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切换的磁吸式USB接口转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7307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6 13: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切换的磁吸式USB接口转换装置,包括USB插头与可换接口转换部件,USB插头包括Ty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切换的磁吸式USB接口转换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USB接口转换与磁吸连接器,具体涉及一种可切换的磁吸式USB接口转换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具有传输速度快、使用方便、支持热插拔、连接灵活、独立供电等特点,自推出以来被广泛用于电脑、手机等智能终端中,尤其是Type

C被广泛地应用在各种接口当中,用于数据传输、快速充电与音视频传输等。
[0003]随着智能终端越来越小型化、轻便化,其接口种类也逐渐减少,面向接口种类不同的功能扩展设备接入需求,出现越来越多的接口转换模块,其中最常用的为USB转其他接口,例如USB转网口、USB转串口、USB转HDMI等等。然而,功能转接模块外形众多、功能各异,当使用需求变化时需要多次拔插,对智能终端为数不多的接口造成损害。目前磁吸连接器技术成熟并已投入使用,但针对USB的连接器仍然停留在仅为设备供电或者更改接口方向,没有引入USB接口转换功能。
[0004]总之,为了使用方便,避免频繁的拔插,结合磁吸连接技术,设计一种可切换的磁吸式USB接口转换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切换的磁吸式USB接口转换装置。
[0006]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可切换的磁吸式USB接口转换装置,包括USB插头与可换接口转换部件,其中:
[0007]所述USB插头包括Type

C公头与磁吸母座接口,其中磁吸母座接口包括插头连接板、第一触点与第一极性磁吸件,第一触点设置在插头连接板上,第一极性磁吸件设置在插头连接板外圈;
[0008]所述可换接口转换部件包括壳体、封板,设置在壳体外侧的磁吸公头接口,以及设置在壳体内部的接口转换电路板,其中磁吸公头接口包括衔接腔体、第二触点和第二极性磁吸件,衔接腔体设置在壳体外侧,第二触点设置在衔接腔体内侧,第二极性磁吸件设置在衔接腔体外圈;
[0009]第一极性磁吸件和第二极性磁吸件极性相反,通过磁性使USB插头的磁吸母座与可换接口转换部件的磁吸公头贴合,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接触后,Type

C信号接入转换电路板完成信号转换。
[0010]所述Type

C公头选用24PIN全功能Type

C公头,磁吸母座接口与磁吸公头接口都采用24个触点。
[0011]所述磁吸母座接口与磁吸公头接口的触点采用6*4矩阵分布,且磁吸母座接口与磁吸公头接口的引脚功能上下对称,使得可换接口转换部件正反插都能实现引脚对接。
[0012]所述第一触点为圆形柱状凸点。
[0013]所述第二触点由柱状触头、固定座、导柱、弹簧与透气孔组成,其中柱状触头与导柱连接,弹簧套在导柱外侧,一端与柱状触头连接,另一端与固定座底部连接,固定座套在柱状触头的外侧,底部设置透气孔;
[0014]柱状触头与导柱相连为信号通道,导柱与固定座的底面设置信号触点,当可换接口转换部件与USB插头连接,第一极性磁吸件与第二极性磁吸件相吸,使得第一触点通过压迫第二触点的柱状触头挤压弹簧,通过透气孔释放空气使导柱与固定座底部接触,接通信号通道;当外力将可换接口转换部件拔出时,弹簧的作用力将磁吸公头所有第二触点的导柱与固定座底部分离,实现信号快速切断,从而避免可换接口转换部件在不使用时误触导致内部接口转接电路板短路。
[0015]所述可换接口转换部件的壳体内设置安装槽,安装槽底部分布电路板固定台用于放置接口转换电路板,所述接口转换电路板四角设置隔离柱,隔离柱的一端为螺纹公头,另一端为螺纹母口,隔离柱的螺纹公头穿过接口转换电路板的安装孔固定于电路板固定台,隔离柱另一端的螺纹母口与穿过封板的安装孔的螺丝固定。
[0016]所述接口转换电路板为接口转换PCB模组,包括USB转以太网功能板、USB转串口功能板、USB转HDMI功能板及USB转HUB功能板,通过隔离柱分层安装于壳体内。
[0017]所述PCB模组由转换芯片、外围电路、第一插座与第二插座组成,第一插座和第二插座通过软排线连接USB插头和可换接口转换部件,第一插座将USB插头的USB Type

C信号输送至接口转换电路板,转换后的信号由第二插座连接到对外接口模块,从而完成USB接口转换。
[0018]所述可换接口转换部件的壳体外侧设置防滑凸起306,该防滑凸起为竖直方向的条状凸台,分布于与接口转换部件安装方向平行的两个侧面,用于增加摩擦力,方便单手对可换接口转换部件进行拔插。
[0019]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为:1)采用全功能USB插头,全方位支持USB Type

C协议,具有功能强大、扩展性能好等技术优势;2)磁吸接口采用6*4矩阵触点排列,保证可换接口转换部件的正反插引脚都可完美对接;3)可换接口转换部件的第二触点通过柱状触头与固定座孔径紧密贴合保证部件防尘耐用,在模块使用时通过磁吸保证信号通连,在模块静置时通过弹簧的作用力将导柱与固定座分离,避免误触导致后续转接电路短路;4)可换接口转换部件提供分层安装方式,接口转换电路模块可进行拆装、转换,保证接口转换部件的形态统一,使得智能终端在需要使用不同接口时,USB插头模块可保持不变,通过接口转换部件的切换实现不同类型接口设备快速接入,降低智能终端接口拔插次数,提高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可切换的磁吸式USB接口转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USB插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可换接口转换部件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磁吸母座接口引脚定义示意图。
[0024]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磁吸公头接口引脚定义示意图。
[0025]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磁吸式USB接口转换装置分解示意图。
[0026]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触点固定座与触头的配合示意图。
[0027]图标说明:
[0028]1‑
可切换的磁吸式USB接口转换装置;2

USB插头;3

可换接口转换件;4

Type

C公头;5

磁吸母座接口;6

磁吸公头接口;201

插头连接板;202

第一极性磁吸件;203

第一触点;300

衔接腔体;301

第二触点;302

第二极性磁吸件;303

壳体;304

封板;305

螺丝;306

防滑凸起;307

接口转换电路板;308

转换芯片;309

软排线;3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切换的磁吸式USB接口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USB插头(2)与可换接口转换部件(3),其中:所述USB插头(2)包括Type

C公头(4)与磁吸母座接口(5),其中磁吸母座接口(5)包括插头连接板(201)、第一触点(203)与第一极性磁吸件(202),第一触点(203)设置在插头连接板(201)上,第一极性磁吸件(202)设置在插头连接板(201)外圈;所述可换接口转换部件(3)包括壳体(303)、封板(304),设置在壳体(303)外侧的磁吸公头接口(6),以及设置在壳体内部的接口转换电路板(307),其中磁吸公头接口(6)包括衔接腔体(300)、第二触点(301)和第二极性磁吸件(302),衔接腔体(300)设置在壳体(303)外侧,第二触点(301)设置在衔接腔体(300)内侧,第二极性磁吸件(302)设置在衔接腔体(300)外圈;第一极性磁吸件(202)和第二极性磁吸件(302)极性相反,通过磁性使USB插头(2)的磁吸母座(5)与可换接口转换部件(3)的磁吸公头(6)贴合,第一触点(203)和第二触点(301)接触后,Type

C信号接入转换电路板(307)完成信号转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吸式USB接口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Type

C公头(4)选用24PIN全功能Type

C公头,磁吸母座接口(5)与磁吸公头接口(6)都采用24个触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吸式USB接口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吸母座接口(5)与磁吸公头接口(6)的触点采用6*4矩阵分布,且磁吸母座接口(5)与磁吸公头接口(6)的引脚功能上下对称,使得可换接口转换部件(3)正反插都能实现引脚对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吸式USB接口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点(203)为圆形柱状凸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吸式USB接口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触点(301)由柱状触头(11)、固定座(12)、导柱(13)、弹簧(14)与透气孔(15)组成,其中柱状触头(11)与导柱(13)连接,弹簧(14)套在导柱(13)外侧,一端与柱状触头(11)连接,另一端与固定座(12)底部连接,固定座(12)套在柱状触头(11)的外侧,底部设置透气孔(15);柱状触头(11)与导柱(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颖慧徐玉宽李杭刘娜康彩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空天信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