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8617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烹饪器具,包括具有烹饪腔的锅体和用于盖合烹饪腔的锅盖,锅体设有底加热组件,锅盖设有热风组件,锅盖包括盖体、内盖以及密封件,密封件具有分隔腔,内盖设置有分隔件,密封件能够相对于内盖上下运动,以具有与分隔件抵接使热风组件容纳在分隔腔内,并使分隔腔与烹饪腔隔绝的第一位置,以及与分隔件脱离使分隔腔与烹饪腔连通,以使热风组件向烹饪腔内输送热风的第二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锅盖设置可上下运动的密封件,使其与固定在内盖上的分隔件抵接密封或者脱离,从而实现分隔腔与烹饪腔的连通或隔绝,使得压力烹饪模式下,烹饪腔内的水汽、油烟等无法进入分隔腔内,从而形成对热风组件的保护。从而形成对热风组件的保护。从而形成对热风组件的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烹饪器具


[0001]本技术属于家用电器
,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0002]为了减少烹饪器具的数量,市场上有些烹饪器具将空炸功能和压力烹饪功能集成在一个烹饪器具上,使用户使用一个烹饪器具便能够满足空炸和压力烹饪的使用需求。
[0003]现有的空炸和压力烹饪一体的烹饪器具,通常包括煲盖和煲体,煲盖中装配的有钢盖,以及发热管、马达、风扇等用于空炸加热的配件,煲体中装配有发热盘、保温罩、内胆、压力控制开关等用于压力烹饪加热的配件,根据烹饪模式的不同,控制不同的加热组件运行。
[0004]但是,无论是在压力烹饪模式还是在空炸模式下,煲盖上的发热管、马达、风扇和都和食物处在同一个烹饪腔内。在高温高压环境中,烹饪腔内的水汽、油烟对空炸加热组件有一定的腐蚀危害,减少使用寿命和工作效率,影响顾客使用体验。
[0005]此外,长时间使用后,由于用于空炸加热的配件不方便用户清理,因此会积存较多的油污,而在压力烹饪模式下,烹饪腔内的水汽会将这些油污软化使其脱落,进而会直接滴落在烹饪腔内,导致食物受到污染,严重影响食材口感以及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烹饪器具,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0007]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8]一种多功能烹饪器具,包括具有烹饪腔的锅体和用于盖合所述烹饪腔的锅盖,所述锅体设有底加热组件,所述锅盖设有热风组件,所述锅盖包括盖体、内盖以及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具有分隔腔,所述内盖设置有分隔件,所述密封件能够相对于所述内盖上下运动,以具有与所述分隔件抵接使所述热风组件容纳在所述分隔腔内,并使所述分隔腔与所述烹饪腔隔绝的第一位置,以及与所述分隔件脱离使所述分隔腔与所述烹饪腔连通,以使所述热风组件向所述烹饪腔内输送热风的第二位置。
[0009]本技术的所述多功能烹饪器具还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0010]所述内盖开设有供所述密封件穿过的安装口,所述密封件中空以形成所述分隔腔,所述密封件的下端设置有下密封部,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下密封部与所述分隔件抵接密封。
[0011]所述密封件还设置有上密封部,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上密封部与所述内盖抵接密封。
[0012]所述盖体设置有抵顶部,所述密封件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抵顶部抵顶配合的配合部,所述盖体和所述密封件能够相对转动以使所述抵顶部推顶所述密封件向下运动至所述第一位置。
[0013]所述抵顶部为设置于所述盖体下侧的抵顶凸起,所述配合部为设置于所述密封件
上端的配合槽,所述配合槽设有配合斜面,所述配合斜面具有配合低位和配合高位,所述密封件能够相对于所述盖体转动,以使所述抵顶凸起沿所述配合斜面滑动并推动所述密封件向下运动。
[0014]所述内盖具有延伸至所述盖体外侧的操作部,所述操作部用于控制所述内盖转动,并带动所述密封件与所述内盖同步转动。
[0015]所述内盖开设有供所述密封件穿过的安装口,所述安装口的内周和所述密封件的外周二者之一设置有止挡凸起,二者之另一设置有止挡槽,所述止挡凸起和所述止挡槽配合,以限制所述密封件相对于所述内盖转动。
[0016]所述分隔件位于所述内盖的下侧,所述锅盖还包括沿所述分隔件的周向间隔设置的连接柱,所述分隔件通过所述连接柱与所述内盖固定连接,以使所述分隔件与所述内盖之间形成过流间隙。
[0017]所述多功能烹饪器具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内盖相抵接,另一端与所述密封件相抵接,所述弹性件用于对所述密封件施加朝向所述第二位置运动的推力。
[0018]所述内盖的上侧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弹性件的部分区域置于所述定位槽内。
[0019]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0020]1.本技术通过在所述锅盖设置可上下运动的密封件,使其与固定在所述内盖上的分隔件抵接密封或者脱离,从而实现所述分隔腔与所述烹饪腔的连通或隔绝。当所述密封件运动至所述第一位置并与所述分隔件抵接时,所述热风组件容纳在所述分隔腔内,且与所述烹饪腔隔绝,此时所述烹饪器具进行压力烹饪时,所述热风组件不工作,并且所述烹饪腔内的水汽、油烟等无法进入所述分隔腔内,从而形成对所述热风组件的保护。当所述密封件运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其与所述分隔件脱离,二者之间形成间隙,所述烹饪器具进行空炸烹饪时,所述热风组件启动工作,所述热风组件产生的热气流则能够通过该间隙进入所述烹饪腔内,对所述烹饪腔内的食物加热,进行空炸烹饪。
[0021]此外,所述分隔件位于所述热风组件的下方,还能够对所述烹饪腔内的油烟、蒸汽以及飞溅的油液等进行阻隔,降低所述热风组件被污染的几率,保证所述热风组件的清洁。
[0022]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抵顶部为设置于所述盖体下侧的抵顶凸起,所述配合部为设置于所述密封件上端的配合槽,所述配合槽设有配合斜面,所述配合斜面具有配合低位和配合高位,所述密封件能够相对于所述盖体转动,以使所述抵顶凸起沿所述配合斜面滑动并推动所述密封件向下运动。通过所述配合斜面与所述抵顶凸起配合,能够使所述密封件在相对于所述盖体转动时,所述抵顶凸起与所述配合斜面的接触位置发生变化,进而同时使所述密封件上下运动,当所述抵顶凸起与所述配合高位配合时,所述密封件受到所述抵顶凸起的推顶,进而向下运动,当所述抵顶凸起与所述配合低位配合时,所述抵顶凸起则进入所述配合槽内,所述密封件向上运动。
[0023]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内盖具有延伸至所述盖体外侧的操作部,所述操作部用于控制所述内盖转动,并带动所述密封件与所述内盖同步转动。所述内盖的所述操作部位于所述盖体外部,使得用户可自外部通过所述操作部操控所述内盖转动,同时所述内盖能够带动所述密封件转动,从而使完成所述密封件的位置调整。用户能够方便地控制所述密封件,对所述热风组件与所述烹饪腔的连通状态进行切换,提高使用体
验。
[0024]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分隔件位于所述内盖的下侧,所述锅盖还包括沿所述分隔件的周向间隔设置的连接柱,所述分隔件通过所述连接柱与所述内盖固定连接,以使所述分隔件与所述内盖之间形成过流间隙。所述分隔件通过所述连接柱固定于所述内盖,所述连接柱的存在使得所述分隔件与所述内盖之间具有所述过流间隙,因此当所述分隔腔与所述烹饪腔连通时,所述热风组件吹出的热风能够通过所述过流间隙快速进入所述烹饪腔内。进而减少了对热风的阻碍,提高热风流速,加速所述烹饪腔内热风循环的形成,提高空炸效率。
[0025]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多功能烹饪器具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内盖相抵接,另一端与所述密封件相抵接,所述弹性件用于对所述密封件施加朝向所述第二位置运动的推力。当所述密封件向所述第一位置运动时,挤压所述弹性件使其压缩,并对所述密封件产生朝向所述第二位置的推力,因此当用户操作时,所述弹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烹饪器具,包括具有烹饪腔的锅体和用于盖合所述烹饪腔的锅盖,所述锅体设有底加热组件,所述锅盖设有热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包括盖体、内盖以及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具有分隔腔,所述内盖设置有分隔件,所述密封件能够相对于所述内盖上下运动,以具有与所述分隔件抵接使所述热风组件容纳在所述分隔腔内,并使所述分隔腔与所述烹饪腔隔绝的第一位置,以及与所述分隔件脱离使所述分隔腔与所述烹饪腔连通,以使所述热风组件向所述烹饪腔内输送热风的第二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开设有供所述密封件穿过的安装口,所述密封件中空以形成所述分隔腔,所述密封件的下端设置有下密封部,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下密封部与所述分隔件抵接密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还设置有上密封部,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上密封部与所述内盖抵接密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设置有抵顶部,所述密封件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抵顶部抵顶配合的配合部,所述盖体和所述密封件能够相对转动以使所述抵顶部推顶所述密封件向下运动至所述第一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顶部为设置于所述盖体下侧的抵顶凸起,所述配合部为设置于所述密封件上端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泽春张岱杨飞陆黎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