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湿针织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8369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排湿针织面料,旨在解决坯布长时间与湿气接触后容易潮湿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面料本体,面料本体采用第一纱线编织而成,第一纱线通过经编方式形成若干横列的线圈,且同一根第一纱线所形成的线圈轮流配置在两个相邻线圈的纵行中,面料本体上设置有疏水纱线,疏水纱线以一沉一浮的方式横向穿过线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在面料本体上形成类似网孔结构的孔隙,可加快气体在面料本体内的流动速度,一是为了空气中的时间不会长时间停留在面料本体上,二是能够通过增强面料本体的透气性以达到加快使其挥发的效果,则可进一步提高面料本体的排湿性能,同时疏水纱线可进一步提高面料本体的疏水性能,避免使其长时间停留在线圈内。停留在线圈内。停留在线圈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排湿针织面料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针织面料,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排湿针织面料。

技术介绍

[0002]针织面料即是利用织针将纱线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而形成的织物。
[0003]如今为了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针织面料通常在加工后制成服装、窗帘布等纺织物品。
[0004]但由于南方的天气较为潮湿,空气中带有较多的湿气,当风吹在窗帘布上时,风中所携带的湿气也会附着在窗帘布表面甚至进入其内部,则容易使窗帘布处于潮湿状态,导致窗帘布的表面出现霉点。
[0005]因此需要提出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排湿针织面料。
[0007]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排湿针织面料,包括面料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本体采用第一纱线编织而成,所述第一纱线通过经编方式形成若干横列的线圈,且同一根第一纱线所形成的线圈轮流配置在两个相邻线圈的纵行中,所述面料本体上设置有疏水纱线,所述疏水纱线以一沉一浮的方式横向穿过线圈。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面料本体的一侧上复合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采用第二纱线与第三纱线编织而成,所述第二纱线与第三纱线均形成为若干的线圈,且第二纱线所形成的线圈与第三纱线所形成的线圈一上一下间隔交织排列。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面料本体与保护层之间采用垫纱方式垫入有抗菌纱线,所述抗菌纱线环绕形成线圈,所述线圈横向排列。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抗菌纱线所形成的线圈中设置有抗菌球囊。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纱线采用涤纶纤维纱与再生纤维素纤维纱加捻而成,所述疏水纱线采用绵纶纤维制成。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纱线采用氨纶纤维制成,所述第三纱线采用丙纶纤维制成。
[00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抗菌纱线与抗菌球囊均采用纳米银离子纤维制成。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面料本体上可形成类似网孔结构的孔隙,则可加快气体在面料本体内的流动速度,一是为了空气中的时间不会长时间停留在面料本体上,二是能够通过增强面料本体的透气性以达到加快使其挥发的效果,则可进一步提高面料本体的排湿性能,同时疏水纱线可进一步提高面料本体的疏水性能,避免使其长时间停留在线圈内。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一种排湿针织面料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面料本体的编织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保护层的编织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一种排湿针织面料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1、面料本体;2、第一纱线;3、疏水纱线;4、保护层;5、第二纱线;6、第三纱线;7、抗菌纱线;8、抗菌球囊。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实施例:
[0023]一种排湿针织面料,如图1、图2所示,包括面料本体1,面料本体1采用第一纱线2编织而成,第一纱线2采用涤纶纤维纱与再生纤维素纤维纱加捻而成,涤纶纤维具有强力好、耐磨、不吸湿的特点,并且不虫蛀、不霉烂,可使面料本体1具有多种优良性能,而再生纤维素纤维则具有透气、手感柔软、舒适的特点,能够完美弥补涤纶纤维的缺点,进而使由涤纶纤维与再生纤维素纤维制成的第一纱线2具有不吸湿、透气的特点,此两种性能能够很好的防止面料本体1因为长时间接触湿气导致表面产生霉菌,第一纱线2通过经编方式形成若干横列的线圈,且同一根第一纱线2所形成的线圈轮流配置在两个相邻线圈的纵行中,如此编织下所形成的织物可形成类似网孔结构的孔隙,则可加快气体在面料本体1内的流动速度,一是为了空气中的时间不会长时间停留在面料本体1上,二是能够通过增强面料本体1的透气性以达到加快使其挥发的效果,则可进一步提高面料本体1的排湿性能。
[0024]如图2所示,面料本体1上设置有疏水纱线3,疏水纱线3采用绵纶纤维制成,绵纶限位同样具有不吸湿的特点,同时又具有高强度、保形能力强的优点,能够提高疏水纱线3的使用寿命,避免疏水纱线3在长时间使用后收缩导致其不能完全贴附第一纱线2使得疏水性能下降,疏水纱线3以一沉一浮的方式横向穿过线圈,如此可进一步提高面料本体1的疏水性能,避免使其长时间停留在线圈内。
[0025]如图1、图3所示,面料本体1的一侧上复合有保护层4,保护层4可避免面料本体1直接与外界吹来的风接触,则可先一步将风中部分的湿气过滤,以防止过多的湿气进入面料本体1,保护层4采用第二纱线5与第三纱线6编织而成,第二纱线5采用氨纶纤维制成,氨纶纤维在具有良好不吸湿性能的同时还具有较佳的弹性,并且耐酸、耐碱、耐磨,能够赋予保护层4足够良好的耐用性,而第三纱线6采用丙纶纤维制成,丙纶纤维在具有不吸湿性能的同时还具有强度高、弹性好、耐磨的特点,则氨纶纤维与丙纶纤维能够使保护层4的使用寿
命足够长久,进而确保其对面料本体1的保护性能,第二纱线5与第三纱线6均形成为若干的线圈,且第二纱线5所形成的线圈与第三纱线6所形成的线圈一上一下间隔交织排列,则外界的气体可通过线圈在保护层4内流通,以提高保护层4的透气性。
[0026]如图4所示,面料本体1与保护层4之间采用垫纱方式垫入有抗菌纱线7,抗菌纱线7可起到灭菌作用,以对霉菌的生长进行限制,减小面料本体1与保护层4因为长时间粘附使其而出现霉点的可能性,抗菌纱线7环绕形成线圈,线圈横向排列,抗菌纱线7所形成的线圈中设置有抗菌球囊8,抗菌球囊8可随着面料本体1及保护层4的晃动而移动,则可对更多的地方起到灭菌作用,抗菌纱线7与抗菌球囊8均采用纳米银离子纤维制成,纳米银离子能穿刺细胞外表,使内部变性,降低细菌生成能力,让细胞无法代谢和繁殖,进而阻断细菌细胞的呼吸及改变细菌丛生态,防止细菌滋生和感染,则可更好的对霉菌的生长繁殖起到抑制效果。
[0027]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湿针织面料,包括面料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本体(1)采用第一纱线(2)编织而成,所述第一纱线(2)通过经编方式形成若干横列的线圈,且同一根第一纱线(2)所形成的线圈轮流配置在两个相邻线圈的纵行中,所述面料本体(1)上设置有疏水纱线(3),所述疏水纱线(3)以一沉一浮的方式横向穿过线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湿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本体(1)的一侧上复合有保护层(4),所述保护层(4)采用第二纱线(5)与第三纱线(6)编织而成,所述第二纱线(5)与第三纱线(6)均形成为若干的线圈,且第二纱线(5)所形成的线圈与第三纱线(6)所形成的线圈一上一下间隔交织排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排湿针织面料,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新刘长文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新伟诚织造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