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大连福佳专利>正文

一种凝结水管线稳定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78204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重整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凝结水管线稳定控制系统,其包括凝结水外送管线,所述凝结水外送管线由上游至下游依次设置第一调节阀组、第二调节阀组、第三调节阀组、流量孔板及第四调节阀组;所述第一调节阀组包括第一手阀及第一止回阀;所述第四调节阀组包括第二手阀及调节旁路,所述调节旁路上依次设置有第三手阀、导淋阀、调节阀及第四手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双调节点控制,当凝结水储罐液位不稳波动较频繁时,一般情况下通过调节阀对流量控制,反应较为灵敏,并且减少了外操人员工作量,在调节阀失灵时,仍可由外操人员手动调整,灵活度较高。灵活度较高。灵活度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凝结水管线稳定控制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重整装置
,具体为一种凝结水管线稳定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重整装置正常生产所产生的凝结水需要外送至电厂,通常凝结水储罐D

2507通过一条凝结水外送管线连接至电厂。正常生产时,凝结水储罐液位不稳波动较频繁,进而会影响热工其他参数。
[0003]为了减小因液位不稳带来的影响,通常是在相对靠近凝结水储罐D

2507一侧的N1界区设置一手阀,外操人员通过调节手阀的开度对凝结水外送管线流量进行控制。由于液位实时变化,外操人员则需要到N1界区多次调节手阀,且手阀反应时间长,增加外操的工作量的同时凝结水管线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凝结水管线稳定控制系统,其减小了外操的工作量,并且有效地提高了凝结水管线的稳定性。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凝结水管线稳定控制系统,其包括凝结水外送管线,所述凝结水外送管线由上游至下游依次设置第一调节阀组、第二调节阀组、第三调节阀组、流量孔板及第四调节阀组;所述第一调节阀组包括第一手阀及第一止回阀;所述第四调节阀组包括第二手阀及调节旁路,所述调节旁路上依次设置有第三手阀、导淋阀、调节阀及第四手阀。
[0006]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调节阀组包括第五手阀及第六手阀,跨所述第二调节阀组设置有共用低温伴热管线,所述第五手阀及第六手阀分别靠近所述低温伴热管线在所述凝结水外送管线上的首尾接入点设置。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三调节阀组包括第七手阀,跨所述第七手阀设置有经换热站旁路管线。
[0008]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旁路在所述凝结水外送管线上的接入点位于距离所述流量孔板下游1.5米以外位置。
[0009]进一步的,所述凝结水外送管线距离所述流量孔板下游1.5米的位置接入上游三通,所述上游三通连接至所述调节旁路的接入端,所述调节旁路的接出端通过下游三通连接至所述凝结水外送管线。
[0010]进一步的,所述调节阀电连接至PLC装置,所述PLC装置与凝结水储罐的液位计电连接,所述PLC装置用于根据所述液位计数值控制所述调节阀的开度。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第一手阀及第一止回阀以形成控制系统的第一个调节点,外操人员可以通过手动调节第一手阀开度以对凝结水外送管线进行控制;另外,通过在流量孔板下游设置第二手阀及调节旁路以形成控制系统的第二个调节点,通过调节旁路上调节阀的调整可以对凝结水外送管线进行控制,同样能够起到稳流的作用。上述的
设置方式能够实现双调节点控制,当凝结水储罐液位不稳波动较频繁时,一般情况下通过调节阀对流量控制,反应较为灵敏,并且减少了外操人员工作量,在调节阀失灵时,仍可由外操人员手动调整,灵活度较高。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工艺流程图;
[0013]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设有PLC装置时的工艺流程图;
[0014]图中:10、凝结水外送管线,
[0015]100、第一调节阀组,110、第一手阀,120、第一止回阀,
[0016]200、第二调节阀组,210、第五手阀,220、第六手阀,
[0017]300、第三调节阀组,310、第七手阀,
[0018]400、流量孔板,
[0019]500、四调节阀组,510、第二手阀,520、调节旁路,521、第三手阀,522、导淋阀,523、调节阀,524、第四手阀,
[0020]600、共用低温伴热管线,
[0021]700、经换热站旁路管线,
[0022]800、上游三通,
[0023]900、下游三通,
[0024]20、PLC装置,
[0025]30、凝结水储罐的液位计,
[0026]a、b、首尾接入点,I、接入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8]外送凝结水流量最低10T/H、正常80

140T/H、最高200T/H.外送凝结水压力0.6 MPA
ꢀ‑
0.9MPA. 外送凝结水温度70

110℃。
[0029]参见图1,示出了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一种凝结水管线稳定控制系统的工艺流程图,其包括凝结水外送管线10,凝结水外送管线10由上游至下游依次设置第一调节阀组100、第二调节阀组200、第三调节阀组300、流量孔板400及第四调节阀组500。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上游及下游是指凝结水外送过程中凝结水外送方向的上游及下游。第一调节阀组100包括第一手阀110及第一止回阀120;第四调节阀组500包括第二手阀510及调节旁路520,调节旁路520上依次设置有第三手阀521、导淋阀522、调节阀523及第四手阀524。实际设置时,第三手阀521可以选用闸阀DN150 、PN2.0,调节阀523可以选用芳构化调节阀HV2F2141、DN150、PN5,第四手阀524可以选用闸阀DN150、PN2.0。导淋阀522可以选用导淋DN2、 PN2.0。
[0030]上述凝结水管线稳定控制系统通过设置第一手阀110及第一止回阀120以形成控制系统的第一个调节点,外操人员可以通过手动调节第一手阀110开度以对凝结水外送管线10进行控制;另外,通过在流量孔板400下游设置第二手阀510及调节旁路520以形成控制系统的第二个调节点,通过调节旁路520上调节阀523的调整可以对凝结水外送管线10进行控制,同样能够起到稳流的作用。上述的设置方式能够实现双调节点控制,当凝结水储罐,位于凝结水外送管线10上游图1中未示出,液位不稳波动较频繁时,一般情况下通过调节阀523对流量控制,反应较为灵敏,并且减少了外操人员工作量,在调节阀523失灵时,仍可由外操人员手动调整。
[0031]在一实施例中,第二调节阀组200包括第五手阀210及第六手阀220,跨第二调节阀组200设置有共用低温伴热管线600,第五手阀210及第六手阀220分别靠近低温伴热管线600在凝结水外送管线10上的首尾接入点a、b设置。冬季气温较低时,可关闭第五手阀210及第六手阀220以阻断主管线凝结水,使其经过低温伴热管线600以减小气温对凝结水管网的影响。必要时,也可以在第五手阀210及第六手阀220之间设置导淋阀,用于排出残留凝结水。
[0032]同理,在一实施例中,第三调节阀组300包括第七手阀310,跨第七手阀310设置有经换热站旁路管线7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凝结水管线稳定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凝结水外送管线,所述凝结水外送管线由上游至下游依次设置第一调节阀组、第二调节阀组、第三调节阀组、流量孔板及第四调节阀组;所述第一调节阀组包括第一手阀及第一止回阀;所述第四调节阀组包括第二手阀及调节旁路,所述调节旁路上依次设置有第三手阀、导淋阀、调节阀及第四手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凝结水管线稳定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阀组包括第五手阀及第六手阀,跨所述第二调节阀组设置有共用低温伴热管线,所述第五手阀及第六手阀分别靠近所述低温伴热管线在所述凝结水外送管线上的首尾接入点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凝结水管线稳定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调节阀组包括第七手阀,跨所述第七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永明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福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