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公开一种沉桩设备及其液压控制系统,包括:第一油泵、第一换向阀以及增压油缸;其中,所述增压油缸的有杆腔与压桩油缸的无杆腔连通;所述第一换向阀的进油口与所述第一油泵的出油口相连;当所述第一换向阀处于第一工位时,所述第一换向阀的进油口与所述增压油缸的有杆腔连通,所述增压油缸的无杆腔与所述第一油泵的回油口连通;当所述第一换向阀处于第二工位时,所述换向阀的进油口与所述增压油缸的无杆腔连通。本申请提供的沉桩设备及其液压控制系统,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能够明显提升压桩过程的穿透力,其应用的范围更大。其应用的范围更大。其应用的范围更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沉桩设备及其液压控制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液压控制系统
,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液压控制系统,本申请还涉及一种具有该液压控制系统的沉桩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预制桩是在工厂或施工现场制成的各种材料、各种形式的桩(如木桩、混凝土方桩、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钢桩等),用沉桩设备将桩打入、压入或振入土中。
[0003]目前,往往采用静力压桩机将预制桩压入地基内,静力压桩机是借助自重和配重,通过液压缸施加持续的静压力作用于预制桩上,具有无震动、无噪声、高效节能、成桩质量高等特点,广泛被应用于建筑、道路等行业施工。但是现有技术中的静力压桩机的压桩存在穿透力小,挤土效应大等缺点,对于砂层或卵石地层较多的内陆地区,往往由于其穿透力不够,施工困难,所以预制桩通常局限在沿海、环湖、土层较厚的平原地带,难以在内陆地区获得进一步发展。
[0004]因此,亟须一种沉桩设备及其液压控制系统,能够结合脉冲压力和静力压力,能够明显提升压桩过程的穿透力,其应用的范围更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沉桩设备及其液压控制系统,能够结合脉冲压力和静力压力,能够明显提升压桩过程的穿透力,其应用的范围更大。
[0006]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液压控制系统,包括:第一油泵、第一换向阀以及增压油缸;
[0008]其中,
[0009]所述增压油缸的有杆腔与压桩油缸的无杆腔连通;
[0010]所述第一换向阀的进油口与所述第一油泵的出油口相连;
[0011]当所述第一换向阀处于第一工位时,所述第一换向阀的进油口与所述增压油缸的有杆腔连通,所述增压油缸的无杆腔与所述第一油泵的回油口连通;
[0012]当所述第一换向阀处于第二工位时,所述换向阀的进油口与所述增压油缸的无杆腔连通。
[0013]优选地,还包括:
[0014]与所述第一换向阀的进油口相连的储能装置;
[0015]与所述第一油泵的出油口相连的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出口与所述储能装置相连。
[0016]优选地,还包括:
[0017]设置在所述第一换向阀的进油口与所述增压油缸的有杆腔之间的第一逻辑阀;
[0018]设置在所述第一换向阀的进油口与所述增压油缸的无杆腔之间的第二逻辑阀;
[0019]当所述第一换向阀处于第一工位时,所述第一逻辑阀和所述第二逻辑阀处于开启
状态,当所述第一换向阀处于第二工位时,所述第一逻辑阀和第二逻辑阀处于关闭状态。
[0020]优选地,还包括:
[0021]设置在所述第一换向阀的进油口与所述增压油缸的无杆腔之间的第三逻辑阀;
[0022]当所述第一换向阀处于第一工位时,所述第三逻辑阀处于关闭状态;
[0023]当所述第一换向阀处于第二工位时,所述第三逻辑阀处于开启状态。
[0024]优选地,所述第一逻辑阀具体为带梭阀的二通逻辑阀;
[0025]所述第二逻辑阀具体为二通逻辑阀;
[0026]所述第三逻辑阀具体为带电磁换向阀的二通逻辑阀。
[0027]优选地,还包括:
[0028]设置在所述增压油缸的无杆腔与所述回油口之间的第四逻辑阀,所述第四逻辑阀具体为带溢流阀的二通逻辑阀。
[0029]一种液压控制系统,包括:
[0030]第一油泵,所述第一油泵的出油口与压桩油缸的无杆腔相连;
[0031]第二换向阀,所述第二换向阀的进油口与第二油泵的出油口相连;
[0032]当所述第二换向阀处于第一工位时,所述第二油泵的出油口与所述压桩油缸的无杆腔相连,所述压桩油缸的有杆腔与回油口连通;
[0033]当所述第二换向阀处于第二工位时,所述第二油泵的出油口与所述有杆腔相连,所述压桩油缸的无杆腔与所述回油口连通;
[0034]所述第二油泵输出的油压高于所述第一油泵输出的油压。
[0035]优选地,还包括:
[0036]与所述第二油泵的出油口相连的第三换向阀,所述第三换向阀具有第一工位以及截止工位,当所述第三换向阀处于第一工位时,所述第一油泵的出油口与所述压桩油缸的无杆腔连通;
[0037]设置在所述第三换向阀的出油口的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出口与所述压桩油缸的无杆腔相连。
[0038]优选地,还包括:第三单向阀;
[0039]所述第三单向阀设有两组,且两组所述第三单向阀的进油口分别与第一油泵和第二油泵的出油口连通。
[0040]一种沉桩设备,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
[004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液压控制系统,首先由于设置有第一油泵、第一换向阀以及增压油缸,其中,增压油缸的有杆腔与压桩油缸的无杆腔连通,第一换向阀的进油口与第一油泵的出油口相连,当第一换向阀处于第一工位时,第一换向阀的进油口与增压油缸的有杆腔连通,增压油缸的无杆腔与第一油泵的回油口连通,第一油泵内的液压油从增压油缸的有杆腔内进油,且增压油泵的无杆腔进行回油,此时,增压油缸有杆腔的输出压力等于第一油泵输出的油液压力,压桩油缸内的油压无增压过程,增压油缸输出至压桩油缸内的油压处于波谷状态。其次,当第一换向阀处于第二工位时,第一换向阀的进油口与增压油缸的无杆腔连通,第一油泵内的油液输送至增压油缸的无杆腔内,增压油缸内的有杆腔内的油压增加,并输送至压桩油缸的无杆腔内,此时,增压油缸输出至压桩油缸内的油压处于波峰状态。如此,通过控制第一换向阀反复切换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使得增压油缸输出到压桩油缸内
的油液压力周期性高低变化,以形成较高的脉冲压力,明显提升压桩过程的穿透力。由此可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液压控制系统,能够结合脉冲压力和静力压力,能够明显提升压桩过程的穿透力,其应用的范围更大。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沉桩设备,包括上述的液压控制系统,也能够实现同样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004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43]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液压控制系统对外无脉冲压力输出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44]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液压控制系统对外处于脉冲波谷状态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45]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液压控制系统对外处于脉冲波峰状态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46]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液压控制系统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47]附图标记:1、第一油泵;2、第一换向阀;3、增压油缸;4、压桩油缸;51、第一逻辑阀;52、第二逻辑阀;53、第三逻辑阀;54、第四逻辑阀;6、储能装置;7、第一单向阀;
[004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油泵(1)、第一换向阀(2)以及增压油缸(3);其中,所述增压油缸(3)的有杆腔与压桩油缸(4)的无杆腔连通;所述第一换向阀(2)的进油口与所述第一油泵(1)的出油口相连;当所述第一换向阀(2)处于第一工位时,所述第一换向阀(2)的进油口与所述增压油缸(3)的有杆腔连通,所述增压油缸(3)的无杆腔与回油口连通;当所述第一换向阀(2)处于第二工位时,所述第一换向阀(2)的进油口与所述增压油缸(3)的无杆腔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换向阀(2)的进油口相连的储能装置(6);与所述第一油泵(1)的出油口相连的第一单向阀(7),所述第一单向阀(7)的出口与所述储能装置(6)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换向阀(2)的进油口与所述增压油缸(3)的有杆腔之间的第一逻辑阀(51);设置在所述第一换向阀(2)的进油口与所述增压油缸(3)的无杆腔之间的第二逻辑阀(52);当所述第一换向阀(2)处于第一工位时,所述第一逻辑阀(51)和所述第二逻辑阀(52)处于开启状态,当所述第一换向阀(2)处于第二工位时,所述第一逻辑阀(51)和第二逻辑阀(52)处于关闭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换向阀(2)的进油口与所述增压油缸(3)的无杆腔之间的第三逻辑阀(53);当所述第一换向阀(2)处于第一工位时,所述第三逻辑阀(53)处于关闭状态;当所述第一换向阀(2)处于第二工位时,所述第三逻辑阀(53)处于开启状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逻辑阀(51)具体为带梭阀的二通逻辑阀;所述第二逻辑阀(52)具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清华,周生贵,郭勇,邓曦明,欧林华,
申请(专利权)人: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