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智能体物理信息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77580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6 13:4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智能体物理信息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从该系统的功能应用、平台架构、平台运维三个宏观维度出发,构建第二层级指标体系,再分别从第二层级指标体系构建微观指标作为第三层级指标体系,依次构建,最终构建第五层级指标。通过建立能够全面反映适应未来大规模异构智能体之间协同,以及协同任务实时变化的多智能体物理信息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能够解决多智能体物理信息系统之间的协同,系统架构的开放、灵活以及生存能力等问题。力等问题。力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智能体物理信息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多智能体物理信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智能体物理信息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多智能物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在环境感知的基础上,深度融合了计算、通信和控制能力的可扩展的网络化物理设备系统,它通过计算进程和物理进程相互影响的反馈循环实现深度融合和实时交互来增加或扩展新的功能,以高效和实时的方式监测或者控制多个物理实体。近年来,随着云计算、人工智能以及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多智能体物理信息系统已在航空航天、灾难救援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例如大规模无人机的协同控制、机器人搜索救援等。在这些系统中,一个典型的特点是智能体之间通过网络组织成一个复杂的社会结构进行广泛的协同工作,如协同探测、协同跟踪、协同定位、协同识别、协同干扰等。
[0003]如何评价多智能体物理信息系统的协同能力,需采用自顶向下的方法从任务要求、活动过程、技术能力入手,对系统各组成部分的技术与使用要求进行充分论证,才能提出一种适用于分布式协同的多智能体物理信息系统,建立一套多智能体物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参考准则,达到对系统性能和效能进行测试评估的目的。
[0004]现有的多智能体物理信息系统由于其组成和功能的复杂性,在描述系统指标时,通常按照各个分系统为单位,以各分系统的指标来代替对系统整体指标的描述。这种描述方式比较直观且易于理解,在执行单智能体任务或协同规模较小以及同型号智能体协同的情况下,能够较好的从局部到整体描述多智能体物理信息系统架构的指标体系。但针对未来大规模异构智能体之间协同,以及协同任务实时变化的使用场景,自底向上的多智能物理信息系统体指标构建方法,无法反映多智能体物理信息之间的关联关系,以及多智能体物理信息内部各功能组件之间的运行要求。因此,综合上述因素,急需建立一套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来解决上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的目的在于,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了一种多智能体物理信息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通过构建根据所述功能应用评价指标体系、平台架构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平台运维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多智能体物理信息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能够解决多智能体物理信息系统之间的协同,系统架构的开放、灵活以及生存能力等问题。
[0006]本申请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第一方面,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多智能体物理信息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包括:
[0008]构建多智能体物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应用评价指标体系;
[0009]构建多智能体物理信息系统的平台架构评价指标体系;
[0010]构建多智能体物理信息系统的平台运维评价指标体系;
[0011]根据所述功能应用评价指标体系、所述平台架构评价指标体系以及所述平台运维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多智能体物理信息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
[0012]可选的,所述功能应用评价指标体系包含能够评价多智能体物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应用的五类微观指标,包括协同探测指标、协同跟踪指标、协同定位指标、协同识别指标以及协同干扰指标。
[0013]可选的,所述协同探测指标包括作用距离指标、探测范围指标、测角精度指标以及信息刷新率指标;
[0014]所述协同跟踪指标包括作用距离指标、跟踪精度指标以及信息刷新率指标;
[0015]所述协同定位指标包括作用距离指标、定位精度指标以及定位时间指标;
[0016]所述协同识别指标包括作用距离指标和识别概率指标;
[0017]所述协同干扰指标包括作用距离指标和干扰功率指标。
[0018]可选的,所述平台架构评价指标体系包含能够评价平台架构的两类微观指标,包括平台架构功能指标和平台架构性能指标。
[0019]可选的,所述平台架构功能指标包括系统弹性指标、可伸缩性指标、可调整性指标、互操作性指标以及抗脆弱性指标;
[0020]所述平台架构性能指标包括系统初始化时间指标、任务响应时间指标、系统可用性指标、系统可靠性指标、资源调度时间指标、资源利用率指标、平台内/跨平台服务运行指标以及协议交互指标。
[0021]可选的,所述平台内/跨平台服务运行指标包括服务注册时间指标、服务发现时间指标、服务调度时间指标、服务加载时间指标、服务更新时间指标以及服务协议报文开销;
[0022]所述协议交互指标包括异构协议转换开销指标、异构协议转换精度开销、消息吞吐量指标、消息传输时延指标以及消息丢包率指标。
[0023]可选的,所述平台运维评价指标体系包含能够评价平台运维的两类微观指标,包括平台运维功能指标和平台运维性能指标。
[0024]可选的,所述平台运维功能指标包括可部署性指标、可扩展性指标、可测试性指标、可升级性指标。
[0025]可选的,所述平台运维性能指标包括系统升级指标和健康管理指标。
[0026]可选的,所述系统升级指标包括系统升级时间指标;
[0027]所述健康管理指标包括故障发现时间指标、故障恢复时间指标。
[0028]上述本申请主方案及其各进一步选择方案可以自由组合以形成多个方案,均为本申请可采用并要求保护的方案;且本申请,(各非冲突选择)选择之间以及和其他选择之间也可以自由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了解本申请方案后根据现有技术和公知常识可明了有多种组合,均为本申请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在此不做穷举。
[0029]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智能体物理信息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从该系统的功能应用、平台架构、平台运维三个宏观维度出发,构建第二层级指标体系,再分别从第二层级指标体系构建微观指标作为第三层级指标体系,依次构建,最终构建第五层级指标。通过建立能够全面反映适应未来大规模异构智能体之间协同,以及协同任务实时变化的多智能体物理信息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能够解决多智能体物理信息系统之间的协同,系统架
构的开放、灵活以及生存能力等问题,还对牵引多智能体物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研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指标评价体系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申请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申请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申请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0032]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33]请参照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指标评价体系结构图,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多智能体物理信息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接下来对该方法的具体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0034]构建多智能体物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应用评价指标体系。
[0035]构建多智能体物理信息系统的平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智能体物理信息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构建多智能体物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应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多智能体物理信息系统的平台架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多智能体物理信息系统的平台运维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所述功能应用评价指标体系、所述平台架构评价指标体系以及所述平台运维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多智能体物理信息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智能体物理信息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应用评价指标体系包含评价多智能体物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应用的五类微观指标,所述五类微观指标包括协同探测指标、协同跟踪指标、协同定位指标、协同识别指标以及协同干扰指标。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智能体物理信息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协同探测指标包括作用距离指标、探测范围指标、测角精度指标以及信息刷新率指标;所述协同跟踪指标包括作用距离指标、跟踪精度指标以及信息刷新率指标;所述协同定位指标包括作用距离指标、定位精度指标以及定位时间指标;所述协同识别指标包括作用距离指标和识别概率指标;所述协同干扰指标包括作用距离指标和干扰功率指标。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智能体物理信息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架构评价指标体系包含评价平台架构的两类微观指标,所述两类微观指标包括平台架构功能指标和平台架构性能指标。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智能体物理信息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架构功能指标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卿宸张正勇李鹏罗玲张伟唐鸣跃刘学左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