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负荷垂直式微生物滤床反应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8500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负荷垂直式微生物滤床反应池,涉及水处理设备领域,该微生物滤床反应池旨在解决现在的传统微生态滤床不方便对重污染水源进行有效处理的技术问题,该微生物滤床反应池包括与污水存续设备连通的进水腔、设置于进水腔下方的高效发酵槽、设置于高效发酵槽下方的配水渠,进水腔内侧安装有人工格栅,高效发酵槽右端纵向等距安装有若干检查井,高效发酵槽内侧下部设置有布水桶,配水渠上下对称设置有两组,配水渠之间设置有滤床植物,配水渠之间设置有配水管,该微生物滤床反应池采用高效发酵槽配合经过精心设计的微生态滤床,对于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的处理效果好,直接提供给植物用于灌溉,中间流程少,实用性高。用性高。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负荷垂直式微生物滤床反应池


[0001]本技术属于水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负荷垂直式微生物滤床反应池。

技术介绍

[0002]微生态滤床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水处理技术,不采用大量人工构筑物和机电设备,无需进行曝气、投加药剂和回流污泥,也没有剩余污泥产生,因而可以大大节省污水处理厂投资和运行费用。微生态滤床基本上不需要机电设备,故维护技术相对简单,维护上只是控制水泵电源、清理渠道、控制阀门及管理湿地植物等,经过微生态滤床专家技术培训,一般工作人员完全可以承担日常维护与管理,但是现在的微生态滤床一般用于处理生态环境中的自然水、如雨水、河流水等含有少量污染物的水,一般不具有城市工业或生活污染,所以微生态滤床的水处理能力并不高,对重污染水源不具有处理优势。
[0003]现有公告号为CN215365327U的中国技术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景观水微生态滤床装置,包括:容置池,包括底部和环绕所述底部设置的内周壁;进水腔道,所述进水腔道的进水口位于所述容置池外,所述进水腔道上开设有若干数量的进水孔,所述进水孔位于所述容置池内;基质填料层,包括由下而上层叠设置的第一砾石层、玻璃轻石层、砾石与粗砂混合层以及第二砾石层,所述基质填料层位于所述进水孔下方;水生植物层,包括若干水生植物,位于所述基质填料层上方。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景观水微生态滤床装置,通过合理设置的基质填料层对景观水进行过滤,通过微生物对景观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分解吸收,可以解决使用现有技术对景观水进行处理不佳,水质较差的问题。
[0004]因此,针对上述传统微生态滤床不方便对重污染水源进行有效处理的情况,开发一种新型微生态滤床,利用高效发酵槽配合多级过滤装置,对于重污染水源同样具有处理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负荷垂直式微生物滤床反应池,该微生物滤床反应池旨在解决现在的传统微生态滤床不方便对重污染水源进行有效处理的技术问题。
[0007](2)技术方案
[0008]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高负荷垂直式微生物滤床反应池,该微生物滤床反应池包括与污水存续设备连通的进水腔、设置于所述进水腔下方的高效发酵槽、设置于所述高效发酵槽下方的配水渠,所述进水腔内侧安装有人工格栅,所述高效发酵槽靠近所述进水腔一端右侧安装有通气管,所述高效发酵槽右端纵向等距安装有若干检查井,所述高效发酵槽内侧下部设置有布水桶,所述高效发酵槽下端与所述配水渠之间连接有与所述布水桶相通的连通管,所述配水渠上下对称设置有两组,所述配水渠之
间设置有滤床植物,所述配水渠之间设置有配水管。
[0009]使用本技术方案的一种高负荷垂直式微生物滤床反应池时,污水通过进水腔流入高效发酵槽内,流经的过程中经过人工格栅将污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和废弃物隔离在外,污水在高效发酵槽内进行发酵,并根据发酵流程的不同状态添加适量的酸性或碱性溶液,同时启动搅拌机构将污水充分发酵,一段时间后,启动一号泵机通过引水管将发酵后的水抽入布水桶,并沿连通管流入配水渠,水样检测器对配水渠内的水进行检测,查看水样是否满足植物灌溉标准,配水渠中的水上升到一定高度后进入配水管,由配水管上开设的孔道直接对砂土混合层补充水分为滤床植物的根部提供水源,同时二号泵机将配水渠中的水抽入架空管,通过喷头对滤床植物的地面部分进行灌溉喷洒,多余的水分沿粗砂层向下渗流,依次经过一号多孔滤料导流层和二号多孔滤料导流层进入产水管内,渗流的过程中,水中残留的微量污染物被滤料截留,较为洁净的水从产水管流出。
[0010]进一步的,所述配水渠之间设置有用于培育所述滤床植物且具有一定厚度的砂土混合层,所述砂土混合层左侧设置有粗砂层,所述配水管设置于所述砂土混合层与所述粗砂层之间,砂土混合层为滤床植物的生长基质,配水管中渗出的水被其吸收并提供给滤床植物,底部的粗砂层空隙较大,可以疏导多余的水分。
[0011]进一步的,所述粗砂层左侧设置有一号多孔滤料导流层,所述一号多孔滤料导流层左侧设置有下端伸出于所述配水渠且表面具有若干孔眼结构的产水管,所述产水管左侧设置有二号多孔滤料导流层,一号多孔滤料导流层和二号多孔滤料导流层将产水管包裹在内,将渗入的水中微量污染物截留,较为纯净的水进入产水管。
[0012]进一步的,所述二号多孔滤料导流层左侧设置有钢砼底板,所述配水渠外壁靠近所述滤床植物一侧设置有HPDE防渗膜,钢砼底板密封性好,防止污水进一步下渗进入环境土壤,HPDE防渗膜隔水性好,避免砂土混合层中的水侧向流入由砖砌材料建造的配水渠内。
[0013]进一步的,所述通气管外侧安装有空气检测器,所述高效发酵槽靠近所述配水渠一端的上侧安装有液位计,所述高效发酵槽内侧安装有隔板,空气检测器为一种发酵尾气检测器,可以选用型号为FGA的INFORS发酵尾气检测分析仪,对经过通气管的浊气进行检测,识别其中因发酵所产生的气体含量,进而可以判断出高效发酵槽内的发酵进程。
[0014]进一步的,所述高效发酵槽内侧安装有由电机驱动的搅拌机构,所述布水桶与所述高效发酵槽内侧之间连接有引水管,所述引水管设置于所述布水桶内侧的一端安装有一号泵机,搅拌机构对污水不断搅动,令其与添加的药剂充分接触,加速发酵反应进程,一号泵机将发酵后的污水通过引水管抽入布水桶。
[0015]进一步的,所述配水渠之间安装有架空管,所述架空管设置于所述配水渠内侧的一端安装有二号泵机,所述架空管左端安装有若干喷头,所述配水渠上端安装有盖板,所述盖板上端安装有水样检测器,喷头对滤床植物的上部进行喷洒灌溉,在灌溉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型号为JHN

2型水样检测器实时对配水渠中的水进行检测,通过对水中重金属元素和生物质含量来检查是否满足灌溉标准。
[0016](3)有益效果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一种高负荷垂直式微生物滤床反应池采用高效发酵槽配合经过精心设计的微生态滤床,对于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的处理效果好,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可以达到国家水处理污染物的排放标准,直接提
供给植物用于灌溉,中间流程少,实用性高;微生态滤床处理后的出水亦可中水回用,用于冲厕、洗车、灌溉、绿化及工业回用等。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一种高负荷垂直式微生物滤床反应池具体实施方式的平面组装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一种高负荷垂直式微生物滤床反应池具体实施方式的高效发酵槽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一种高负荷垂直式微生物滤床反应池具体实施方式的滤床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中的标记为:1、进水腔;2、人工格栅;3、通气管;4、检查井;5、高效发酵槽;6、布水桶;7、连通管;8、配水渠;9、滤床植物;10、配水管;11、砂土混合层;12、粗砂层;13、一号多孔滤料导流层;14、产水管;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负荷垂直式微生物滤床反应池,该微生物滤床反应池包括与污水存续设备连通的进水腔、设置于所述进水腔下方的高效发酵槽、设置于所述高效发酵槽下方的配水渠;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腔内侧安装有人工格栅,所述高效发酵槽靠近所述进水腔一端右侧安装有通气管,所述高效发酵槽右端纵向等距安装有若干检查井,所述高效发酵槽内侧下部设置有布水桶,所述高效发酵槽下端与所述配水渠之间连接有与所述布水桶相通的连通管,所述配水渠上下对称设置有两组,所述配水渠之间设置有滤床植物,所述配水渠之间设置有配水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负荷垂直式微生物滤床反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水渠之间设置有用于培育所述滤床植物且具有一定厚度的砂土混合层,所述砂土混合层左侧设置有粗砂层,所述配水管设置于所述砂土混合层与所述粗砂层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负荷垂直式微生物滤床反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砂层左侧设置有一号多孔滤料导流层,所述一号多孔滤料导流层左侧设置有下端伸出于所述配水渠且表面具有若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磊欢周炜棋张大超周彬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零真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