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框架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8205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12
本公开具体公开了一种车身框架及车辆,所述车身框架包括前防撞梁总成、第一框架组件和第二框架组件,前防撞梁总成沿车身宽度方向延伸,第一框架组件和第二框架组件分别与前防撞梁总成相连,且第一框架组件和第二框架组件在车身宽度方向间隔布置,第一框架组件和第二框架组件均包括前纵梁、上边梁和前减震塔,前纵梁与前防撞梁总成相连以形成第一纵向传力路径,上边梁与前纵梁相连,前减震塔一端与上边梁相连,前减震塔的另一端与前纵梁相连;前舱三角梁,前舱三角梁的一端与第一框架组件中的前减震塔相连,前舱三角梁的另一端与第二框架组件中的前减震塔相连。本公开的车身框架,可以优化车身框架的传力路径,提高车身框架的碰撞性能。撞性能。撞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身框架及车辆


[0001]本公开属于车辆
,具体涉及一种车身框架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25%正面小偏置碰是正面发生碰撞时对整车安全考核的最严苛工况之一,由于其重叠量小,受力面积小,对乘员造成的伤害可能越大。因此要求车身结构能最大减少碰撞对汽车乘员舱的侵入量,保证乘员的安全。
[0003]相关技术中的通过增加加强梁和加强板的结构提高车身小偏置碰撞性能,然而,增加加强梁和加强板会造成车身框架重量的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公开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公开的实施例提出一种车身框架,可以优化车身框架的传力路径,提高车身框架的碰撞性能。
[0005]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
[0006]本公开实施例的车身框架,包括:前防撞梁总成,所述前防撞梁总成沿车身宽度方向延伸;第一框架组件和第二框架组件,所述第一框架组件和所述第二框架组件分别与所述前防撞梁总成相连,且所述第一框架组件和所述第二框架组件在所述车身宽度方向间隔布置,所述第一框架组件和所述第二框架组件均包括前纵梁、上边梁和前减震塔,所述前纵梁与所述前防撞梁总成相连以形成第一纵向传力路径,所述上边梁与所述前纵梁相连,所述前减震塔一端与所述上边梁相连,所述前减震塔的另一端与所述前纵梁相连;前舱三角梁,所述前舱三角梁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框架组件中的前减震塔相连,所述前舱三角梁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框架组件中的前减震塔相连。
[0007]本公开实施例的车身框架,可以优化车身框架的传力路径,提高车身框架的碰撞性能。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边梁包括上边梁内板和上边梁外板,所述上边梁外板和所述上边梁内部相互扣合,所述车身框架还包括连接梁,所述连接梁的一端与所述上边梁内板相连,所述连接梁的另一端与所述前纵梁相连以形成第一横向传力路径。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梁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的上端分别与所述上边梁内板相连。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纵梁在所述车身宽度方向上具有相对布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板体的下端与所述第一侧相连,所述第二板体的下端与第二侧相连。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减震塔包括连接边,所述连接边由下向上倾斜布置,且所述连接边的一端与所述上边梁相连,所述连接边的另一端与所述前纵梁相连以形成第二横向传力路径。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减震塔上设有多个加强筋,多个所述加强筋间隔布置在所述前减震塔上。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舱三角梁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均与所述前减震塔相连,所述第一连接部沿车身的宽度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框架组件中的所述前减震塔和所述第二框架组件中的所述前减震塔以形成第三横向传力路径,所述第二连接部沿车身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连接部远离所述前减震塔的一侧适于与前围板总成相连以形成第二纵向传力路径。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一体成型。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身框架还包括A柱总成,所述A柱总成与所述上边梁远离所述前减震塔的一侧相连,且所述上边梁与所述A柱总成之间形成第三纵向传力路径。
[0016]本公开实施例的车辆,包括如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车身框架。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的车身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的车身框架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的车身框架吸能变形区示意图。
[0020]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的车身框架又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的车身框架另一吸能变形区示意图。
[0022]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的车身框架的仰视图。
[0023]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的车身框架的结构示意图,且不包括前防撞梁总成和A柱总成。
[0024]附图标记:
[0025]前防撞梁总成100,第一框架组件200,
[0026]前纵梁1,
[0027]上边梁2,上边梁内板21,上边梁外板22,
[0028]前减震塔3,连接边31,加强筋32,
[0029]前舱三角梁4,第一连接部41,第二连接部42,
[0030]连接梁5,第一板体51,第二板体52,A柱总成6,第一吸能形变区7,第二吸能形变区8。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公开,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0032]如图1至图7所示,本公开实施例的车身框架,包括前防撞梁总成100、第一框架组件200和第二框架组件,前防撞梁总成100沿车身宽度方向延伸,第一框架组件200和第二框架组件分别与前防撞梁总成100相连,且第一框架组件200和第二框架组件在车身宽度方向间隔布置,第一框架组件200和第二框架组件均包括前纵梁1、上边梁2和前减震塔3,前纵梁1与前防撞梁总成100相连以形成第一纵向传力路径,上边梁2与前纵梁1相连,前减震塔3一端与上边梁2相连,前减震塔3的另一端与前纵梁1相连;前舱三角梁4,前舱三角梁4的一端与第一框架组件200中的前减震塔3相连,前舱三角梁4的另一端与第二框架组件中的前减震塔3相连。
[0033]具体地,如图1所示,前防撞梁总成100沿左右方向延伸,第一框架组件200和第二框架组件在左右方向上对称布置,且前防撞梁总成100与第一框架组件200的连接处位于前防撞梁总成100左端面的右侧,前防撞梁总成100与第二框架组件的连接处位于前防撞梁总成100右端面的左侧。
[0034]前纵梁1沿前后方向延伸,前纵梁1的前侧与前防撞梁总成100相连,前减震塔3的左侧与上边梁2相连,前减震塔3的右侧与前纵梁1相连,前减震塔3的前侧与前纵梁1相连。
[0035]本公开实施例的车身框架,当前防撞梁总成100受到撞击后,冲击力通过前防撞梁总成100传递至前纵梁1上形成第一纵向传力路径,冲击力作用在上边梁2时,由于上边梁2的前端与前纵梁1相连,冲击力还可以通过上边梁2传递至前纵梁1,此部分的冲击力与第一纵向传力路径上的力发生重叠,从而发生力之间的抵消,提高了碰撞吸能性,进而优化车身框架的传力路径,提高车身框架的碰撞性能。前减震塔3设在上边梁2和前纵梁1之间,上边梁2上的冲击力通过上边梁2和传递至前纵梁1,从而进一步与第一纵向传力路径上的力发生重叠,进而发生力之间的抵消。
[0036]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边梁2包括上边梁内板21和上边梁外板22,上边梁外板22和上边梁2内部相互扣合,车身框架还包括连接梁5,连接梁5的一端与上边梁内板21相连,连接梁5的另一端与前纵梁1相连以形成第一横向传力路径。
[0037]具体地,如图2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前防撞梁总成,所述前防撞梁总成沿车身宽度方向延伸;第一框架组件和第二框架组件,所述第一框架组件和所述第二框架组件分别与所述前防撞梁总成相连,且所述第一框架组件和所述第二框架组件在所述车身宽度方向间隔布置,所述第一框架组件和所述第二框架组件均包括前纵梁、上边梁和前减震塔,所述前纵梁与所述前防撞梁总成相连以形成第一纵向传力路径,所述上边梁与所述前纵梁相连,所述前减震塔一端与所述上边梁相连,所述前减震塔的另一端与所述前纵梁相连;前舱三角梁,所述前舱三角梁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框架组件中的前减震塔相连,所述前舱三角梁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框架组件中的前减震塔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边梁包括上边梁内板和上边梁外板,所述上边梁外板和所述上边梁内部相互扣合,所述车身框架还包括连接梁,所述连接梁的一端与所述上边梁内板相连,所述连接梁的另一端与所述前纵梁相连以形成第一横向传力路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梁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的上端分别与所述上边梁内板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纵梁在所述车身宽度方向上具有相对布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板体的下端与所述第一侧相连,所述第二板体的下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太亮曾榕马涛韩志兵
申请(专利权)人: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