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刚线上砂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7063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6 13:34
一种金刚线上砂机,包括机箱、上上砂子槽、下上砂子槽、上砂母槽以及电磁铁组件,机箱内部中间处设置有放置板,下上砂子槽设置于放置板上,上上砂子槽平行设置于下上砂子槽的上方,且上上砂子槽的底部对着下上砂子槽的顶部,上上砂子槽的顶部与机箱固定连接,上砂母槽设置于下上砂子槽的下方,且上砂母槽的底部固设于机箱上,上上砂子槽和下上砂子槽的内部均设置有中间隔板将其内部分隔为上砂子槽内腔和上砂槽外腔,电磁铁组件设置于上上砂子槽和下上砂子槽的上砂子槽内腔上方。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电磁铁的磁性,通过金刚石微粉外表面上镀覆的镍磷化合物,使其具备磁性的特性,从而保障金刚石微粉不会很快的沉积至上砂子槽内腔底部,降低成品线堆积概率。降低成品线堆积概率。降低成品线堆积概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刚线上砂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刚线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刚线上砂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光伏产业的兴起带动了硅片的需求,而硅片的制作需要金刚线将硅棒原材进行切割成合适的厚度。金刚线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上砂,金刚线上镀覆的金刚石微粉需要均匀连续的分布,不存在团聚,漏镀等情况。因此金刚线上砂工序为金刚线产线中瓶颈工序,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产线出刃率(“出刃率”指线锯产品每毫米长度内线锯圆周有效出刃磨粒数量的多少)的提升。而金刚线生产线的出刃率大大影响着金刚线上镀覆的金刚石微粉的均匀分布以及连续性。
[0003]目前市场电镀金刚线上砂机构,主要通过调整电镀液中金刚石微粉的浓度和产线速度来控制金刚线出刃率,而为达到客户端金刚线出刃率目标值,现有的金刚线上砂装置往往通过降低生产线速度或提高金刚石微粉在镀液中的悬浮浓度来提高出刃率,当金刚石微粉悬浮浓度较高时,金刚石微粉和镀液易混合不充分且容易在上砂槽底部堆积,导致上砂效率低、成品金刚线堆积概率升高;而当客户端要求金刚线出刃率为一定目标值,且无法通过调整金刚石微粉浓度达到目标值时,这时只能通过降低生产线速度,增加上砂时间来达到目标出刃率,又严重制约了企业高效、高速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控制金刚线出刃率,提高金刚线上砂效率并且可以有效保障上砂均匀性的金刚线上砂机构。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金刚线上砂机构,包括机箱、上上砂子槽、下上砂子槽、上砂母槽以及电磁铁组件,所述机箱内部中间处设置有放置板,所述下上砂子槽设置于所述放置板上,所述上上砂子槽平行设置于所述下上砂子槽的上方,且所述上上砂子槽的底部对着所述下上砂子槽的顶部,所述上上砂子槽的顶部与所述机箱固定连接,所述上砂母槽设置于所述下上砂子槽的下方,且所述上砂母槽的底部固设于机箱上,所述上上砂子槽和下上砂子槽的内部均设置有中间隔板将其内部分隔为上砂子槽内腔和上砂槽外腔,所述电磁铁组件设置于上上砂子槽和下上砂子槽的上砂子槽内腔上方。
[0006]进一步的,所述上上砂子槽和下上砂子槽两侧设置有阴极轮,所述阴极轮的底部固定设置于所述机箱中间处的放置板上。
[0007]进一步的,所述阴极轮的轮毂上设有复数个绕线V型槽。
[0008]进一步的,所述上上砂子槽和下上砂子槽的上砂子槽内腔的底部均设置有复数个进砂口,所述上上砂子槽和下上砂子槽的上砂槽外腔的底部均设置有出砂口,所述下上砂子槽的上砂槽外腔底部的出砂口与所述上砂母槽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上上砂子槽的上砂槽外腔底部的出砂口对准所述下上砂子槽的上砂槽外腔或通过管路与所述上砂母槽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上砂母槽内设置有搅拌电机、立式泵Ⅰ以及立式泵Ⅱ,所述搅拌电机设置于所述上砂母槽的顶部中心处,所述立式泵Ⅰ和立式泵Ⅱ设置于所述搅拌电机的两侧,所述立式泵Ⅰ的输出端与所述下上砂子槽的上砂子槽内腔底部的进砂口连接,所述立式泵Ⅱ的输出端与所述上上砂子槽的上砂子槽内腔底部的进砂口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电磁铁组件包括电磁铁安装板以及复数个电磁铁,所述电磁铁安装板通过固定板设置于所述上上砂子槽和下上砂子槽的上砂子槽内腔的上方,所述复数个电磁铁等间距设置于所述电磁铁安装板朝向上砂子槽内腔的一面。
[0012]进一步的,所述复数个电磁铁均采用并联方式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上上砂子槽与下上砂子槽一致。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5]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上砂子槽内腔上方设置有电磁铁组,通过电流控制磁感强度,可以调整悬浮在上砂子槽内腔上方金刚石微粉浓度,调整金刚线出刃率。
[0016]2、本专利技术利用电磁铁的磁性,使金刚石微粉不会很快的沉积至上砂子槽内腔底部,降低了成品线堆积概率。
[0017]3、本专利技术通过在上砂子槽内腔的底部设置多个进砂口,利用多路给液方式可以使上砂子槽内腔的金刚石微粉分散性更强,同时利用搅拌电机可以使电镀液中的金刚石微粉更加分散,进而保障金刚线上镀覆的金刚石微粉的均匀分布。
[0018]4、本专利技术通过在阴极轮的轮毂上设置复数个绕线V型槽,利用多个绕线V型槽的多圈缠绕的方式可使在同等线速条件下增加电镀液没线时间,提升电镀及上砂效率。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阴极轮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图1中上上砂子槽和下上砂子槽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图1中电磁铁组的仰视图;
[0023]图中:1.上上砂子槽、2.阴极轮、3.上砂母槽、4.机箱、5.电磁铁组、6.下上砂子槽、7.放置板、8.进砂口、1.1上砂槽外腔、1.2上砂子槽内腔、1.3中间隔板、2.1绕线V型槽、3.1立式泵Ⅰ、3.2搅拌电机、3.3立式泵Ⅱ、5.1电磁铁、5.2电磁铁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
[0025]实施例一
[0026]参照附图1和附图3,本实施例包括机箱4、上上砂子槽1、下上砂子槽6、上砂母槽3以及电磁铁组件5,上上砂子槽1和下上砂子槽6规格、形状均一致,机箱4内部中间处设置有放置板7,下上砂子槽6设置于放置板7上,上上砂子槽1平行设置在下上砂子槽6的上方,并且上上砂子槽1和下上砂子槽6之间形成一个间隙,用以传送金刚线,上上砂子槽1的底部对着下上砂子槽6的顶部,两者垂直方面位置完全一致,上上砂子槽1的顶部与机箱4固定连接,上砂母槽3设置于下上砂子槽6的下方,同时上砂母槽3的底部固设于机箱4上,上上砂子槽1和下上砂子槽6的内部均设置有中间隔板1.3将其内部分隔为上砂子槽内腔1.2和上砂
槽外腔1.1,电磁铁组件5设置于上上砂子槽1和下上砂子槽6的上砂子槽内腔1.2的上方,上上砂子槽1和下上砂子槽6的上砂子槽内腔1.2的底部均设置有3个进砂口8,上上砂子槽1和下上砂子槽6的上砂槽外腔1.1的底部均设置有出砂口,下上砂子槽6的上砂槽外腔1.1底部的出砂口3与上砂母槽3连接,上砂母槽3内设置有搅拌电机3.2、立式泵Ⅰ3.1以及立式泵Ⅱ3.3,搅拌电机3.2设置于上砂母槽3的顶部中心处,立式泵Ⅰ3.1和立式泵Ⅱ3.3设置于搅拌电机3.2的两侧,立式泵Ⅰ3.1的输出端与下上砂子槽6的上砂子槽内腔1.2底部的进砂口8连接,立式泵Ⅱ3.3的输出端与上上砂子槽1的上砂子槽内腔1.2底部的进砂口8连接,通过立式泵Ⅰ3.1和立式泵Ⅱ3.3分别给上上砂子槽1和下上砂子槽6的上砂槽内腔1.2内输送电镀液,且每组管路细分为3路输送电镀液至上上砂子槽1和下上砂子槽6的上砂子槽内腔1.2的中部及两端,三路给液方式可以使上砂子槽内腔1.2的金刚石微粉分散性更强。工作状态时,镀液填满上上砂子槽1和下上砂子槽6的上砂子槽内腔1.2后漫过中间隔板1.3进入两者的上砂子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刚线上砂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上上砂子槽、下上砂子槽、上砂母槽以及电磁铁组件,所述机箱内部中间处设置有放置板,所述下上砂子槽设置于所述放置板上,所述上上砂子槽平行设置于所述下上砂子槽的上方,且所述上上砂子槽的底部对着所述下上砂子槽的顶部,所述上上砂子槽的顶部与所述机箱固定连接,所述上砂母槽设置于所述下上砂子槽的下方,且所述上砂母槽的底部固设于机箱上,所述上上砂子槽和下上砂子槽的内部均设置有中间隔板将其内部分隔为上砂子槽内腔和上砂槽外腔,所述电磁铁组件设置于上上砂子槽和下上砂子槽的上砂子槽内腔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刚线上砂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上砂子槽和下上砂子槽两侧设置有阴极轮,所述阴极轮的底部固定设置于所述机箱中间处的放置板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刚线上砂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轮的轮毂上设有复数个绕线V型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刚线上砂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上砂子槽和下上砂子槽的上砂子槽内腔的底部均设置有复数个进砂口,所述上上砂子槽和下上砂子槽的上砂槽外腔的底部均设置有出砂口,所述下上砂子槽的上砂槽外腔底部的出砂口与所述上砂母槽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佳葳蒋罗雄张昆熊浩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益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