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拉单晶炉冷却水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78894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直拉单晶炉冷却水循环系统,与直拉单晶炉组件结合安装,所述直拉单晶炉组件包括炉底、副室、主室上部、主室下部、隔离阀、电源柜、水冷屏以及泵,所述直拉单晶炉冷却水循环系统包括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所述第一管路串联紧贴所述炉底、所述副室、所述主室上部、所述主室下部以及所述隔离阀,且所述第一管路包括第一冷却塔和第一蓄水池;所述第二管路串联紧贴所述电源柜、所述水冷屏以及所述泵,且所述第二管路包括第二冷却塔和第二蓄水池。所述直拉单晶炉冷却水循环系统节水效果更好。效果更好。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拉单晶炉冷却水循环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直拉单晶炉相关
,更准确的说涉及一种直拉单晶炉冷却水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光伏发电是一种重要的新能源利用方式,与风能、潮汐能等相比具有高效低成本的优势。目前光伏发电一般采用光伏电池进行,而单晶硅时光伏电池制造时的一种重要基材。现有技术中制造单晶硅的主要方法为直拉法,在直拉单晶炉中进行,以一块具有所需要晶向的单晶硅作为籽晶,将熔化了的半导体级硅液在籽晶上生长硅单晶的,生长的硅单晶就像是籽晶的复制品,具有和籽晶相同的晶向,硅单晶棒是直拉硅单晶方法形成的终端产品。
[0003]直拉单晶炉使用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冷却,一般采用冷却水循环系统实现。现有的冷却水循环系统多采用单路进水后到达冷却区域,冷却完成后从出水口循环至进水口。冷却水循环系统工作过程中用水量较大,且在冷却环节会有部分水蒸发损耗,进一步增加了用水量。为了节约水资源,尤其是在一些水资源匮乏的地区,需要尽可能在冷却水循环系统工作过程中节水。
[0004]目前为了节水,普遍通过控制水流量来实现,但是受限于炉体安全、热场功率影响等方面的限制,水流量的下降幅度受限,且蒸发损耗情况无法得到有效改善,节水效果不够理想。此外,现有的冷却水循环系统的设置成本和使用成本均较高。可见,本领域需要对现有的直拉单晶炉冷却水循环系统进行改进,以增强节水效果,同时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拉单晶炉冷却水循环系统,包括两个分别连接炉体不同区域的水路,针对冷却要求分别送水冷却,以有效节水并降低成本。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直拉单晶炉冷却水循环系统,与直拉单晶炉组件结合安装,所述直拉单晶炉组件包括炉底、副室、主室上部、主室下部、隔离阀、电源柜、水冷屏以及泵,所述直拉单晶炉冷却水循环系统包括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所述第一管路串联紧贴所述炉底、所述副室、所述主室上部、所述主室下部以及所述隔离阀,且所述第一管路包括第一冷却塔和第一蓄水池;所述第二管路串联紧贴所述电源柜、所述水冷屏以及所述泵,且所述第二管路包括第二冷却塔和第二蓄水池。
[0007]优选地,所述第一冷却塔为干湿联合冷却塔。
[0008]优选地,所述第一冷却塔冷却后的水温为25

35℃。
[0009]优选地,所述第二冷却塔为空冷塔。
[0010]优选地,所述第二冷却塔冷却后的水温为35

60℃。
[0011]优选地,所述第一蓄水池和所述第二蓄水池为同一个蓄水池。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直拉单晶炉冷却水循环系统的优点在
于:所述直拉单晶炉冷却水循环系统通过两条水路分别连接炉体不同区域,差异化控制,可以有效降低冷热水热量交换量,降低干湿联合冷却塔喷淋的启动时间,降低蒸发产生的水耗,节水效果更好;通过空冷塔可以替代干湿联合冷却塔的部分功能,有助于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一种直拉单晶炉冷却水循环系统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如图1所示,本申请一种直拉单晶炉冷却水循环系统与直拉单晶炉组件结合安装,直拉单晶炉组件包括炉底31、副室32、主室上部33、主室下部34、隔离阀35、电源柜36、水冷屏37以及泵38。所述直拉单晶炉冷却水循环系统包括第一管路1和第二管路2。第一管路1串联紧贴炉底31、副室32、主室上部33、主室下部34以及隔离阀35,且第一管路1包括第一冷却塔11和第一蓄水池12。第二管路2串联紧贴电源柜36、水冷屏37以及泵38,且第二管路2包括第二冷却塔21和第二蓄水池22。第一管路1和第二管路2分别连接炉体不同区域,针对冷却要求分别送水冷却,以有效节水并降低成本。
[0017]具体的,第一冷却塔11为干湿联合冷却塔。第一管路1中的冷却水由第一冷却塔11冷却,第一冷却塔11冷却后的水温为25

35℃。第一冷却塔冷却容积为原来单管路情况下的50%

90%。
[0018]第二冷却塔21为空冷塔。第二管路2中的冷却水由第二冷却塔21冷却,第二冷却塔21冷却后的水温为35

60℃。具体的,第二冷却塔21为变频空冷控制的冷却塔。
[0019]其中,第一管路1所对应的单晶炉部件对水温、水流量控制要求更加严格,安全风险性较大,因此采用干湿联合冷却塔。
[0020]第一蓄水池12和第二蓄水池22可为同一个蓄水池。
[0021]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拉单晶炉冷却水循环系统,与直拉单晶炉组件结合安装,所述直拉单晶炉组件包括炉底、副室、主室上部、主室下部、隔离阀、电源柜、水冷屏以及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拉单晶炉冷却水循环系统包括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所述第一管路串联紧贴所述炉底、所述副室、所述主室上部、所述主室下部以及所述隔离阀,且所述第一管路包括第一冷却塔和第一蓄水池;所述第二管路串联紧贴所述电源柜、所述水冷屏以及所述泵,且所述第二管路包括第二冷却塔和第二蓄水池。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拉单晶炉冷却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亮鞠贵冬李煜川黄晶晶唐姊瑀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双良冷却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