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长安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锂辉石单矿物中Li同位素的分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77054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6 1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锂辉石单矿物中Li同位素的分析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样品消解,称取锂辉石单矿物样品放入溶样瓶中,往溶样瓶中加入HF、HNO3和HClO4加热24h;冷却后开盖加热蒸至含水量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辉石单矿物中Li同位素的分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矿石分析测量
,具体涉及一种锂辉石单矿物中Li同位素的分析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经济高速发展和人口快速增长加剧了人类对能源的需求,传统能源(如占比85%的石油、煤和天然气等)具有不可持续性和燃烧过程伴随温室气体CO2排放等缺点,促使洁净、可再利用资源开发迫在眉睫。锂(Lithium,Li)是自然界最轻的银白色金属,具有低密度(0.534g/cm3)、高电化学势能(

3.04V)的特性,是火箭、导弹和宇宙飞船推进器燃料,在控制核反应速度和新能源电池等方面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被誉为“白色石油”、“21世纪绿色能源金属”和“推动世界前进的金属”,因此,Li资源能源金属战略地位日益凸显。
[0003]花岗岩伟晶岩型锂资源以其储量大(约占21.6%)、品位高(可高达3%)、开采技术简单成熟而成为我国重要的锂矿资源,而锂辉石,其Li2O含量约8%,是花岗伟晶岩型锂资源最具开发价值的含锂组分,其结晶过程记录了花岗质岩浆演化后期熔体和流体的复杂演化过程,而锂辉石单矿物的Li同位素信息可提供强有力的证据。与工业分离富集Li元素的两个同位素6Li和7Li不同,地质样品的Li同位素分析工作内容为将Li元素与其它金属元素例如K、Na、Ca、Mg、Mn等分离并富集样品中的Li元素,最终完成6Li/7Li同位素比值分析测定。
[0004]目前,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以重力方式进行化学分离富集地质样品的Li元素是主要策略,特别是磺化聚苯乙烯阳离子交换树脂AG50W

X12、AG50W

X8及其类大孔形式AG MP

50广泛用于海水、安山岩、玄武岩、流纹岩、橄榄石、花岗岩、铝土矿等地质样品的Li元素分离富集。其中,主要采用AG50W

X12阳离子交换色谱柱法和AG50W

X8阳离子交换色谱柱法对锂辉石单矿物样品中的Li同位素进行分离富集,来完成6Li/7Li同位素比值分析测定。
[0005]AG50W

X12阳离子交换色谱柱法以三根填充了1mL AG50W

X12阳离子交换树脂色谱柱对锂辉石样品进行了Li元素分离富集,其包括以下步骤:
[0006]①
称取25mg标样于溶样瓶中;
[0007]②
加入比例为1:4的HNO3和HF混合酸,于90℃加热密闭反应24h;
[0008]③
蒸干后加入一定量的浓HNO3或王水再次蒸干;
[0009]④
加入浓HCl加热,90℃温度下加热至冒白烟,直至溶液完全清晰;
[0010]⑤
蒸干后加入1mL 4mol/L HCl,离心备用;
[0011]⑥
将离心备用的上清液注入第一根色谱柱中,用11mL 2.5mol/L HCl分离出Li和少量主量元素;
[0012]⑦
蒸干,溶于1.5mL 0.15mol/L HCl,注入第二根色谱柱,以30mL0.15mol/L HCl淋洗出Li和Na元素;
[0013]⑧
蒸干,溶于1.5mL 0.15mol/L HCl,并注入到第三根色谱柱,以18mL0.5mol/L HCl和30%乙醇混合液分离出Li元素;
[0014]⑨
蒸干后溶于2%HNO3液,用仪器测定Li同位素的比值,最终比值的分析误差为
0.8

左右。
[0015]AG50W

X8阳离子交换色谱柱法则以一根填充了2.1mL AG50W

X8阳离子交换树脂色谱柱对锂辉石样品进行了Li元素分离富集,其包括以下步骤:
[0016]①
将称取100mg标样于溶样瓶中;
[0017]②
加入0.5mL HNO3和3mL HF,于130℃加热密闭反应24h;
[0018]③
蒸干,加入一定量的浓HNO3再次蒸干;
[0019]④
加入8mL 6mol/L HCl溶解,从中移取1mL样品溶液蒸干,加入0.5mL配置于30%甲醇液中浓度为0.67mol/L的HNO3液,备用;
[0020]⑤
将备用的样品液注入色谱柱中,用80%甲醇液基体的1mol/L HNO3淋洗;
[0021]⑥
收集第9~19mL的淋洗液;
[0022]⑦
将收集的淋洗液蒸干,溶于2%HNO3液,用仪器测定Li同位素的比值,最终比值的分析误差为0.5

左右。
[0023]分析上述流程可以发现,采用AG50W

X12阳离子交换色谱柱法对锂辉石样品进行Li元素分离富集存在以下问题:
[0024](1)步骤

中加入比例为1:4的HNO3和HF混合酸,未明确混合酸液的具体用量,导致无法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并且混合酸液中HF使用比例较大,是HNO3的4倍,加大了后续残余HF去除的工作量;
[0025](2)步骤

中加入的浓HNO3或王水、步骤

中加入的浓HCl,均未明确具体用量,导致无法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0026](3)分离富集Li元素需要用三根AG50W

X12阳离子交换树脂色谱柱,分离富集流程复杂,加大了Li元素分离富集过程的工作量;
[0027](4)三根色谱柱需要使用的淋洗液分别为11mL、30mL和18mL,共59mL,淋洗液使用量较大,且淋洗过程均不明确,导致分析结果可能存在误差;
[0028](5)三根色谱柱采用的淋洗液分别为2.5mol/L HCl、0.15mol/L HCl和0.5mol/L HCl,多种浓度的淋洗液需求加大了溶液配制标定的工作量,且因HCl为挥发刺激性酸试剂,大量使用不利于工作者健康。
[0029]而对于采用AG50W

X8阳离子交换色谱柱法对锂辉石样品进行Li元素分离富集,其虽然只需采用一根色谱柱即可完成,但该方法还存在以下问题:
[0030](1)步骤

中加入3mL HF,与0.5mL HNO3使用量之间的比值为6:1,加大了后续残余HF去除的工作量;
[0031](2)步骤

中加入的浓HNO3未明确具体用量,导致无法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0032](3)步骤

中需要使用到0.67mol/L的HNO3液(30%甲醇基体),该HNO3液浓度配制和标定存在一定的操作困难;
[0033](4)步骤

中,需要从第9mL才开始收集Li元素,该方案Li元素淋洗液接收较晚,Li的淋洗曲线比较滞后,淋洗试剂的使用量较大。
[0034]通过分析上述两种对Li同位素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辉石单矿物中Li同位素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样品消解;S11、称取锂辉石单矿物样品48.00mg

52.00mg放入溶样瓶中;S12、往溶样瓶中加入0.5mL HF、1.5mL HNO3和0.4μL HClO4,密闭后加热24h;S13、样品冷却后开盖加热蒸至含水量3%

7%,之后加入1.0mL HNO3,加热蒸至含水量小于0.5%,得到去除多余HF后的样品;S14、加入10mL 6mol/L HCl充分溶解得到的样品,并作为母液保存;S15、取母液样品20μL至溶样瓶中,加热蒸至含水量3%

7%,得到湿干样品,加入0.5mL 0.1mol/L HNO3(50%甲醇液基体)将湿干样品溶解,得到色谱柱上样液;S2、Li元素分离富集;S21、将2mL AG50W

X8阳离子交换树脂注入柱管中,并在上样前进行活化色谱柱处理,得到色谱柱;S22、将0.5mL 0.1mol/L HNO3(50%甲醇基体)和上样液加入色谱柱中,待上样液液面低于色谱柱树脂最上端,加入2mL 1.0mol/L HNO3(80%甲醇液基体);S23、往色谱柱中加入6mL 1.0mol/L HNO3(80%甲醇液基体)进行洗脱,并用溶样瓶接收洗脱液;S3、比值测定;S31、将收集洗脱液的溶样瓶加热至含水量小于0.5%,之后加入1mL 2%HNO3液溶解,得到测试液;S32、对测试液进行6Li/7Li比值测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辉石单矿物中Li同位素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1中,锂辉石单矿物样品的粒径小于75μm,溶样瓶采用15mL的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辉石单矿物中Li同位素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2中,采用电热板对溶样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细娟凤永刚刘艳荣梁婷周义
申请(专利权)人:长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