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顶升格构式跨越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8655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顶升格构式跨越架,包括两个支撑单元和封网,所述的支撑单元包第一桁架,所述第一桁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由多个标准节依次首尾相接而成,所述立柱的下端部的外侧设置有提升装置。所述的提升装置包括顶升架和底架,所述的顶升架和底架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的顶升架相对于底架上下滑动的顶升油缸。所述顶升架的上侧设置有承托架,所述承托架的外端与所述顶升架转动连接,所述的立柱上沿竖直方向均布设置有与所述的承托架相配合的支撑板。所述的顶升架上位于所述承托架的下方设置有避让油缸。该格构式跨越架具有顶升功能,安装拆卸过程不需要借助大型的吊装车辆,简化了拆装过程,降低了拆装难度。度。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顶升格构式跨越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施工设备
,具体地说是一种可顶升格构式跨越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输电线路工程在跨越施工过程中,多采用毛竹跨越架或钢管跨越架,采用毛竹跨越架其力学性能欠佳,采用钢管跨越架自身重量大,同时两者在跨越高度、角度较大的跨越段的场所,均存在施工量大、施工造价高的问题。
[0003]作为较先进的格构式跨越架相较于传统的毛竹跨越架和钢管跨越架具有安全性高,占地面积小的优点。但是目前的格构式跨越架在安装和拆卸的过程中需要借助大型的吊装车辆,拆装过程复杂,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顶升格构式跨越架,该格构式跨越架具有顶升功能,安装拆卸过程不需要借助大型的吊装车辆,简化了拆装过程,降低了拆装难度。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可顶升格构式跨越架,包括两个支撑单元和位于两个所述支撑单元之间的封网,所述的支撑单元包第一桁架,所述第一桁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由多个标准节依次首尾相接而成,所述立柱的下端部的外侧设置有提升装置;
[0007]所述的提升装置包括从上往下依次套设于所述立柱外部的顶升架和底架,所述的顶升架与所述的底架滑动连接,且所述的顶升架和底架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的顶升架相对于底架上下滑动的顶升油缸;
[0008]所述顶升架的上侧设置有承托架,所述承托架的外端与所述顶升架转动连接,所述承托架的内端延伸至所述顶升架的内部,所述的立柱上沿竖直方向均布设置有与所述的承托架相配合的支撑板;
[0009]所述的顶升架上位于所述承托架的下方设置有避让油缸,所述避让油缸的缸体与所述的顶升架固定连接,所述避让油缸的活塞杆能够穿过所述的顶升架延伸至所述顶升架的上方,当所述避让油缸的活塞杆伸出时,能够将所述的承托架顶起,从而对立柱上的支撑板形成避让;
[0010]所述底架的下端部设置有允许标准节进出的避让缺口。
[0011]进一步地,所述底架的内部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多组导向组件,每组导向组件均包括四个导向组件,且四个所述的导向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底架的四个角上,所述的导向组件包括导向架体,所述的导向架体上转动设置有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且所述的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分别压紧在所述立柱的相邻的两个侧面上。
[0012]进一步地,所述的立柱从上往下依次包括由多个第一标准节依次首尾相接而成的第一立柱段和由多个第二标准节依次首尾相接而成的第二立柱段,所述第一标准节的截面尺寸小于所述第二标准节的截面尺寸;
[0013]所述的支撑板包括设置于第一立柱段上的第一支撑板和设置于第二立柱段上的第二支撑板;
[0014]所述的顶升架上设置有调节曲轴,所述的调节曲轴包括中心轴段和调节轴段,所述的中心轴段与固定设置于所述顶升架上的安装板转动连接,所述承托架的外端与所述的调节轴段转动连接;
[0015]所述的中心轴段上套设有调节手轮,且所述的调节手轮仅具有相对于所述中心轴段轴向滑动的自由度,所述的中心轴段上位于所述调节手轮的一侧固定设置有限位板,且所述的限位板和调节手轮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的顶升架上位于所述调节手轮的另一侧固定设置有定位板,所述的定位板上位于所述中心轴段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所述的调节手轮上设置有定位柱;
[0016]当所述的定位柱与第一定位孔相配合时,所述的承托架与所述的第二支撑板相配合;当所述的定位柱与所述的第二定位孔相配合时,所述的承托架与所述的第一支撑板相配合;
[0017]所述的导向组件与所述的第二立柱段相配合。
[0018]进一步地,所述的底架包括两个结构相同且前后对称布置的立架,两个所述的立架之间位于所述立架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的连接组件包括沿竖直方向布置的若干根第二横梁和位于相邻两根第二横梁之间的第二斜撑,所述第二横梁和第二斜撑的两端均通过可拆卸的方式与所述的立架固定连接;
[0019]所述的顶升架包括两个结构相同且前后对称布置的子架体,且两个所述的子架体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固定连接为一个整体;
[0020]所述子架体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导向柱,所述立架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的导向柱相配合的导向孔。
[0021]进一步地,位于同一侧的子架体和立架之间设置有顶升油缸,所述的子架体上位于所述顶升油缸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承托架,所述的子架体上位于每个所述承托架的下方均设置有避让油缸;
[0022]每个所述子架体的外侧均设置有调节曲轴,且所述的调节曲轴包括两个调节轴段,所述承托架的外端与对应的调节轴段转动连接。
[0023]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的立架之间设置有移动小车,所述的立架上设置有与所述的移动小车相配合的轨道。
[0024]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的立柱之间设置有第二桁架,所述第二桁架的两端分别通过可拆卸的方式与所述的第二立柱段固定连接。
[0025]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桁架由多个第三标准节依次首尾相接而成,所述的第二桁架由多个第四标准节依次首尾相接而成。
[0026]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桁架上沿所述第一桁架的长度方向均布设置有多个滑轮组件。
[002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桁架的上侧面上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斜向外上方延伸的羊角杆。
[002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9]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顶升格构式跨越架,通过在立柱的外部设置提升装
置,实现了格构式跨越架的自我顶升功能。这样,不需要借助大型的吊装车辆便可以完成格构式跨越架的安装和拆卸,相对于传统的格构式跨越架简化了拆装过程,同时也降低了拆装的难度。
[0030]另外,由于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可顶升格构式跨越架在安装和拆卸时不需要借助吊装设备,因此其高度不会受到吊装设备起吊高度的限制,可以根据现场施工的具体要求确定格构式跨越架的高度。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顶升格构式跨越架的支撑单元的主视图;
[0032]图2为支撑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3]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4]图4为图2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5]图5为图2中C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6]图6为提升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7]图7为提升装置的爆炸视图;
[0038]图8为图7中D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9]图9为图7中E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40]图10为提升装置的侧视图;
[0041]图11为图10中F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42]图12为图10中的A

A剖视图;
[0043]图13为图12中G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44]图14为调节手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顶升格构式跨越架,包括两个支撑单元和位于两个所述支撑单元之间的封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单元包第一桁架(1),所述第一桁架(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立柱(2),所述立柱(2)由多个标准节依次首尾相接而成,所述立柱(2)的下端部的外侧设置有提升装置(3);所述的提升装置(3)包括从上往下依次套设于所述立柱(2)外部的顶升架(31)和底架(32),所述的顶升架(31)与所述的底架(32)滑动连接,且所述的顶升架(31)和底架(32)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的顶升架(31)相对于底架(32)上下滑动的顶升油缸(33);所述顶升架(31)的上侧设置有承托架(34),所述承托架(34)的外端与所述顶升架(31)转动连接,所述承托架(34)的内端延伸至所述顶升架(31)的内部,所述的立柱(2)上沿竖直方向均布设置有与所述的承托架(34)相配合的支撑板;所述的顶升架(31)上位于所述承托架(34)的下方设置有避让油缸(35),所述避让油缸(35)的缸体与所述的顶升架(31)固定连接,所述避让油缸(35)的活塞杆能够穿过所述的顶升架(31)延伸至所述顶升架(31)的上方,当所述避让油缸(35)的活塞杆伸出时,能够将所述的承托架(34)顶起,从而对立柱(2)上的支撑板形成避让;所述底架(32)的下端部设置有允许标准节进出的避让缺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顶升格构式跨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32)的内部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多组导向组件(324),每组导向组件(324)均包括四个导向组件(324),且四个所述的导向组件(324)分别设置于所述底架(32)的四个角上,所述的导向组件(324)包括导向架体,所述的导向架体上转动设置有第一导向轮(3243)和第二导向轮(3245),且所述的第一导向轮(3243)和第二导向轮(3245)分别压紧在所述立柱(2)的相邻的两个侧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顶升格构式跨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柱(2)从上往下依次包括由多个第一标准节依次首尾相接而成的第一立柱段(21)和由多个第二标准节依次首尾相接而成的第二立柱段(22),所述第一标准节的截面尺寸小于所述第二标准节的截面尺寸;所述的支撑板包括设置于第一立柱段(21)上的第一支撑板(211)和设置于第二立柱段(22)上的第二支撑板(221);所述的顶升架(31)上设置有调节曲轴(36),所述的调节曲轴(36)包括中心轴段(361)和调节轴段(362),所述的中心轴段(361)与固定设置于所述顶升架(31)上的安装板(3115)转动连接,所述承托架(34)的外端与所述的调节轴段(362)转动连接;所述的中心轴段(361)上套设有调节手轮(37),且所述的调节手轮(37)仅具有相对于所述中心轴段(361)轴向滑动的自由度,所述的中心轴段(361)上位于所述调节手轮(37)的一侧固定设置有限位板(3611),且所述的限位板(3611)和调节手轮(37)之间设置有弹簧(38),所述的顶升架(31)上位于所述调节手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君杨森林靳义奎于昊王春林李涓朱岩甘生霖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