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育种的高存活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76820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6 1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稻育种的高存活种植方法,S1、将已经催芽成功的种子放入到育种板顶端的培育孔内部,随后再将育种板通过育种板嵌入槽滑动嵌入在培育盒内部;S2、待放入完毕之后,将盛满土的覆土框通过覆土框嵌入槽嵌入安装在培育盒内部,通过抽板槽将抽板抽出;S3、待全部的育种板放置完毕之后,通过送药口将需要用到的肥料或是药物放置在药箱内部,期间通过控制终端启动旋转电机;本发明专利技术使得整个育种装置能够针对空间利用最大化,由于提高产量的主要因素在于温室的辅助,以至于针对空间利用的作用就更加重要,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有限的空间,同时增加育苗的产量,装置可以根据自身需求或是空间限制,从而通过增加和减少放置座进行调整。进行调整。进行调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稻育种的高存活种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稻育种
,具体为一种水稻育种的高存活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水稻按稻谷类型分为籼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按留种方式分为常规水稻和杂交水稻,是否无土栽培分为水田稻与浮水稻等,水稻所结子实即稻谷,稻谷脱去颖壳后称糙米,糙米碾去米糠层即可得到大米,世界上近一半人口以大米为主食,由此针对水稻的增值衍生出诸多机器设备,其中针对水稻育种的装置尤为重要。
[0003]但是目前已经存在的水稻育种的高存活种植装置,大部分在温室内部放置时均因为占地面积太大,从而造成育种的产量低下,且使用成本太高,并且目前已经存在的育种装置大部分在针对水的利用方面均存在可改进之处,大部分育种装置在用药以及药物残留物的处理方面均没有处理,这样在浪费水的同时也对水造成了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稻育种的高存活种植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大部分在温室内部放置时均因为占地面积太大,从而造成育种的产量低下,且使用成本太高,并且目前已经存在的育种装置大部分在针对水的利用方面均存在可改进之处,大部分育种装置在用药以及药物残留物的处理方面均没有处理,这样在浪费水的同时也对水造成了污染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稻育种的高存活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S1、将已经催芽成功的种子放入到育种板顶端的培育孔内部,随后再将育种板通过育种板嵌入槽滑动嵌入在培育盒内部;
[0007]S2、待放入完毕之后,将盛满土的覆土框通过覆土框嵌入槽嵌入安装在培育盒内部,通过抽板槽将抽板抽出;
[0008]S3、待全部的育种板放置完毕之后,通过送药口将需要用到的肥料或是药物放置在药箱内部,期间通过控制终端启动旋转电机;
[0009]S4、喷药所产生的多余水分则能够通过培育盒底部的渗水孔渗透到培育盒底端,通过放置座表面开设的漏水槽进入到漏水槽内部,最后通过过滤泵抽出过滤盒内部的滤网完成过滤。
[0010]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药架机构包括支撑架、旋转电机、转向座、旋转架、固定孔、吊架、封闭块、放置座、限位块、凹面拼接口、凸面拼接口、漏水槽、积水仓、过滤泵、过滤盒、滤网、净水箱、洒水泵、喷水座支撑架、喷水座、喷水管、培育盒、翻板、复位弹簧、覆土框、抽板、育种板、培育孔、渗水孔、覆土框嵌入槽、育种板嵌入槽和抽板槽;
[0011]一端所述支撑架表面安装有旋转电机,另一端所述支撑架表面安装有转向座,所述转向座外侧表面均匀安装有若干旋转架,若干所述旋转架顶端均贯穿开设有固定孔,若
干所述旋转架一端均安装有放置座,所述放置座顶端均匀安装有限位块,一端所述放置座表面开设有凹面拼接口,另一端所述放置座表面开设有凸面拼接口,所述放置座顶端表面开设有若干漏水槽,所述放置座内部开设有积水仓,所述放置座底端安装有过滤泵,所述过滤泵出水端安装有过滤盒,所述过滤盒内部嵌入安装有滤网,所述放置座一端表面安装有净水箱,所述净水箱顶端安装有洒水泵,所述放置座顶端安装有两个喷水座支撑架,两个所述喷水座支撑架一端表面通过螺栓与喷水座相固定,所述洒水泵出水端通过喷水管与喷水座的进水端相连接,所述凹面拼接口和凸面拼接口均通过螺栓固定有封闭块,两个所述封闭块顶端均通过螺栓固定有吊架,所述吊架顶端均通过螺栓与固定孔相连接,所述放置座顶端放置有培育盒,所述培育盒一端安装有翻板,所述翻板底端通过复位弹簧与培育盒相连接,所述培育盒内部两侧开设有覆土框嵌入槽,所述覆土框嵌入槽内部嵌入安装有覆土框,所述覆土框内侧底端开设有抽板槽,所述抽板槽内部嵌入安装有抽板,所述培育盒内侧覆土框嵌入槽底端开设有育种板嵌入槽,所述育种板嵌入槽内部滑动嵌入有育种板,所述育种板顶端开设有若干培育孔,所述底端贯穿培育盒底端开设有若干渗水孔。
[0012]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两个所述封闭块分别与凹面拼接口和凸面拼接口相嵌合,所述积水仓底端开设有出水孔,所述出水孔通过水管与过滤泵进水端相连接。
[0013]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滤网内部包含有多层过滤网,所述积水仓底端安装有排水口,所述喷水座底端安装有若干喷头,所述旋转电机、过滤泵和洒水泵的电力输入端均与外界控制终端电力输出端相连接。
[0014]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培育盒的宽度与限位块的间距相同,所述覆土框、翻板和育种板一端表面均安装有把手。
[0015]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若干所述渗水孔内部均嵌入安装有滤塞,所述渗水孔与漏水槽位置一一对应,所述覆土框、抽板和育种板的相对位置均相贴合;
[0016]两个所述支撑架内部均安装有横向支撑杆,所述旋转电机传动端贯穿支撑架与转向座相连接,所述固定孔内部嵌入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一端通过螺栓与吊架相固定。
[0017]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架底端连接有支撑给药机构;
[0018]所述支撑给药机构包括药箱、A型架、拼接杆、喷管、喷药泵、万向轮、送药口和连接管;
[0019]两个所述药箱顶端均通过螺栓固定有A型架,两个所述A型架顶端均安装有拼接杆,所述拼接杆一端安装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喷管,所述药箱一端表面安装有喷药泵,两个所述药箱底端均安装有万向轮,两个所述药箱顶端均开设有送药口。
[0020]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喷管和连接管两端均通过螺栓相互固定,所述连接管长度与封闭块长度相同,所述喷管长度与放置座长度相同,所述送药口顶端滑动嵌入有滑盖。
[0021]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喷药泵进水端通过水管与药箱相连接,所述喷药泵出水端通过水管与喷管的进水端相连接,所述喷管底端均匀错落安装有若干喷头,所述喷药泵的电力输入端与外界控制终端的电力输出端相连接。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0023]1、通过药箱、喷管和喷药泵的设置使得整个装置在对于育种苗的用药方面更加方便,且能够更加系统化,大大节约了人力的使用,同时也加快了工作效率,能够同时针对整个装置内部的全部育种进行用药。
[0024]2、通过支撑架、吊架、封闭块和放置座的设置使得整个育种装置能够针对空间利用最大化,由于提高产量的主要因素在于温室的辅助,以至于针对空间利用的作用就更加重要,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有限的空间,同时增加育苗的产量,装置可以根据自身需求或是空间限制,从而通过增加和减少放置座进行调整。
[0025]3、通过漏水槽、积水仓、过滤泵、培育盒、育种板、覆土框和渗水孔的设置使得整个装置的针对水的使用方面更加高效,并且在针对用药的残留物处理方面也有考虑,喷药产生的水会被收集并通过过滤后继续使用,并且针对成品育种的取用时也更加方便。
[0026]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使得装置在空间利用方面更加充分,在环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能够产出更多的育种苗,并且在针对药物的喷洒方面也更加系统方便,还增加了装置的药物残留处理,以及水循环功能,在针对水使用更加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育种的高存活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将已经催芽成功的种子放入到育种板(127)顶端的培育孔(128)内部,随后再将育种板(127)通过育种板嵌入槽(131)滑动嵌入在培育盒(122)内部;S2、待放入完毕之后,将盛满土的覆土框(125)通过覆土框嵌入槽(130)嵌入安装在培育盒(122)内部,通过抽板槽(132)将抽板(126)抽出;S3、待全部的育种板(127)放置完毕之后,通过送药口(207)将需要用到的肥料或是药物放置在药箱(201)内部,期间通过控制终端启动旋转电机(102);S4、喷药所产生的多余水分则能够通过培育盒(122)底部的渗水孔(129)渗透到培育盒(122)底端,通过放置座(108)表面开设的漏水槽(112)进入到漏水槽(113)内部,最后通过过滤泵(114)抽出过滤盒(115)内部的滤网(116)完成过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育种的高存活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药架机构(1)包括支撑架(101)、旋转电机(102)、转向座(103)、旋转架(104)、固定孔(105)、吊架(106)、封闭块(107)、放置座(108)、限位块(109)、凹面拼接口(110)、凸面拼接口(111)、漏水槽(112)、积水仓(113)、过滤泵(114)、过滤盒(115)、滤网(116)、净水箱(117)、洒水泵(118)、喷水座支撑架(119)、喷水座(120)、喷水管(121)、培育盒(122)、翻板(123)、复位弹簧(124)、覆土框(125)、抽板(126)、育种板(127)、培育孔(128)、渗水孔(129)、覆土框嵌入槽(130)、育种板嵌入槽(131)和抽板槽(132);一端所述支撑架(101)表面安装有旋转电机(102),另一端所述支撑架(101)表面安装有转向座(103),所述转向座(103)外侧表面均匀安装有若干旋转架(104),若干所述旋转架(104)顶端均贯穿开设有固定孔(105),若干所述旋转架(104)一端均安装有放置座(108),所述放置座(108)顶端均匀安装有限位块(109),一端所述放置座(108)表面开设有凹面拼接口(110),另一端所述放置座(108)表面开设有凸面拼接口(111),所述放置座(108)顶端表面开设有若干漏水槽(112),所述放置座(108)内部开设有积水仓(113),所述放置座(108)底端安装有过滤泵(114),所述过滤泵(114)出水端安装有过滤盒(115),所述过滤盒(115)内部嵌入安装有滤网(116),所述放置座(108)一端表面安装有净水箱(117),所述净水箱(117)顶端安装有洒水泵(118),所述放置座(108)顶端安装有两个喷水座支撑架(119),两个所述喷水座支撑架(119)一端表面通过螺栓与喷水座(120)相固定,所述洒水泵(118)出水端通过喷水管(121)与喷水座(120)的进水端相连接,所述凹面拼接口(110)和凸面拼接口(111)均通过螺栓固定有封闭块(107),两个所述封闭块(107)顶端均通过螺栓固定有吊架(106),所述吊架(106)顶端均通过螺栓与固定孔(105)相连接,所述放置座(108)顶端放置有培育盒(122),所述培育盒(122)一端安装有翻板(123),所述翻板(123)底端通过复位弹簧(124)与培育盒(122)相连接,所述培育盒(122)内部两侧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守军刘晴高世伟刘宇强常汇琳马成王婧泽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