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上料的DCR测试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6843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6 1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锂电池测试设备技术领域的一种人工上料的DCR测试设备,包括:一个柜体;一个移栽机构,设于所述柜体内;一个测试机构,设于所述柜体内,位于所述移栽机构的上方;一个工控机,设于所述柜体内,分别与所述移栽机构以及测试机构连接;一个电源测试主机,设于所述柜体内,一端与所述测试机构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工控机连接;一个UPS电源,设于所述柜体内,并与所述工控机连接;一个控制面板,设于所述柜体表面,并与所述工控机连接;一个显示器,设于所述柜体表面,并与所述工控机连接;一个安全监控模块,设于所述柜体上,并与所述工控机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极大的降低了DCR测试设备的成本。试设备的成本。试设备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工上料的DCR测试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测试设备
,特别指一种人工上料的DCR测试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逐步提高,锂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源也随之快速发展,对锂电池生产的品质和一致性要求也日益苛刻。锂电池在生产完成之后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测试,其中便包括DCR测试,即测试锂电池内阻一致性、充放电功率或能量等的参数,而DCR测试依赖于DCR测试设备。
[0003]然而,传统的DCR测试设备需通过顶升机构对装载锂电池的托盘进行顶升和定位,还需要通过顶升机构对移载机构进行顶升,这不仅需要使用成本高的大缸径气缸,且满载锂电池的托盘和移载机构重量高达200kg以上,在测试过程中容易产生重心偏移,对顶升机构的顶升平板和移载机构施加扭矩大,必然要求更厚、抗弯曲能力更强的顶升平板,这又进一步增加了成本。
[0004]因此,如何提供一种人工上料的DCR测试设备,实现降低DCR测试设备的成本,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人工上料的DCR测试设备,实现降低DCR测试设备的成本。
[0006]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人工上料的DCR测试设备,包括:
[0007]一个柜体;
[0008]一个移栽机构,设于所述柜体内;
[0009]一个测试机构,设于所述柜体内,位于所述移栽机构的上方;
[0010]一个工控机,设于所述柜体内,分别与所述移栽机构以及测试机构连接;
[0011]一个电源测试主机,设于所述柜体内,一端与所述测试机构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工控机连接;
[0012]一个UPS电源,设于所述柜体内,并与所述工控机连接;
[0013]一个控制面板,设于所述柜体表面,并与所述工控机连接;
[0014]一个显示器,设于所述柜体表面,并与所述工控机连接;
[0015]一个安全监控模块,设于所述柜体上,并与所述工控机连接。
[0016]进一步地,所述柜体包括:
[0017]一个下框架,底端边缘对称设有两块导向钣金;所述移栽机构以及测试机构均设于下框架的顶端;
[0018]一个上框架,设于所述下框架的顶端,并设有一进料口。
[0019]进一步地,所述移栽机构包括:
[0020]一块底板;
[0021]一对水平导轨,平行设于所述底板的顶端;
[0022]一块移载平板,与所述水平导轨滑动连接;
[0023]一个移载直线模组,设于所述底板的顶端,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移载平板连接,控制端与所述工控机连接;
[0024]两排滚轮条,平行设于所述移载平板的顶端;
[0025]两个对射光电传感器,设于所述移载平板上方的左右两侧,并与所述工控机连接;
[0026]一个防放反检测传感器,设于所述移载平板上,并与所述工控机连接;
[0027]两个升降定位销,呈对角设于所述移载平板上,并与所述工控机连接;
[0028]一个上料辅助组件,设于所述底板以及移载平板上,并与所述工控机连接。
[0029]进一步地,所述上料辅助组件包括:
[0030]两个小车对接限位件,设于所述底板上,位于所述移载平板的前方;
[0031]两个导向件,平行设于所述移载平板顶端的两侧;
[0032]两个缓冲件,设于所述移载平板顶端的后侧;
[0033]一个升降止回件,设于所述底板上,升高状态高于所述移载平板,与所述移栽平板嵌合,并与所述工控机连接。
[0034]进一步地,所述测试机构包括:
[0035]两根立柱;
[0036]一根横梁,设于两根所述立柱的顶端;
[0037]一对竖直导轨,分别设于一所述立柱的侧面;
[0038]一块升降板,与所述竖直导轨滑动连接;
[0039]两个升降驱动模块,分别设于一所述立柱上,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升降板连接,控制端与所述工控机连接;
[0040]一个丝杆组件,设于所述升降板上;
[0041]若干根电流探针,通过所述丝杆组件设于升降板上,并与所述电源测试主机连接;
[0042]若干根温度探针,通过所述丝杆组件设于升降板上,并与所述工控机连接;
[0043]一个槽型光电传感器,设于所述立柱上,并与所述工控机连接;
[0044]一块遮光片,设于所述升降板上,与所述槽型光电传感器匹配;
[0045]一个刻度尺,水平设于所述升降板上;
[0046]两个指针,分别设于相邻的两根所述电流探针的顶端,并指向所述刻度尺。
[0047]进一步地,所述升降驱动模块包括:
[0048]一个浮动接头;
[0049]一个升降气缸,动力输出端通过所述浮动接头与升降板连接,控制端与所述工控机连接;
[0050]一个气缸限位柱,设于所述升降气缸上。
[0051]进一步地,所述控制面板包括:
[0052]一个复位按钮,与所述工控机连接;
[0053]一个停止按钮,与所述工控机连接;
[0054]一个启动按钮,与所述工控机连接;
[0055]一个急停按钮,与所述工控机连接;
[0056]一个手动切换按钮,与所述工控机连接;
[0057]一个运维切换开关,与所述工控机连接;
[0058]一个托盘到位指示灯,与所述工控机连接。
[0059]进一步地,所述安全监控模块包括:
[0060]一个一氧化碳报警器,设于所述柜体内,并与所述工控机连接;
[0061]一个烟雾报警器,设于所述柜体内,并与所述工控机连接;
[0062]一个声光报警器,设于所述柜体的顶端,并与所述工控机连接;
[0063]一个三色报警灯,设于所述柜体的顶端,并与所述工控机连接;
[0064]一个磁性接近传感器,设于所述柜体内,并与所述工控机连接;
[0065]一个对射光栅,设于所述柜体的进料口,并与所述工控机连接。
[0066]进一步地,还包括:
[0067]一个气源三联式组合件,设于所述柜体内;
[0068]若干个电磁阀,一端与所述气源三联式组合件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移栽机构或者测试机构连通,控制端与所述工控机连接。
[0069]进一步地,还包括:
[0070]若干个照明灯,设于所述柜体内,并与所述工控机连接;
[0071]若干个散热风扇,设于所述柜体内,并与所述工控机连接;
[0072]一个电压采集模块,设于所述柜体内,一端与所述工控机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测试机构连接;
[0073]一个极负荷开关,设于所述柜体表面,并与所述工控机连接;
[0074]至少一个扫码枪,设于所述柜体内,并与所述工控机连接。
[0075]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0076]通过在柜体内设置移栽机构和测试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上料的DCR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柜体;一个移栽机构,设于所述柜体内;一个测试机构,设于所述柜体内,位于所述移栽机构的上方;一个工控机,设于所述柜体内,分别与所述移栽机构以及测试机构连接;一个电源测试主机,设于所述柜体内,一端与所述测试机构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工控机连接;一个UPS电源,设于所述柜体内,并与所述工控机连接;一个控制面板,设于所述柜体表面,并与所述工控机连接;一个显示器,设于所述柜体表面,并与所述工控机连接;一个安全监控模块,设于所述柜体上,并与所述工控机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上料的DCR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包括:一个下框架,底端边缘对称设有两块导向钣金;所述移栽机构以及测试机构均设于下框架的顶端;一个上框架,设于所述下框架的顶端,并设有一进料口。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上料的DCR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栽机构包括:一块底板;一对水平导轨,平行设于所述底板的顶端;一块移载平板,与所述水平导轨滑动连接;一个移载直线模组,设于所述底板的顶端,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移载平板连接,控制端与所述工控机连接;两排滚轮条,平行设于所述移载平板的顶端;两个对射光电传感器,设于所述移载平板上方的左右两侧,并与所述工控机连接;一个防放反检测传感器,设于所述移载平板上,并与所述工控机连接;两个升降定位销,呈对角设于所述移载平板上,并与所述工控机连接;一个上料辅助组件,设于所述底板以及移载平板上,并与所述工控机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人工上料的DCR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辅助组件包括:两个小车对接限位件,设于所述底板上,位于所述移载平板的前方;两个导向件,平行设于所述移载平板顶端的两侧;两个缓冲件,设于所述移载平板顶端的后侧;一个升降止回件,设于所述底板上,升高状态高于所述移载平板,与所述移栽平板嵌合,并与所述工控机连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上料的DCR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机构包括:两根立柱;一根横梁,设于两根所述立柱的顶端;一对竖直导轨,分别设于一所述立柱的侧面;一块升降板,与所述竖直导轨滑动连接;两个升降驱动模块,分别设于一所述立柱上,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升降板连接,控制端与
所述工控机连接;一个丝杆组件,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作斌惠有科叶晓武吴剑武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星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