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塑性复合材料托盘的模压成型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78810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托盘生产应用技术领域,涉及热塑性复合材料,尤其涉及一种热塑性复合材料托盘的模压成型的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PP预浸带应用到托盘的生产中,同时,通过对现有生产工艺的改进,让PP预浸带有效的融合到热塑性复合材料中,使其有效形成一体化的结构,进而达到提高托盘的抗冲击强度的目的,为托盘的长久使用提供可靠保障。用提供可靠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塑性复合材料托盘的模压成型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托盘生产应用
,涉及热塑性复合材料,尤其涉及一种热塑性复合材料托盘的模压成型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托盘是用于集装、堆放、搬运和运输的放置作为单元负荷的货物和制品的水平平台装置。作为与集装箱类似的一种集装设备,托盘现已广泛应用于生产、运输、仓储和流通等领域,托盘作为物流运作过程中重要的装卸、储存和运输设备,与叉车配套使用在现代物流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目前,托盘根据材料分类可以分为木制平托盘、钢制平托盘、塑料制平托盘、复合材料平托盘以及纸制托盘等五种。
[0003]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材料(LFT)是指纤维长度大于2毫米的纤维增强热塑性材料。目前热塑性复合材料托盘因为具备的高强度以及免钢管的特征,在托盘市场应用逐渐形成一种特有的优势;但是在追求符合工况性能时,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材料制备托盘的性能远远达不到所需要的抗冲击性能,破损率很高;尤其在支腿部位,因为叉车叉头的薄金属特质,很容易撞击出一道坑洼,直接导致托盘破损,为此,如何提高热塑性复合材料托盘的抗冲击性能是目前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材料托盘所需要重点解决的事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的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材料托盘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方法简单、操作方便且能够有效实现抗冲击性能提高的热塑性复合材料托盘的模压成型的方法。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热塑性复合材料托盘的模压成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r/>[0006]a、首先,通过一阶双螺杆塑化,得到改性聚丙烯;
[0007]b、然后,连续将长纤维通入二阶螺杆与改性的聚丙烯进行共混,得到LFT混合团料,保温待用;
[0008]c、然后,利用烘箱将PP预浸带进行烘烤软化;
[0009]d、将满足托盘模压大小的LFT混合团块料转运至模具上方并保温待用;
[0010]e、在模压机准备就绪时,快速将烘烤透的PP预浸带输送至模具和LFT混合团块料之间;
[0011]f、待PP预浸带到达模具和LFT混合团块料之间后,将LFT混合团块料和PP预浸带在快速放置到模具内,模压机快速压机合模;
[0012]g、模压完成后,即可得到热塑性复合材料托盘。
[0013]作为优选,所述a步骤中,将重量份数70~95份的聚丙烯、0.5~3份的改性色母以及1~5份的相容剂通过混料机进行混合后喂入双螺杆机组,通过一阶双螺杆将混合料熔融并混炼后通过薄膜模头,得到改性聚丙烯。
[0014]作为优选,还包括弹性体材料,其中,弹性体材料的重量份数为10~20份。
[0015]作为优选,所述b步骤中,长纤维为连续玻璃纤维纱。
[0016]作为优选,所述c步骤中,PP预浸带的烘烤软化的温度为200~220℃。
[0017]作为优选,所述d步骤中,LFT混合团块料转运至模具上方400mm处。
[0018]作为优选,所述e步骤中,PP预浸带输送至模具上方150mm处。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20]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热塑性复合材料托盘的模压成型的方法,通过将PP预浸带应用到托盘的生产中,同时,通过对现有生产工艺的改进,让PP预浸带有效的融合到热塑性复合材料中,使其有效形成一体化的结构,进而达到提高托盘的抗冲击强度的目的,为托盘的长久使用提供可靠保障。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2]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3]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热塑性复合材料托盘的模压成型的方法
[0024]首先,将聚丙烯70份,功能色母母粒2份,相容剂3份由计量系统进行物理混合,混合后的粒子通过长径比为44D双螺杆混合机组进行混练,各加热段温度设置为190℃

220℃,最后得到宽度为400mm的高温改性聚丙烯薄壁熔体。
[0025]然后,连续将连续玻璃纤维纱穿过输送管道、导梳架进入二阶螺杆机组内,在进入二阶螺杆机组内后,连续玻璃纤维纱会被切断,同时一阶得到的高温薄壁熔体浇淋在玻璃纤维上,让改性聚丙烯薄壁熔体充分浸润在玻璃纤维纱上,而连续输入的目的主要是避免玻璃纤维纱成团,因为只有混合均匀的长纤维才能够起到增强强度的目的。
[0026]预设螺杆机腔体温度为220℃到230℃,转速与玻纤根数匹配得到重量均衡的玻纤比重,产量设置在400

500kg/h,玻纤股数选择30

36股,设定的转速为280

300rpm,进行混炼,混练后得到的团料LFT挤出后,自动切断为1100x300x20mm3的LFT混合团块料。
[0027]LFT混合团块料到达取料位置,利用机器人抓取胚料,然后送入压机模具上方400mm处,此时需要利用设备进行保温,保温设备可以为感应加热装置,也可以为其他,以不妨碍LFT混合团块料最后下落为准,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箱体进行保温,待用。
[0028]准备好预切好的PP预浸带通过加热隧道炉加热至220℃,待pp预浸带烘烤软化后,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的烘箱加热,自动线自动将布置好的PP预浸带移入烘烤区,烘烤箱分为三个不同温区控制,具体的说,在烘烤区入口,中间部位,烘烤区出口设置三段不同温区,这三个温区可以设置不同的加热功率以弥补出口及中部的温度差,在本实施例中,设置在220℃、200℃以及220℃,这样做的目的能够实现预浸带烘烤温度均匀,降低预浸带成型后的形变;通过烘烤区完成烘烤软化,输送装置迅速转移到模具上方待机械臂上LFT团料预融合。因为上述的设计,让预融合过程尽最短时间内完成并填装入模具中。同时,烘烤软化的目的
主要是为了使PP预浸带能够更好与LFT混合团进行结合,因为两个特性的问题,使两者容易在接触的地方产生气泡,无法做到合一,而软化后,不影响PP预浸带的性质,在热压的过程中,反而能够使其产生形变,更好的贴合LFT混合团块料。
[0029]为了避免PP预浸带快速的冷却,在本实施例中,烘烤软化后pp预浸带的通过一条输送链条进入压机模具上方150mm处。设置在此等高度,而非任意位置,主要是考虑到两个方面,第一就是LFT混合团块料与模具之间的高度应该满足PP预浸带的移动所需,第二就是PP预浸带的高度应该在最贴近模具的情况下且能够实现链条的快速回收。
[0030]这时候,利用机械手抓取LFT混合团块料下行,粘上加热好的PP预浸带后,链条快速退出模具上方。机械手将在5s内LFT团料和预浸带放置在模具腔内,这样,保温的LFT混合团块料能够提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塑性复合材料托盘的模压成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首先,通过一阶双螺杆塑化,得到改性聚丙烯;b、然后,连续将长纤维通入二阶螺杆与改性的聚丙烯进行共混,得到LFT混合团料,保温待用;c、然后,利用烘箱将PP预浸带进行烘烤软化;d、将满足托盘模压大小的LFT混合团块料转运至模具上方并保温待用;e、在模压机准备就绪时,快速将烘烤透的PP预浸带输送至模具和LFT混合团块料之间;f、待PP预浸带到达模具和LFT混合团块料之间后,将LFT混合团块料和PP预浸带在5s内快速放置到模具内,模压机快速压机合模;g、模压完成后,即可得到热塑性复合材料托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性复合材料托盘的模压成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步骤中,将重量份数70~95份的聚丙烯、0.5~3份的改性色母以及1~5份的相容剂通过混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蔡化琛廖勇苏彪陈强
申请(专利权)人:海之信山东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