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加热式气载碘-131吸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7570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6 1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加热式气载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加热式气载碘

131吸收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放射性同位素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电加热式气载碘

131吸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医疗机构使用的碘化钠(131I

NaI)药品和碘

131标记的药品的放射性原料主要来自于反应堆辐照活化的二氧化碲,并主要采用干馏法生产。除本专利技术提供单位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外,国内的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和中国核动力研究院均曾从事过碘

131干馏生产,建立了生产装置。但现有的生产技术存在从靶料蒸馏出来的碘

131在载气载带输运过程中容易在管道内壁沉积或滞留,特别是在裸露的连接吸收瓶的管道和温度较低处,造成产品收率偏低、生产时间长等问题,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益。目前,尚未有电加热式气载碘

131吸收装置的公开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存在的从靶料蒸馏出来的碘

131在载气载带输运过程中容易在管道内壁沉积或滞留,造成产品收率偏低、生产时间长的不足,能够实现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益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电加热式气载碘

131吸收装置,能够高效地吸收载气中的放射性碘

131。
[0004]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电加热式气载碘

>131吸收装置,其特点是,所述的电加热式气载碘

131吸收装置,包括吸收瓶、电加热套、卧式管式炉、台架及升降机构,其连接关系是,所述的卧式管式炉水平固定设置于台架的台面上,升降机构固定设置于卧式管式炉正下方的台面下,电加热套设置于吸收瓶的凹槽内,吸收瓶放置于升降机构的载物台上,吸收瓶与卧式管式炉采用玻璃磨口对接方式非固定连接。
[0006]所述的吸收瓶包括通气管、隔热套管、碱液瓶、水冷锥套、测温套管、加料管及排气管;所述的通气管、隔热套管、碱液瓶由内至外依次竖立设置,其中,通气管的上端为锥形外磨口、下端为喇叭口,隔热套管的外形为底部中央设置有圆孔的双层圆桶形,碱液瓶的外形为顶部收口的圆桶形;所述的通气管下端的喇叭口嵌入隔热套管的圆孔并与圆孔面密封性固定连接,碱液瓶的上端面与隔热套管上部外侧面密封性固定连接,在碱液瓶与隔热套管的底部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的水冷锥套设置在通气管的喇叭口与碱液瓶的底部之间,水冷锥套上端的大部份嵌入喇叭口内并与喇叭口内表面保持有较小间隙,水冷锥套下端的进出水管垂直穿出碱液瓶的底部并与碱液瓶密封性固定连接;所述的测温套管垂直向上依次穿过碱液瓶的底部及水冷锥套的中央进入通气管下部直管处,测温套管与碱液瓶的底部密封性固定连接,在测温套管内设置有热电偶;所述的加料管及排气管分别固定设置于碱液瓶上部的两侧;所述的电加热套设置在通气管与隔热套管之间形成的凹槽内。
[0007]所述的卧式管式炉包括炉体和炉管,炉管水平放置在炉体内,在炉管靠近底部位
置垂直向下固定连接有带喇叭口形内磨口的支管,在相应位置的炉体上设置有一开孔,支管的下端伸出炉体与下方的通气管上端的锥形磨口对接。
[0008]所述的升降机构包括螺杆、螺帽及载物台,其中,载物台为圆环形并对称设置有两个小圆孔;所述的螺杆垂直固定安装在台架的台面下,螺帽安装在螺杆的中下部并与螺杆滑动连接,载物台通过两个小圆孔穿在螺杆上并放置在螺帽上,载物台与螺杆滑动连接,在载物台上设置有圆环形的橡胶垫,吸收瓶放置在橡胶垫上。
[0009]所述的电加热套、卧式管式炉、热电偶通过电线与外接的控制器连接;所述的加料管外接蠕动泵;所述的排气管外接尾气处理装置;所述的水冷锥套外接循环冷却水泵。
[0010]所述的通气管、隔热套管、碱液瓶、支管的纵轴心线重合。
[0011]所述的通气管、隔热套管、碱液瓶、水冷锥套、测温套管、加料管、排气管、炉管及支管的材质均为石英玻璃;所述的隔热套管内填充石棉纤维。
[0012]所述的通气管的上端为锥形外磨口与支管的喇叭口磨口为气密性配合设置。
[0013]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电加热式气载碘

131吸收装置,通过对气载碘

131输运管道实施加热保温的方法,实现了从炉管馏出的气载放射性碘

131的高效吸收,其简要工作原理是:采用电加热套对通气管恒温加热(温度控制在300℃左右),使从炉管排出的含有放射性碘

131的载气在输运过程中保持超过200℃,从而减少碘

131在管道内壁沉积或滞留,再采用大部分置于通气管下端喇叭口内的水冷锥套对从通气管排出的高温载气和填充在碱液瓶内的吸收液(一般为稀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快速充分冷却,实现气载放射性碘

131的高效吸收。
[0014]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电加热式气载碘

131吸收装置采用立式结构布局,消除了传统技术连接管道长、管道需要多处拐弯及不能实现载气输运全程保温的弊端,较大提高了生产效能,且操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好。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电加热式气载碘

131吸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
[0017]1.台面;2.载物台;3.通气管;4.电加热套;5.隔热套管;6.碱液瓶;7.水冷锥套;8.测温套管;9.加料管;10.排气管;11.热电偶;12.炉体;13.炉管;14.支管;15.螺杆;16.螺帽;17.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0]实施例1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电加热式气载碘

131吸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图1中,本发
明的电加热式气载碘

131吸收装置,包括吸收瓶、电加热套4、卧式管式炉、台架及升降机构,其连接关系是,所述的卧式管式炉水平固定设置于台架的台面1上,升降机构固定设置于卧式管式炉正下方的台面1下,电加热套4设置于吸收瓶的凹槽内,吸收瓶放置于升降机构的载物台2上,吸收瓶与卧式管式炉采用玻璃磨口对接方式非固定连接。所述的吸收瓶包括通气管3、隔热套管5、碱液瓶6、水冷锥套7、测温套管8、加料管9及排气管10;所述的通气管3、隔热套管5、碱液瓶6由内至外依次竖立设置,其中,通气管3的上端为锥形外磨口、下端为喇叭口,隔热套管5的外形为底部中央设置有圆孔的双层圆桶形,碱液瓶6的外形为顶部收口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加热式气载碘

131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加热式气载碘

131吸收装置,包括吸收瓶、电加热套(4)、卧式管式炉、台架及升降机构,其连接关系是,所述的卧式管式炉水平固定设置于台架的台面(1)上,升降机构固定设置于卧式管式炉正下方的台面(1)下,电加热套(4)设置于吸收瓶的凹槽内,吸收瓶放置于升降机构的载物台(2)上,吸收瓶与卧式管式炉采用玻璃磨口对接方式非固定连接;所述的吸收瓶包括通气管(3)、隔热套管(5)、碱液瓶(6)、水冷锥套(7)、测温套管(8)、加料管(9)及排气管(10);所述的通气管(3)、隔热套管(5)、碱液瓶(6)由内至外依次竖立设置,其中,通气管(3)的上端为锥形外磨口、下端为喇叭口,隔热套管(5)的外形为底部中央设置有圆孔的双层圆桶形,碱液瓶(6)的外形为顶部收口的圆桶形;所述的通气管(3)下端的喇叭口嵌入隔热套管(5)的圆孔并与圆孔面密封性固定连接,碱液瓶(6)的上端面与隔热套管(5)上部外侧面密封性固定连接,在碱液瓶(6)与隔热套管(5)的底部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的水冷锥套(7)设置在通气管(3)的喇叭口与碱液瓶(6)的底部之间,水冷锥套(7)位于喇叭口内并与喇叭口内表面保持有较小间隙,水冷锥套(7)下端的进出水管垂直穿出碱液瓶(6)的底部并与碱液瓶(6)密封性固定连接;所述的测温套管(8)垂直向上依次穿过碱液瓶(6)的底部及水冷锥套(7)的中央进入通气管(3)下部直管处,测温套管(8)与碱液瓶(6)的底部密封性固定连接,在测温套管(8)内设置有热电偶(11);所述的加料管(9)及排气管(10)分别固定设置于碱液瓶(6)上部的两侧;所述的电加热套(4)设置在通气管(3)与隔热套管(5)之间形成的凹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平杨宇川吴川林青川涂俊熊晓玲邓建张锐党宇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