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焚烧炉烟气净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78387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垃圾焚烧炉烟气净化系统,包括焚烧炉、集成烟道、省煤器、烟气循环装置以及布袋除尘装置,焚烧炉内产生的烟气经过烟气循环装置循环并从布袋除尘装置流出;烟气循环装置包括第一循环烟道以及第二循环烟道,第一循环烟道将省煤器与焚烧炉的出烟口连通,第二循环烟道将焚烧炉的下渣口与焚烧炉的料口连通;布袋除尘装置包括外壳箱体以及一级布袋组件和二级布袋组件,二级布袋组件位于一级布袋组件上方,一级布袋组件的多个一级布袋筒与二级布袋组件的多个二级布袋筒在水平方向上交错设置。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烟气循环实现降低炉内氮氧化物,提高垃圾焚烧效率与烟气净化效率,提高脱酸深度,减少烟气余热损失。减少烟气余热损失。减少烟气余热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焚烧炉烟气净化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烟气净化
,具体涉及一种垃圾焚烧炉烟气净化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垃圾焚烧的过程中,炉膛内会产生大量的烟气,烟气中含有氮化物、硫化物等有毒有害物质,若此种有毒有害烟气伴随着烟气从直接出烟口排出至环境中,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故为了减少有毒气体的排放,需要在排放前对烟气中的氮化物、硫化物进行反应处理,使其在排放时达到排放标准。
[0003]现有的烟气处理方式多种多样,如为了控制氮氧化物的排放含量,一般采取在烟气的排放口设置脱硝工艺塔以及脱硫工艺塔,在脱硝工艺塔中添加还原性物质对烟气进行脱氮处理,并在脱硫工艺塔中通入大量脱酸物质来降低烟气的酸度。但此净化工艺完全依赖化学药剂来进行脱硝脱硫,在实际成产时耗费会大量的能源与药品,成产成本大大提高,且烟气中的热量与动量完全在净化过程中被损耗,能量利用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拱一种垃圾焚烧炉烟气净化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烟气的热量与动量利用率低、烟气净化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具体提拱下述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提拱了一种垃圾焚烧炉烟气净化系统,包括焚烧炉、集成烟道、省煤器、烟气循环装置以及布袋除尘装置,所述焚烧炉内产生的部分烟气经过所述烟气循环装置循环且其余烟气从所述布袋除尘装置流出;
[0007]所述烟气循环装置包括第一循环烟道以及第二循环烟道,所述第一循环烟道将所述省煤器与所述焚烧炉的出烟口连通,所述第二循环烟道将所述焚烧炉的下渣口与所述焚烧炉的料口连通;
[0008]所述布袋除尘装置包括外壳箱体以及一级布袋组件和二级布袋组件,所述二级布袋组件位于所述一级布袋组件上方,所述一级布袋组件的多个一级布袋筒与所述二级布袋组件的多个二级布袋筒在水平方向上交错设置。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焚烧炉包括炉膛,所述炉膛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料口、炉渣出口,所述炉膛内部设置有炉排,所述炉膛与所述集成烟道的连接处设置有出气口;
[0010]所述第一循环烟道设置在所述炉膛外侧并将所述省煤器与所述出气口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循环烟道设置在所述炉膛外侧并将所述炉渣出口与所述料口连通。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循环烟道包括第一抽气管以及第一出气管,所述第一抽气管通过集成循环风机与所述第一出气管连接,所述第一抽气管与所述省煤器的出烟口连通,所述第一出气管与所述出气口连通,所述集成循环风机对所述第一抽气管进行负压吸引使得从所述省煤器流出的烟气从所述第一出气管进入至所述出气口。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循环烟道包括第二抽气管以及通过所述集成循环风机与所述第二抽气管连通的第二出气管,所述第二抽气管与所述炉渣出口连通,所述第二出气管与所述料口连通,所述集成循环风机对所述第二抽气管进行负压吸引使得所述炉渣出口处的气体从所述第二抽气管进入至所述料口的底部。
[00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集成烟道上向内凸出设置有折焰角,所述折焰角竖直安装在所述出气口上方。
[001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炉膛外侧的二次风机,所述二次风机通过补风管道连接有加热管筒,所述加热管筒贯穿所述炉膛横向设置在所述炉排上方,所述补风管道穿过所述加热管筒与所述集成烟道连接,所述补风管道的末端设置在所述折焰角处。
[001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一级布袋组件包括多个矩阵式排列的一级布袋筒、竖向设置在所述一级布袋筒内的一级脉冲管以及将所述外壳箱体分为上下两层的孔板,所述孔板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孔洞,所述一级布袋筒通过所述孔洞安装在所述孔板下方;
[0016]所述二级布袋组件包括多个矩阵式排列的二级布袋筒以及竖向贯穿所述二级布袋筒的二级脉冲管,所述二级布袋筒设置在所述孔板上方且悬空设置在每两个所述孔洞之间。
[001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一级布袋筒与所述二级布袋筒底部均密闭,所述进烟管道设置在两个所述二级布袋筒之间且末端向下延伸并穿过所述一级布袋筒的底部设置在所述外壳箱体内。
[001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壳箱体被所述孔板分为上层腔体与下层腔体,所述一级布袋筒设置在所述下层腔体内,所述二级布袋筒设置在所述上层腔体内,所述上层腔体连接有第一引风机,所述下层腔体连接有投料风机。
[0019]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0]本技术在炉膛与烟气集成管道之间设置烟气循环装置,并在烟气的脱酸工艺流程上设置多级布袋脱酸,循环烟气有利于降低炉内氮氧化物的生成,增加锅炉主干燥区的温度,提高干燥效率,减少烟气余热损失,减少脱硝剂的使用;且本装置还可以细化烟气脱酸过程,提供多级脱酸环境,提高烟气净化效果与效率。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拱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0022]图1为本技术提拱垃圾焚烧炉烟气净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提拱烟气循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提拱多级除尘布袋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提拱多级除尘布袋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0026]图5为本技术提拱多级除尘布袋的俯视示意图;
[0027]图6为本技术提拱多级除尘布袋的侧面示意图。
[0028]图中的标号分别表示如下:
[0029]1‑
焚烧炉;2

集成烟道;3

省煤器;4

脱酸塔;5

布袋除尘装置;6

烟气循环装置;7

集成循环风机;8

三通烟管;9

高温布袋除尘器;10

吹风管;11

折焰角;12

二次风机;13

补风管道;14

加热管筒;15

搂平齿;16

一级换热管;17

二级换热管;18

下层腔体;19

上层腔体;20

投料风机;21

挡灰板;22

卸灰阀;23

干燥段;24

燃烧段;25

燃烬段;26

烟孔:
[0030]101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焚烧炉烟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焚烧炉(1)、集成烟道(2)、省煤器(3)、烟气循环装置(6)以及布袋除尘装置(5),焚烧炉(1)内产生的部分烟气经过烟气循环装置(6)循环且其余烟气从布袋除尘装置(5)流出;所述烟气循环装置(6)包括第一循环烟道(601)以及第二循环烟道(602),所述第一循环烟道(601)将所述省煤器(3)与所述焚烧炉(1)的出烟口连通,所述第二循环烟道(602)将所述焚烧炉(1)的下渣口与所述焚烧炉(1)的料口连通;所述布袋除尘装置(5)包括外壳箱体(501)以及竖直设置在所述外壳箱体(501)内的进烟管道(502)、一级布袋组件(503)和二级布袋组件(504),所述二级布袋组件(504)位于所述一级布袋组件(503)上方,所述一级布袋组件(503)的多个一级布袋筒与所述二级布袋组件(504)的多个二级布袋筒在水平方向上交错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炉烟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焚烧炉(1)包括炉膛(101),所述炉膛(101)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料口(102)、炉渣出口(103),所述炉膛(101)内部设置有炉排(104),所述炉膛(101)与所述集成烟道(2)的连接处设置有出气口(105);所述第一循环烟道(601)设置在所述炉膛(101)外侧并将所述省煤器(3)与所述出气口(105)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循环烟道(602)设置在所述炉膛(101)外侧并将所述炉渣出口(103)与所述料口(102)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炉烟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循环烟道(601)包括第一抽气管(6011)以及第一出气管(6012),所述第一抽气管(6011)通过集成循环风机(7)与所述第一出气管(6012)连接,所述第一抽气管(6011)与所述省煤器(3)的出烟口连通,所述第一出气管(6012)与所述出气口(105)连通,所述集成循环风机(7)对所述第一抽气管(6011)进行负压吸引使得从所述省煤器(3)流出的烟气从所述第一出气管(6012)进入至所述出气口(10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炉烟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循环烟道(602)包括第二抽气管(6021)以及通过所述集成循环风机(7)与所述第二抽气管(6021)连通的第二出气管(6022),所述第二抽气管(6021)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金玉邹庐泉顾士贞吴碧龙吴天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环境集团再生能源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