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酸再生高氨氮废水的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7302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6 13: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酸再生高氨氮废水的处理工艺,包括:对进入酸废水处理产线前的酸性废水进行监测并分流处理,当监测得到的酸性废水的氨氮含量大于等于50ppm时为高氨氮废水,将高氨氮废水通入到应急池内进行曝气处理,然后再与碱性废水混合后输送到碱废水处理产线中进行处理;其余氨氮含量小于50ppm的酸性废水为正常酸性废水,正常酸性废水直接通入到酸废水处理产线进行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将酸再生高氨氮废水与其余产线正常酸性废水进行分流处理,并在保留冷轧厂原有的酸、碱处理产线的基础上,增加应急池内曝气处理及气浮除铁环节,在达到了排放标准的同时实现排泥资源化,工艺流程简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酸再生废水的处理成本大大减少。大大减少。大大减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酸再生高氨氮废水的处理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酸再生高氨氮废水的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热轧带钢在酸洗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低浓度不符合生产工艺的废酸,而废酸属于有毒有害物质,不能直接排放,因此利用酸再生系统对冷轧线产生的废酸进行回收,再进行除硅处理。但除硅处理过程中需要添加氨水进行化学反应,在此过程中产生含氨氮废水,此为钢厂排放废水中国氨氮超标的主要来源。除硅处理后的含氨氮废水与其余产线的正常酸性废水一同进入调节池,由于除硅处理后的含氨氮废水中氨氮含量波动较大,而且酸性废水处理工艺不包含去除氨氮的工艺手段,最终导致排放水氨氮含量并不稳定,无法确保废水稳定合格排放。
[0003]目前含氨氮废水主要通过空气吹脱法、化学沉淀法、膜分离技术、催化氧化法、电化学氧化法、短程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物理吸附法、折点加氯法、传统生化法等方法进行处理。其中,物理吸附法、折点加氯法、传统生化法适用于处理低浓度氨氮废水,对于冷轧厂产生的高氨氮废水无能为力;短程硝化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目前仍处于实验室阶段,未能进入工业大规模使用;化学沉淀法、膜分离技术、催化氧化法、电化学氧化法有能力处理高氨氮废水,但资金投入和运行成本较高,不经济;空气吹脱法存在能耗偏高、废气需处理等问题。
[0004]而对于酸再生废水而言,由于来水周期不稳定、水量不稳定的特点,建造专门的氨氮处理设备性价比很低,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11140343A公开了酸再生含酸废水的氨氮脱除装置及方法,上述公开的方案虽然可以将酸再生废水中的氨氮进行达标处理,但是需要单独建立处理系统,导致处理成本高。
[0005]因此需要开发一种在不增加专门的氨氮处理生产线的情况下保证酸再生废水处理后能确保废水合格排放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6]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没有公开如何能在不单独增加氨氮处理生产线或改变酸处理产线的情况下确保废水合格排放的酸再生高氨氮废水处理方法,从而提供无需对酸处理产线进行改造也能稳定达到废水排放标准的一种酸再生高氨氮废水的处理工艺。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酸再生高氨氮废水的处理工艺,包括:对进入酸废水处理产线前的酸性废水进行监测并分流处理,当监测得到的酸性废水的氨氮含量大于等于50ppm时为高氨氮废水,将高氨氮废水通入到应急池内进行曝气处理,然后再与碱性废水混合后输送到碱废水处理产线中进行处理;其余氨氮含量小于50ppm的酸性废水为正常酸性废水,正常酸性废水直接通入到酸废水处理产线进行处理。
[0009]优选的,所述分流处理的实现过程为:通过给酸废水处理产线的每条入水管道单独安装阀门和氨氮测试仪,通过氨氮测试仪实现正常酸性废水和高氨氮废水的判断,当氨氮测试仪检测到来水为高氨氮废水时,可通过阀门切换将高氨氮废水运输到应急池中进行处理。
[0010]优选的,所述酸废水处理产线的处理过程为:正常酸性废水依次进入中和槽、混凝槽、絮凝槽中分别进行pH值调整、混凝反应、絮凝反应,再进入过滤器过滤后排放。
[0011]优选的,所述碱废水处理产线的处理过程为:曝气处理后的高氨氮废水与碱性废水混合后,依次进入第一中和槽、混凝槽、絮凝槽中分别进行第一中和处理、混凝反应、絮凝反应,随后流经第二中和槽进行第二中和处理,再进入气浮池进行气浮排渣,溢流出的清液进入调节槽进行第三中和处理后,进入生化装置中进行生化处理,最后进入过滤器过滤后排放。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中和处理将pH调整为9

9.8;
[0013]和/或,所述第二中和处理将pH调整为8.5

9.5;
[0014]和/或,所述第三中和处理将pH调整为8

9。
[0015]优选的,所述混凝反应和/或絮凝反应中还进行曝气处理。
[0016]优选的,所述曝气处理时长≥20min。
[0017]优选的,所述气浮池进行气浮排渣获得的沉淀污泥进行烧结或进入转底炉进行资源化利用。
[0018]优选的,所述应急池内进行曝气处理的过程为:先采用碱将高氨氮废水的pH调整为2

4,再进行曝气氨吹脱。
[0019]优选的,所述曝气氨吹脱的时长≥40min;
[0020]和/或,所述碱包括但不限于氢氧化钠、石灰乳,优选为氢氧化钠。
[0021]优选的,在气浮池与调节槽之间,还可增加混凝槽、絮凝槽进行混凝、絮凝反应,以进一步降低水中悬浮物。
[0022]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酸性、碱性废水混合,根据Fe
2+
+2OH

=Fe(OH)2可将亚铁离子转化为氢氧化亚铁悬浮物。
[0023]在本专利技术中,根据应急池水质与出水水质调整处理量。
[0024]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高氨氮废水利用碱废水处理产线中的生化系统进一步降解氨氮。
[0025]在本专利技术中,在确保水质达标排放的同时,也可减少碱废水处理产线中的用于中和碱性废水的盐酸的使用。
[0026]在本专利技术中,在应急池安装在线pH监测并上传主控室画面,对通入的酸再生高氨氮废水通过曝气处理降解氨氮,在液相中,氨氮主要以NH
4+
和游离氨形式存在,两者保持平衡。由NH3+H2O=NH
4+
+OH

可知,通过加碱后使用空气吹脱,可增加液相中NH3的浓度,因此在应急池内通入碱调整pH后进行曝气,可去除大部分氨氮,之后与碱废水进行混合进入碱废水处理产线进行处理。
[0027]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0028]1.一种酸再生高氨氮废水的处理工艺,包括:对进入酸废水处理产线前的酸性废水进行监测并分流处理,当监测得到的酸性废水的氨氮含量大于等于50ppm时为高氨氮废
水,将高氨氮废水通入到应急池内进行曝气处理,然后再与碱性废水混合后输送到碱废水处理产线中进行处理;其余氨氮含量小于50ppm的酸性废水为正常酸性废水,正常酸性废水直接通入到酸废水处理产线进行处理。本专利技术将高氨氮废水与其余产线正常酸性废水进行分流处理,并在保留冷轧厂原有的酸、碱处理产线的基础上,增加应急池内曝气处理及气浮除铁环节,在达到了排放标准的同时实现排泥资源化,工艺流程简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相比投资建设现有氨氮处理技术设备,此方法大大减少了对酸再生废水的处理成本,而且酸、碱废水处理产线的出水氨氮含量稳定性优异。
[0029]2.在本专利技术的酸再生高氨氮废水的处理工艺中,碱废水处理产线内进行中和处理及混凝反应、絮凝反应,可以有效降低废水中Fe
2+
的含量,混气浮池进行气浮排渣获得的沉淀污泥进行烧结或进入转底炉进行资源化利用,整体成本低廉,实际应用效果显著。
[0030]3.在本专利技术的酸再生高氨氮废水的处理工艺中,高氨氮废水与碱废水中和,可减少原本碱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酸再生高氨氮废水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对进入酸废水处理产线前的酸性废水进行监测并分流处理,当监测得到的酸性废水的氨氮含量大于等于50ppm时为高氨氮废水,将高氨氮废水通入到应急池内进行曝气处理,然后再与碱性废水混合后输送到碱废水处理产线中进行处理;其余氨氮含量小于50ppm的酸性废水为正常酸性废水,正常酸性废水直接通入到酸废水处理产线进行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处理的实现过程为:通过给酸废水处理产线的每条入水管道单独安装阀门和氨氮测试仪,通过氨氮测试仪实现正常酸性废水和高氨氮废水的判断,当氨氮测试仪检测到来水为高氨氮废水时,可通过阀门切换将高氨氮废水运输到应急池中进行处理。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酸废水处理产线的处理过程为:正常酸性废水依次进入中和槽、混凝槽、絮凝槽中分别进行pH值调整、混凝反应、絮凝反应,再进入过滤器过滤后排放。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碱废水处理产线的处理过程为:曝气处理后的高氨氮废水与碱性废水混合后,依次进入第一中和槽、混凝槽、絮凝槽中分别进行第一中和处理、混凝反应、絮凝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祚峤毛瑞施梦圆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