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零序的PID效应抑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76727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6 13:2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零序的PID效应抑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0:在光伏系统的滤波电容中点添加对地电容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零序的PID效应抑制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光伏发电
,尤其是涉及一种PID效应的抑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PID效应是指光伏系统中的光伏电势诱导衰减效应,是电池组件长期在高电压作用下,使玻璃和封装材料之间存在漏电流,大量的电荷聚集在电池片表面,使得电池片表面的钝化效果变差。PID效应严重时,会引起一块电池组件的功率衰减50%以上,从而影响整个电池组串的功率输出。所以,在光伏系统进行工作时,需要对光伏系统的PID效应进行抑制。但是,现有的光伏系统的PID效应的抑制方法在实施的时候比较的困难,并且电路的结构也较为的复杂;因此,现在急需对现有的光伏PID效应的抑制方法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的其中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实施且电路结构简单的光伏PID效应的抑制方法。
[0004]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零序的PID效应抑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0:在光伏系统的滤波电容中点添加对地电容C
PID
;S200:将对地电容C
PID
接地,并设置控制环路模块以控制光伏系统的输出电流的零序分量,使得产生的零序电流沿滤波电容的中点经对地电容C
PID
流入大地;且对地电容C
PID
产生的电压V
PID
大于光伏系统的光伏电压V
PV
的1/2。
[0005]优选的,在步骤S200中,控制环路模块包括如下工作过程:S210:通过对应的环路分别得到d轴、q轴和零轴的电流控制指令i
d*
、i
d*
和i
0*
;S220:将得到的电流控制指令i
d*
、i
d*
和i
0*
与相应的反馈电流进行对比;S230:将步骤S220的对比结果经电流控制器得到对应的d轴、q轴和零轴的电压v
d
、v
q
和 v0;S240:电压v
d
、v
q
和v0经转换调制后得到开关驱动信号,进而光伏系统的逆变器根据开关驱动信号将输出电流的零序电流经对地电容C
PID
流入大地。
[0006]优选的,在步骤S210中,零轴的电流控制指令的产生包括如下工作过程:S211:以PID电压环路为外环得到PID电压控制指令V
PID*
;将PID电压控制指令V
PID*
和PID电压反馈V
PID
进行比较;S212:将步骤S211的比较结果经过电流控制器得到零轴对应的零序电流指令i
0*

[0007]优选的,在步骤S220中,零序电流的反馈适于采用对地电容C
PID
的电流i
PID
,或采用计算的电流值i0;进而将零序电流的反馈与零序电流指令i
0*
经比较后通过电流控制器得到零轴对应的零序电压v0。
[0008]优选的,在步骤S200中,控制环路模块适于通过滞环控制单元进行使能设置,以使得当对地电容C
PID
的电压V
PID
小于1/2的光伏电压V
PV
时控制环路模块才进行工作。
[0009]优选的,对地电容C
PID
适于通过调整模块进行接地或与光伏系统的直流侧母线中点进行连接;以使得在步骤S200中,对地电容C
PID
通过接地以进行PID效应的抑制;以及在步骤S200中,关闭控制环路模块,并将对地电容C
PID
通过调整模块与光伏系统的直流侧母线中点进行单向连接,进而对低于设定阈值的对地电容C
PID
的电压V
PID
进行抬升。
[0010]优选的,调整模块适于通过第一开关单元将对地电容C
PID
串联接地;调整模块还适于通过第二开关单元将对地电容C
PID
与光伏系统的直流侧母线中点进行单向连通;则对地电容C
PID
的电压V
PID
抬升包括如下工作过程:S201:判断对地电容C
PID
的电压V
PID
是否低于设定的阈值下限;若低于则进行步骤S202,否则进行步骤S204;S202:将第一开关单元310封锁,将第二开关单元320开通,以使得只有正向电流流入对地电容C
PID
以进行充电,进而将对地电容C
PID
的电压进行抬升;S203:当对地电容C
PID
充电至电压V
PID
达到设定的阈值上限时,进行步骤S204;S204:将第二开关单元关断,以及将第一开关单元开通,以使得对地电容C
PID
进行接地放电;并在对地电容C
PID
进行接地的过程中重复步骤S201。
[0011]优选的,步骤S201中设定的阈值下限适于采用滞环控制单元设定的滞环下限电压V
PID_L
;步骤S203中设定的阈值上限适于采用滞环控制单元设定的滞环上限电压V
PID_H

[0012]优选的,第一开关单元适于采用继电器或双向可控开关;第二开关单元适于采用晶闸管或串联的可控开关和二极管。
[0013]优选的,当多个光伏系统通过对应的逆变器进行并联时,调整模块包括多个并联的第二开关单元,各第二开关单元适于和对应的光伏系统的直流侧母线中点进行连接。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光伏系统中添加一个对地电容C
PID
,同时改变零轴控制环路即可控制输出电流的零序分量沿对地电容C
PID
流入大地来提升光伏系统的滤波电容中点对地电压,进而在实现对PID效应抑制的同时,可以有效的降低硬件成本且整个电路的结构也较为的简单。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电路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控制环路模块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对地电容以及控制环路模块分别与调整模块连接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调整模块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0019]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调整模块的变形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专利技术采用多个光伏系统进行并联时与调整模块的连接电路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光伏系统100、控制环路模块200、d轴控制模块210、q轴控制模块220、零轴控制模块230、滞环控制单元240、转换单元250、调制单元260、调整模块300、第一开关单元310、第二开关单元320。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
前提下,以下描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零序的PID效应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00:在光伏系统的滤波电容中点添加对地电容C
PID
;S200:将对地电容C
PID
接地,并设置控制环路模块以控制光伏系统的输出电流的零序分量,使得产生的零序电流沿滤波电容的中点经对地电容C
PID
流入大地;且对地电容C
PID
产生的电压V
PID
大于光伏系统的光伏电压V
PV
的1/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零序的PID效应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00中,控制环路模块包括如下工作过程:S210:通过对应的环路分别得到d轴、q轴和零轴的电流控制指令i
d*
、i
d*
和i
0*
;S220:将得到的电流控制指令i
d*
、i
d*
和i
0*
与相应的反馈电流进行对比;S230:将步骤S220的对比结果经电流控制器得到对应的d轴、q轴和零轴的电压v
d
、v
q
和 v0;S240:电压v
d
、v
q
和v0经转换调制后得到开关驱动信号,进而光伏系统的逆变器根据开关驱动信号将输出电流的零序电流经对地电容C
PID
流入大地。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零序的PID效应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10中,零轴的电流控制指令的产生包括如下工作过程:S211:以PID电压环路为外环得到PID电压控制指令V
PID*
;将PID电压控制指令V
PID*
和PID电压反馈V
PID
进行比较;S212:将步骤S211的比较结果经过电流控制器得到零轴对应的零序电流指令i
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零序的PID效应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20中,零序电流的反馈适于采用对地电容C
PID
的电流i
PID
,或采用计算的电流值i0。5.如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基于零序的PID效应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00中,控制环路模块适于通过滞环控制单元进行使能设置,以使得当对地电容C
PID
的电压V
PID
小于1/2的光伏电压V
PV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平王一鸣许颇林万双刘保颂
申请(专利权)人:锦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