,鞋舌与鞋面固定连接;鞋面上端开口处两侧还设置有数个通孔,鞋带穿过鞋面上端开口处两侧的通孔交叉缠绕;鞋面后端还设置有防护后跟,防护后跟与鞋面和鞋底固定连接;
[0007]所述鞋底包括弹性支撑层、耐磨防滑底层、鞋垫层、第一鞋底除臭片和第二鞋底除臭片;弹性支撑层下方设置有耐磨防滑底层,耐磨防滑底层上端面通过粘接剂与弹性支撑层下端面固定粘接;弹性支撑层上方设有鞋垫层,鞋垫层放置于弹性支撑层上方;所述弹性支撑层上端前后两侧相对于前脚掌处和后脚跟处设置有放置槽,前脚掌处放置槽内设置有第一鞋底除臭片,后脚跟处放置槽内设置有第二鞋底除臭片;
[0008]所述鞋面上端左右两侧设置有鞋面开口;鞋面包括有吸湿导湿层、抗菌层、鞋面除臭片、疏水层、魔术贴勾面和魔术贴毛面;吸湿导湿层位于鞋面最内侧,由棉布纤维层编织而成;吸湿导湿层顶部设置有抗菌层,抗菌层采用生物质石墨烯抗菌纤维纺织而成;吸湿导湿层和抗菌层交织连接成一整体,组成鞋面的内层;抗菌层远离吸湿导湿层一侧设置有疏水层,疏水层四周与吸湿导湿层和抗菌层组成的鞋面内层四周连接固定;疏水层和鞋面内
层之间设置有空腔,鞋面通过疏水层和鞋面内层设置成中空双层结构,且吸湿导湿层和抗菌层组成的鞋面内层和疏水层之间的空腔内还放置有鞋面除臭片;鞋面上端左右两侧吸湿导湿层和抗菌层组成的鞋面内层和疏水层之间设有开口,开口处设置有魔术贴勾面和魔术贴毛面,魔术贴勾面固定设置于抗菌层上端靠近于疏水层一侧,魔术贴毛面固定设置于疏水层下端靠近抗菌层一侧;魔术贴勾面和魔术贴毛面固定粘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鞋垫层包括吸汗层和纳米银颗粒抗菌涂层,吸汗层采用棉布纤维纺织而成,吸汗层下端面上设置有纳米银颗粒抗菌涂层;吸汗层能够在穿着者脚底出汗后对汗液进行吸附,同时,吸汗层下端的纳米银颗粒抗菌涂层对细菌具有强烈的抑制和杀灭作用。
[0010]进一步的,所述鞋垫层上等距均匀分布有若干贯穿鞋垫层的通气微孔;增加鞋垫层的透气性,提高穿着舒适性。
[0011]进一步的,所述疏水层采用聚四氟乙烯为原料经膨化拉伸形成的多微孔膜;利用这种微孔结构可达到优秀的防水透湿功能。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鞋底除臭片、第二鞋底除臭片和鞋面除臭片为采用竹炭纤维纺织而成的布片;竹炭纤维具有良好的吸附性,可以对鞋内散发出异味进行吸附和祛除,同时具有抗菌功效,能抑菌抗菌。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达到了对鞋子内产生的异味进行吸附和消除,同时可以对鞋内的防臭材料进行更换,防止除臭材料长时间使用后失效,达到长久除异味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鞋底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鞋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鞋垫层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中的标记为:1
‑
鞋底,2
‑
鞋面,3
‑
支撑件,4
‑
鞋舌,5
‑
鞋带,6
‑
后跟防护件,7
‑
鞋面开口,11
‑
弹性支撑层,12
‑
耐磨防滑底层,13
‑
鞋垫层,14
‑
第一鞋底除臭片,15
‑
第二鞋底除臭片,21
‑
吸湿导湿层,22
‑
抗菌层,23
‑
鞋面除臭片,24
‑
疏水层,25
‑
魔术贴勾面,26
‑
魔术贴毛面,131
‑
吸汗层,132
‑
纳米银颗粒抗菌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0021]一种抑菌除异味型运动鞋,如图1
‑
4所示,包括有鞋底1、鞋面2、支撑件3、鞋舌4、鞋带5和后跟防护件6;鞋底1上方设置有鞋面2,鞋面2底部与鞋底1的顶部固定连接;鞋面2两侧设置有支撑件3,支撑件3与主体面固定连接,支撑件3由TPU塑胶制成;鞋面2上端设有开口,开口处设置有鞋舌4,鞋舌4与鞋面2固定连接;鞋面2上端开口处两侧还设置有数个通孔,鞋带5穿过鞋面2上端开口处两侧的通孔交叉缠绕;鞋面2后端还设置有防护后跟,防护
后跟与鞋面2和鞋底1固定连接;
[0022]所述鞋底1包括弹性支撑层11、耐磨防滑底层12、鞋垫层13、第一鞋底除臭片14和第二鞋底除臭片15;弹性支撑层11下方设置有耐磨防滑底层12,耐磨防滑底层12上端面通过粘接剂与弹性支撑层11下端面固定粘接;弹性支撑层11上方设有鞋垫层13,鞋垫层13放置于弹性支撑层11上方;所述弹性支撑层11上端前后两侧相对于前脚掌处和后脚跟处设置有放置槽,前脚掌处放置槽内设置有第一鞋底除臭片14,后脚跟处放置槽内设置有第二鞋底除臭片15;
[0023]所述鞋面2上端左右两侧设置有鞋面开口7;鞋面2包括有吸湿导湿层21、抗菌层22、鞋面除臭片23、疏水层24、魔术贴勾面25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抑菌除异味型运动鞋,包括有鞋底(1)、鞋面(2)、支撑件(3)、鞋舌(4)、鞋带(5)和后跟防护件(6);鞋底(1)上方设置有鞋面(2),鞋面(2)底部与鞋底(1)的顶部固定连接;鞋面(2)两侧设置有支撑件(3),支撑件(3)与主体面固定连接,支撑件(3)由TPU塑胶制成;鞋面(2)上端设有开口,开口处设置有鞋舌(4),鞋舌(4)与鞋面(2)固定连接;鞋面(2)上端开口处两侧还设置有数个通孔,鞋带(5)穿过鞋面(2)上端开口处两侧的通孔交叉缠绕;鞋面(2)后端还设置有后跟防护件(6),后跟防护件(6)与鞋面(2)和鞋底(1)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1)包括弹性支撑层(11)、耐磨防滑底层(12)、鞋垫层(13)、第一鞋底除臭片(14)和第二鞋底除臭片(15);弹性支撑层(11)下方设置有耐磨防滑底层(12),耐磨防滑底层(12)上端面通过粘接剂与弹性支撑层(11)下端面固定粘接;弹性支撑层(11)上方设有鞋垫层(13),鞋垫层(13)放置于弹性支撑层(11)上方;所述弹性支撑层(11)上端前后两侧相对于前脚掌处和后脚跟处设置有放置槽,前脚掌处放置槽内设置有第一鞋底除臭片(14),后脚跟处放置槽内设置有第二鞋底除臭片(15);所述鞋面(2)上端左右两侧设置有鞋面开口(7);鞋面(2)包括有吸湿导湿层(21)、抗菌层(22)、鞋面除臭片(23)、疏水层(24)、魔术贴勾面(25)和魔术贴毛面(26);吸湿导湿层(21)位于鞋面(2)最内侧,由棉布纤维层编织而成;吸湿导湿层(21)顶部设置有抗菌层(22),抗菌层(22)采用生物质石墨烯抗菌纤维纺织而成;吸湿导湿层(21)和抗菌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福枝,林仔孺,郭雪满,朱新旺,林松华,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瑞鑫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